叶婉芝带着下人送了几匹布料过来,她笑容满面。
一直以来,叶婉芝对待外甥女十分贴心。
可能人就是这样复杂又混乱,叶婉芝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不好,对待别人的女儿却好得不得了。
看到叶婉芝,阮清韵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
打量了一眼这些布料,阮清韵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几分。
她忍不住对叶婉芝说:“舅母,我是要嫁入东宫的,您说的这些布料,在东宫根本不算罕见,他们有的是更好的。我想要更好的首饰、更好的布料,否则我怕进了东宫,丢沈家的人。”
她的暗示已经很明显。
叶婉芝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她当然知道外甥女要嫁给太子。是全家的福气。
可是家里真没银子了。
“你舅父最近在忙补亏空的事,家里也没什么银钱了……”
叶婉芝不想让外甥女失望,只能说出实情,一边说着,她脸上出现窘迫之色。
她丈夫贪污了不少银子,她平时只喜欢花银子,不太计较银子的出处,家里的商铺都是由相公和婆母一起管着,她又管不着。
所以,要不是谢砚深点破,叶婉芝根本没想到丈夫会挪用官银。
阮清韵脸色有些沉。
过了好久,她才轻声问道:“那您给我准备了多少嫁妆?”
听到这个问题,叶婉芝语气就自然了一些:“我和你舅父拼凑了三十六抬嫁妆,已经尽力了。正常闺秀出嫁一般是三十六抬。”
“正常贵女出嫁难道不是八十一抬吗?”阮清韵脸上当即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
“那是郡主公主的待遇,我们平常家的女子,哪里凑得起那么多?”
叶婉芝有点不高兴了。
她当即就问阮清韵:“你爹娘那边有没有表示?他们给你准备了多少?你都要嫁给太子了,他们肯定得拿出些嫁妆。我们三十六抬,让你爹娘再添几十抬,一起抬到东宫,这样一来,你的嫁妆跟郡主也差不了多少,我们两家都有面子。”
叶婉芝笑着说出她的想法。
连他们舅母舅父都出了三十六抬,阮清韵亲生父母肯定能出更多。
听到叶婉芝提起她的父母,阮清韵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舅母,我父母远在外地,路途遥远,京城不是一日两日能来的,路上关卡严格,他们想送嫁妆也来不了。”
“可这是你出嫁大事,他们怎么能不操心?你写信催催他们,还有段日子,让他们快些把嫁妆送来。”叶婉芝不以为然。
“等他们把嫁妆运来,我早过门了,到时候再送还有什么用?我此刻就需要嫁妆撑颜面,远水解不了近火。更何况,我代表的是沈家,往后也要给咱们沈家人出力,你们不能总让我父母出一半嫁妆吧?”
阮清韵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思。
叶婉芝没觉出不对,她思考了一会儿,觉得外甥女说得对:“那行,我再找娘家借些银子,看看能不能再凑出些。但三十六抬嫁妆已是拼凑。你若还要更多,我和你舅父真的没办法了——顶多再多个三五抬。清韵,从你来到沈家开始,我和舅父便把你当亲女儿,要是有的话,肯定都给你了。”
对待这个外甥女,叶婉芝掏心掏肺,什么话都说。
阮清韵心里暗骂这对夫妻没用,三十六抬嫁妆怎么够?她是嫁给太子,怎么能跟寻常女子一样?
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阮清韵的面色变得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