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程氏句句不离嫁妆,温司遥道:“娘,咱们现在逃荒呢,谈什么嫁妆,还没到那时候。再说了,我也不想嫁人了,就在家伺候爹娘。”
“这怎么成,女娘哪有不嫁人的。”程氏嗔怪,“这世上,好儿郎还是很多的,不全是崔家那种薄情寡义的。”
“娘看呐,杨家那小郎君似乎对你有些想法。那孩子娘看着长大的,为人不错,同样也有秀才功名,娘觉得……”
“娘,快别说了。”温司遥赶紧止住程氏的话头,免得再说下去她要杨家去提亲。
“咱们现在还在逃荒呢,先顾了眼前再说,我想着把金簪当了,银钱拿来路上花用。”
“娘,你知道的,我受不了苦,这要是路过哪个城池,总会想着进去洗个澡吃点好吃的。”温司遥冲着程氏撒娇。
“你呀!”程氏点了点温司遥的额头,表示同意了,反正这金簪本就是闺女捡来的。
“那这金簪当的银子我就不给家里了,我留着自己花用,等下次捡到更好的,再给家里。”温司遥道。
程氏乐了,“你这丫头,你当金簪是野菜,遍地让你捡呀。”
温司遥轻哼几声,“反正我就能捡到。”
有系统在,多去几个首饰铺子,总能签到金簪的。
晨光微露,能看清路时,杨里正又敲锣催促大家出发了。
“大家今天加把劲,我们一鼓作气到了山县,便能歇口气了。”
这一日,依旧是埋头赶路,大家也不知是适应了,还是马上到山县有了奔头,一路上幺蛾子都比前两日少了许多。
一行人紧赶慢赶,总算在傍晚时分,赶到了山县,杨柳村人在城门口不远处找了块相对平整的地方休息。
“我们在山县休整半日,明日巳时正(10点),启程离开。”杨里正道,“你们要进城补给或其他的,自去便是。记得不准惹事,明日记得按时回来,过时不候。”
杨里正话落,村里的几家富户,便收拾东西,准备进城了。
一些经济尚可的,也让小一辈收拾了衣物,进城去。客栈住不起,下等脚店还是可以的,好歹能要点水洗漱一番。
温家一家自然也是要进城的。
守城门的士卒再三确认了他们的户籍后,收了他们每人五文钱的进城费,才让他们进城,嘴里还不忘交代:
“县令大人心善,才让你们进城,你们切记不可惹事,也不可多逗留,最迟后日必须离开。”
也不怪士卒恐慌,乱民都攻到清县了,他们山县自然也是严阵以待的。
要不是看他们户籍都是天水郡的,根本不可能让他们进城。否则,若放了乱民的探子进去,他们可是要背腹受敌了。
山县里面的情况,比甘县相对稳定一些,毕竟县令没贴告示让撤离,百姓们便认为是打不到他们这里来的。
温老爹本打算带一大家子去住脚店的,但逃荒百姓进城补给的人也不少,脚店指定是爆满的,温司遥便建议找家便宜点的客栈。
花了两文钱问了本县的人后,一家人去了清风客栈。
也幸亏去的及时,客栈的下房几乎都住满了,只剩最后4间,温家直接包圆了。此外,又还开了两间中房。后面再来的人,便只能住中房或上房了。
清风客栈,下房200文一晚,中房300文一晚,洗澡吃饭另外收费。
洗澡,一浴桶的热水20文,小二会给你提到房间。
4间下房,四房一房一间,2间中房,程氏和温司遥共一间,温老爹和程老汉共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