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现代都市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全章节》,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桃花山上长生仙》是网络作者“少吃亿点”创作的奇幻玄幻,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陶眠顾远河,详情概述:陶眠觉得没必要。徒弟过得不好,他帮一把。徒弟过得好了,他自然不必露面。到了青渺宗,一大群人前呼后拥,他去过一次。陶眠不喜欢那样。日子一天天地走,王丫头的丫头都到了出嫁的年纪,青渺宗的信又来了。还是些鸡零狗碎的闲事,但结尾不一样了。这次顾园说,要是能见见师父就好了。陶眠琢磨出不寻常的意味,他有些慌乱。他连夜......
《桃花山上长生仙全章节》精彩片段
顾园下山的第一年,陶眠命名为一狗元年。
这年风调雨顺,村里收成大好,村西老王家的王丫头送了陶眠一袋米,两篮子鸡蛋。王丫头问陶眠,怎么许久不见小顾道长。陶眠说小顾道长偷了他的棺材本跟小姑娘私奔了,迟早有一日被他抓回来,门规伺候。
顾园频繁地给陶眠写信,说他还不能回到青渺宗,现在时机未到,只能住在外面,韬光养晦。他每日都在修炼两门功法,未曾荒废。芦贵妃跟他一起,活得有滋有味,找了两只小母鸡。
陶眠当然知道他在修炼方面没有怠惰,托了顾园的福,他在功法这方面的进步简直称得上突飞猛进。
“有个徒弟确实好。”陶眠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手端纸,一手捏笔,琢磨着给徒弟写点什么。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顾园,在修习功法时,要加倍用心啊。”
时刻卷起来。
“还有,让芦贵妃注意身体。”
一狗二年,村子照旧粮食丰收。有桃花山的庇佑,这片小小村庄总是祥和安宁的。王丫头照例送米送鸡蛋,问小顾道长什么时候回来。陶眠说小顾道长拈花惹草,被六家大小姐通缉了,不完婚不让走。王丫头笑着嗔言,陶道长你又在说笑。
顾园的信来得慢了,信客几次来,都没有陶眠的信。
快入冬的时候,那日飘了小雪。陶眠从村里提了一壶酒,打算回去温酒喝。恰逢信客在村口,扬声说陶道长,有你的信。
陶眠道了声谢,提着酒和信回观。
到了温暖的室内,他搓着手,把酒放在小桌上,先拆了信。
两只鸡是有福气的,享受着暖烘烘的房间,围在陶眠的脚边。
陶眠把信展开。
顾园这封信写得匆忙,字迹都要飞起来。大体的意思是他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结交了一些朋友。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董良骏,这人是李贺山的亲信之一,做了不少事害顾家人。
董良骏是金丹期的修士,实力刚猛。顾园蒙面与他交手过一次,落了下风,差点害了自家性命。
他希望师父出山,助他拔除董氏势力。
顾园通篇在交代董氏的惯用武器、功法,以及他如何坑害顾家的人,害死了他的姑姑和姑父。
陶眠把信看了又看,想找出一字半句关于顾园他自己过得好不好,芦贵妃好不好。
什么都没有。
他平静地将信折叠回原来的样子,拉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木盒,里面是厚厚一沓纸。
最新的一封被放在最上面,手背抹平两下,再关严,放好。
陶眠偏腿侧坐在榻上,面前的小桌摆了两碟小菜,一盅清酒。
他伸手撒了把米,招呼着两只鸡过来,开饭。
桃花观的门第二日清晨被人敲响,陶眠伸着懒腰趿拉草鞋去开,门外是个陌生的青年。
“我……”
青年是代替顾园过来的,接他师父。
本来以为开门的会是个老态龙钟的白发道人,青年正发愁要怎么让老头安然无恙地抵达青渺峰。
想不到竟会是个容貌俊美的年轻人,看模样,也就二十出头。
他在想是不是走错了。
“呃……小道长,在下程驰,敢问你师父陶眠人在何处?”
陶眠瞥他一眼,弯腰把两只鸡抱出门,让它们自己溜达,锻炼肌肉。
“我就是陶眠。”
“你就是……嗯?”
程驰的嘴巴张大,虎目圆睁。
不不、不会吧!
“小道长,恕我直言,你看着比顾园都年轻。”
“他长得老。”
陶眠看程驰的眼光友好了些许。
“你这年轻人,蛮会说话。”
程驰仍然处在震惊之中,陶眠却已经回屋,把他前夜收拾好的行李取出来了。
还有一根他早早准备好的桃枝。
“走吧,我跟你下山。”
两只六百多年的鸡会自己照顾自己,一千多岁的飞天蟑螂更不用他操心。一狗二年,陶眠此生第一次离开他住了一千多年的地方。
这么一走,直到来年的桃花开时才归来。
顾园担心陶眠出门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临别时三番两次叮嘱程驰多费心。
程驰倒是觉得,这位陶道长并不怎么挑剔,去哪里吃什么都听他安排,关于青渺宗和董良骏的事也不问,极其沉得住气。
他心里没底,毕竟陶眠看着太年轻,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兄弟被忽悠了。
住客栈一般是两个房间,偶尔房间不够,就合住一个。程驰打地铺,陶眠睡床。
陶道长说他习惯于早起打坐,程驰就说你打你打,我不干扰你。
第二天一早,他苏醒过来,看见陶眠端正地盘腿,两只眼睛闭着。
程驰不敢惊扰,蹑手蹑脚地站起来,结果一不小心脚趾踢到桌脚,疼得他自抱自气扭成麻花。
这动静惊醒了陶眠,他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睡眼惺忪。
“开饭?”
“……”
程驰当日修书给顾园,让他赶紧另找帮手,这个年轻的小道长像个骗子。
结果当晚,他们的客栈被董氏派出的刺客潜入。
刺客连伤数人,杀至卧房。
程驰在睡梦中惊醒,拔剑迎敌。
但有一人比他更快!
刀光剑影,擦着窗外的月光,霎时间房间内寒气逼人。程驰数了数来人,共三位。
他欲加入,又怕越帮越乱。
等到接连三声哀嚎传出,三人流了血,拖着重伤的身子,破窗而出。
房间里的蜡烛被人点燃,是小道长,他把那根干枯的桃枝放到桌上,露出桌面的一截,有滴滴鲜血坠地。
那桃木枝却没有被污血沁染半分。
“我留了他们一条命,但他们此生无法再运功修行了。”
陶眠说。
“你可有受伤?”
他衣装洁净,连发冠都没有乱,仿佛一枝泥中莲,俗世不可侵。
程驰看着他的眼睛,才发觉自己最初以为他只有二十出头的想法多么离谱。
容颜可以永驻,眼睛却不会出卖岁月。
接下来的日子程驰抱上了大腿,无需他出手,陶眠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追兵。
偶尔陶眠会故意睡觉,让他来。程驰一开始不懂,后来察觉到,这或许是陶眠在有意锻炼他的本事。
如果他解决不了,陶眠就会从被子里抽出桃树枝,三下五除二,搞定一切麻烦。
他们一路这样过来,终于到了青渺峰旁的一处山庄。顾园化名为阮素,是这山庄的庄主。
他在李贺山的眼皮底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陶眠被秘密送入山庄,那天晚上,庄主书房的灯火一夜未熄,师徒二人进行了一场长谈。
程驰第二天早晨去敲门时,门却从里面打开。
是陶眠准备离去。
程驰听见顾园的声音,他说师父,徒儿一定会出人头地,千万倍地报答你。
程驰看见陶眠的笑,他好像有些累了。
徒弟,师父只希望你平安无虞。
他这样道。
顾园密谋了许久,师父陶眠是最后一环。陶眠来了,他所有的计谋都要运转起来。
他运筹帷幄,最后,迎敌。
董良骏带了二十位金丹、三十位筑基期修士,他以为对付老宗主的残兵绰绰有余。
没想到一个青色道袍的玉面道士突然半路杀出,手中一根三尺桃枝,行若游龙,剑无定影,如入无人之境,将这数十人打了个七零八落!
董良骏措手不及,被打得狼狈至极。对方废功法,留性命,并不把人置于死地。
他捂住胸膛,边吐血边嘶哑着声音高喊:“阁下何人?缘何助那小贼?”
高人月下立身,语气平淡如烟。
“我是他师父。”
老宗主的遗孤顾园要夺回门派,顾园有个厉害至极的师父护佑,这两件事在宗门间彻底传开了。
春暖风和,顾园想多留师父些许日子,陶眠却谢绝。
“山上的桃花开了。徒弟,我要归去了。”
顾园知道留他不得,心里不甘愿,表面上却还要故作大方。
“师父想什么时候出来走走,我派人抬轿把你请来。”
陶眠含笑道——
“师父的草鞋低贱,上不得高轿。徒弟,有空带着芦贵妃回山看看。”
陶眠就这么走了,风不带来,云不带去,任何人都拦他不得。
回到桃花山,日子不太平了一段日子,总有人上门扰他清静。
陶眠对待冒犯者从不手软,但也不像前些日子废修行。
他通常把人打得鼻青脸肿后,再丢出院子去。
久而久之,冒犯的人自讨没趣,渐渐也不发生激烈的冲突。偶尔陶眠要找人对饮,还把他们从犄角旮旯揪出来,按到石凳子上。
斟酒,共飨。
后来这些人还帮他砍柴喂鸡,陶眠自得清闲。
顾园的信一年比一年来得少了,徒弟是个大忙人,师父能体谅。就是村头的王丫头年年来询。
王丫头从扎着羊角辫的小闺女,渐渐出落成水灵的美姑娘,提亲的人越来越多,她却在痴痴地等。
陶眠说王丫头,别等了。小顾道长追着天边的桃花去了。
王丫头心思聪慧,脾气却犟。直到陶眠说别等,她才潸然落泪,死了一片心。
桃花山的桃花开了又落,又过了几年。王丫头早嫁人了,生了个女儿,夫妻恩爱。
陶眠坐在门槛上,摇着拨浪鼓,逗那没牙的小孩。王丫头站在一旁,做娘亲后她的性子柔了,很多事也看得明了。
她说陶道长还在等吗。
陶眠眉目清远,还是许多年前的样貌。
他说山在这里,我也在这里。山和我都不会走。去者不留不追不等,唯念。
陶道长这些年出过几次门,每次都是为了帮助徒弟。
他出山,顾园的敌人们就要捡起十二万分的精力应付他。
桃花仙人从未尝过败果。
外界都传陶眠和顾园师徒感情深笃,顾园的敌人们想方设法地分裂他们的关系,却不知陶眠对这些外在纷扰根本不感兴趣,他只是顾念那曾经的十六年。
陶师父从不干涉徒弟的决定,他甚至不像个师父。如不出门,就躺在院子里晒太阳睡大觉。
唯有一次,陶眠对顾园动了怒。
霍兴澜是李贺山的左膀右臂,顾园请师父出马。
陶眠带枪匹马杀入霍家,只废了霍兴澜及其义弟。
他离开霍家,带着两个主谋。但那之后的一个时辰,顾园却派出另一伙人,把整个霍家赶尽杀绝。
陶眠得知消息后大怒,一把推开山庄书房的门。顾园和亲信属下都在,他们正在商议要事,被迫中断。
顾园让属下们都离开,亲自给陶眠搬了椅子倒茶。
陶眠不肯坐。
他说顾园,你小时候,为师带你上山。看桃花萌蕊,青草生芽,让你静心养性,蕴积山水灵气。
霍家十八口,有孩童,有老妇。你的快刀落下之时,可有念及师父的苦心?
为何我出山招惹凡尘,为何我只废功法不害性命?徒弟,你要报父母之仇,要得宗主之位,我不拦你。但师父怕你与魔相斗,深陷泥潭,最终害得自己坠入地狱!
陶眠一番苦口良言,顾园半句都听不进去。
他说师父你太天真了。霍家人,狠毒和阴险是写在血脉里的。今日我不心狠手辣,来日师父就要去坟前祭我。
李贺山当年是如何对待我顾家的。我也是身在襁褓的孩童,他派出八波追兵,誓要赶尽杀绝。
孩童会长大,会习得仇恨,会奋不顾身地报复。
我深知这点,因为我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他说师父,我已身陷囹圄。
地狱在何方,我环顾四周,哪里都是地狱。
陶眠是被程驰送回房间的。晚年,程驰回想起那一幕,如在昨日。
他跟在陶眠身后半步,他觉得陶眠就像一只冰纹瓷瓶,那些裂隙随时随地在侵蚀完整的部分,蛛网一样的。
芦贵妃终于熬不住了。离开桃花山,它的生气大不如前。
作为一只鸡中的超长待鸡,陶眠将它风光大葬,骨灰装入巴掌大的小盒,和他一起离开了青渺峰。
爱说笑的陶道长忽然变得安静沉默,除了王丫头能和他说上几句话,他几乎整日闭门不出。
青渺宗的来信也再无踪影。
又过了五六年,断了许久的信件忽然续上了,从半年一封,到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王丫头从卖货的货郎那里听说,青渺宗换了主人,是一位姓顾的青年。
桃花观的门又常常开了。
陶眠收到了最新的来信,顾园又在罗里吧嗦地说他宗门的事。起初还交代一些换堂主之类的大事,现在都是些山门口的树迁走,山里养的鸡和鸡打架的琐碎事,一讲一大段。
结尾无一例外——师父我派人去接你来享清福。
陶眠觉得没必要。徒弟过得不好,他帮一把。徒弟过得好了,他自然不必露面。到了青渺宗,一大群人前呼后拥,他去过一次。
陶眠不喜欢那样。
日子一天天地走,王丫头的丫头都到了出嫁的年纪,青渺宗的信又来了。
还是些鸡零狗碎的闲事,但结尾不一样了。
这次顾园说,要是能见见师父就好了。
陶眠琢磨出不寻常的意味,他有些慌乱。他连夜往青渺宗赶,什么都没来得及收拾。
他一路在想这些年的信。
我养的桃花死了,我不会种。师父什么时候帮我看看。
池塘的鱼被猫叼走了,那只猫徘徊几日,我没舍得赶走,现在是害了池中鲤鱼一家。师父来看看这只猫吧,你和这些毛东西一贯相处得好。
我有在修善行,早年作恶多端,不怪师父气我狠毒。
我的鬓角今晨生出了一根银发,师父或许还是我幼时的模样吧。待到相见那日,师父别错认了我。
桃花终于开了,要是能见见师父就好了。
青渺宗大丧,宗主顾园久病成疾,登仙而去。
陶眠抚上黑沉的棺椁,想起他从澡盆里抱出一个婴儿的那个白天。日光融暖,山雀和鸣。
他说一狗,我们回桃花山吧。
“……这千灯楼的规矩漏洞还蛮大。”
陶眠养精蓄锐半晌,终于,体力恢复了八九成,是时候活动活动筋骨。
“用灯杖敲灯就行么?听上去很简单。”
他走出雅间,把身形暴露在其他宾客面前,从屈膝躬身的美貌侍女手中取来灯杖。
对面也走出了一个身型高大的男随从,头上顶着两个黑色的犄角,看来是什么妖怪。
还有另外一人,也撩着帘子走出。
对方把手臂叠在回廊的栏杆之上,眺望。仙人的眼神好使,一眼就看清他的五官。
知道另外一位脑子被门夹、花费上万金买一块鱼脂的竞价者是沈泊舟时,陶眠心想,还真是不怎么意外。
千灯楼禁武,但只要不武到唱楼官眼皮子底下,就问题不大。
看那唱楼官笑眯眯地平视着雅间的高度,估计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是楼内的潜规则。
圆台之上骤然又出现了一只三足青铜香炉,一根完整的香杵在垒高的香灰之中。
唱楼官的食指在空中一划,火焰顿明,妖异地跃动着。
他压低身子,手指凑近香炉中仅有的那根香。
哧——
仿佛一个开始的发令信号,陶眠和对面的随从几乎同时从栏杆一跃而下。
宾客们好奇地从各自的雅间走出,纷纷低头望向那团被圈住的黑暗。
买东西很有趣,但热闹更好看。
噔噔噔——
陶眠在暗处仍可视物,他终于摸清楚这乌漆漆的区域是怎样的一番景致。
那数不清的九曲连环灯被手腕粗细的黄金链串着,四散在各个角落。
他就近连点三盏,暗红色的灯火燃起。与此同时,在他的西北方向,男随从也点燃三盏,只不过对面的光是幽蓝色的。
看起来是要用颜色作为区分。
陶眠的速度很快,不过须臾,他周围已经是一片红色的灯海。对面不遑多让,比起陶眠这边略少几盏,但也容易追上。
在楼上的看客眼中,原本黑暗无物的地带,迅速燃起红和蓝的斑点,汇成两道斑斓光流。
灯盏的数量是有限的,很快,陶眠发现越是靠近中间区域,灯的布设就越是稀疏。
怪不得出门前薛瀚提醒他能动手就千万别礼貌,现在是要抢灯了。
陶眠左臂前伸,手中的灯杆即将触碰到一盏黯淡的莲花灯。
这时,另一支灯杆不打招呼地敲上他的。陶眠抬眼,和那随从泛着淡淡青光的双瞳对视。
来了!
仙人手腕内绕,轻松甩开对方的压制,同时右手成掌,朝向随从径直袭去。
这一掌看似绵柔轻灵,实则蕴涵无穷仙力。周围沉重的黄金链吃不住这刚劲的力道,哗啦啦地摇晃相撞。
高壮的妖随从自是察觉不妙,向后连跃三步,脚尖点在其中一根锁链之上。
陶眠头也不回,挥杆轻敲,那盏夺来的莲花灯在他身后燃起红火。
随后他的视线调向自己的左手侧。
又一盏未燃的灯。
陶眠脚步轻踏,落在那灯所在的金链之上。这次妖随从并未退让,他主动出击,有力的手掌握住链条,猛地向下拖拽。趁陶眠的身体不免向一侧倒去之际,他飞身而上,准备抢先燃起那莲花灯。
结果本该坠落的仙人却一手挽住锁链,吊着自己的身体向上甩,不但点了灯,还顺势赏了随从一脚!
凭着幽幽莲花灯光,宾客们看清台下这一幕,吸气惊呼。
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三弟子不和弟弟吵架的时候,心智还算成熟。许多事陶眠并不避讳她。
况且山里也需要楚流雪处处照看。
楚流雪知道弟弟的病很棘手,没想到已经到了陶眠不得不下山的地步。
“此番远行,不知何时归来。三土,你和四堆都要好好的。”
陶眠殷殷叮嘱道。
“安心,”楚流雪颔首答应他,“山里的一切你无需牵挂,我会照顾好随烟。”
“你还是没听懂,”陶眠把东西一样一样塞进芥子袋,“为师是让你也要顾看好自己。”
“我……”楚流雪一顿,“我能怎么样,这么些年在山中不都是挺好的。”
陶眠回眸深深望了她一眼,也不赘言。
“行了,多余的话不谈,否则又要嫌我啰嗦。我走了。
待四堆醒来,你告诉他师父要出个远门。他心思敏感,别让他多心。病,师父一定会帮他治好。”
楚流雪应了一声,目送陶眠在月下推门离去。
直到师父的身影不见,她才推开隔壁房的房门,打算临睡前最后看一眼弟弟的情况。
“……你醒着?”
楚随烟两只手臂压在被子外面,眼睛久久凝望着窗外的弯月。
“流雪,山的外面有什么呢。”
“问的哪门子废话,小时候你不一直都在外面流浪。”
这回少年却没有与她争执起来,反而像是陷入自己的世界。
“那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日子了,我们来到桃花山有多久?我渐渐忘了外面是什么样子了。”
“……你想下山?”
楚随烟没有正面回应她的话,而是举起右手,张开五指,意图拢起窗外的月。
“你我被师父保护得太好,那些凄苦无依的时光如同湮灭了,剩下的只是这处桃源。”
“所以呢,这有什么不好?”
“但是我们太无力了,流雪。如果有天师父病了,如果有人要把这里彻底毁坏,谁又来保护师父,谁又能守着这片桃源?”
“……”
楚流雪回答不了他的问题,沉默片刻后,才带着叹息地劝他。
“睡吧,随烟。这些问题,等你病好了再想,也不迟。”
楚随烟把手缓缓缩回被子里,侧过身体,背对着门的方向。
站在门口的楚流雪凝视了他的背影一会儿,才悄然掩上房门。
空余一地皎白流光。
远行的陶眠对于姐弟之间的对话全无察觉,他正要南下,赶往南边最富饶的都城。
他的退堂鼓敲了一路,从陆路敲到水路。摇橹的船夫瞧他脸色纠结,笑着问他要见哪里的情人。
陶眠呵呵两声,皮笑肉不笑。
“不是见情人,是见仇人。”
陶眠付了船费,下船,沿着堤岸一路行走,来到城中最大的钱庄。
钱庄里的伙计看他衣着素净低调,不肯正眼瞧。陶眠四下张望着,正不知如何表明身份时,一个瘦高的中年管事瞄见他腰间悬着的玉佩,眼睛圆睁,忙不迭地躬身上前。
“大掌柜来了?二掌柜在里间候着您呢。”
伙计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这看起来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居然是大掌柜?
管事抽了他后脑勺一掌,骂他有眼无珠,不识贵人。伙计还委屈呢,哪个贵人穿这么便宜?
陶眠好笑地望着他们这一出戏,摆摆手,差不多得了。
钱庄人来人往,管事带陶眠走了一条私密的通道,来到最隐蔽的一间屋子。
屋门半掩着,里面有纸页翻动的声音,大概是有人在翻账本。
管事把陶眠领到门前,压低了声音,面上挤满笑容。
楚流雪没想到,陶眠真的是帝王之师。
在他的诸多谎言哄骗之中,唯一一条最像瞎话的,竟然是事实。
眼下他们住在宫中一个本该为妃子入住的寝殿。陆远笛是个工作狂,心里只有国事没有私事,大臣们上书请求她留后,通通被她否掉,还把人骂一顿。后来为了糊弄,她过继来一对兄妹养在深宫。孩子是什么模样,她都未曾正眼瞧过。
天子勤政克己,皇宫内外对此一片赞誉之声。新帝登基血流成河的过往,被掩盖在白纸墨色中,烟消云散。
像楚流雪这般大的孩子,仅是盲目地崇拜着帝王。此时他们正在殿外的一处水榭廊亭,师徒对弈。楚流雪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陆远笛的一举一动,又不可避免地瞄见旁边懒散的陶眠。
陆远笛腰背笔直如剑刃,一身绛紫袍服,单手执子。对面的陶眠则没个正形,几乎是融化在靠椅之上,一刻钟换十几个姿势还嫌硌身子,又唤人添几个软枕给他。
能在天子面前如此放肆恣意……楚流雪甚至怀疑陆远笛是不是欠了他好几条命。
他们二人已经足足下了半个时辰。陆远笛平日事务繁冗,过来见陶眠都是挤出来的时间,匆匆一面。除了下棋,就是品茗、赏花……两人都不多话,似乎有一种特别的默契,安静地共处着。
楚流雪曾私下问过陶眠,陆远笛是不是寡言的人。
“她?”陶眠闻言笑了,“她小时候比你还闹。”
陶眠当时正在盘玩一个金贵的手把件,鼓捣一会儿就嫌无趣,随便丢进镂空的雕花篮子里。他来到这金碧辉煌的宫廷,天子以最尊贵的礼节相待,一批接一批的贵重礼物送到他面前任君挑选。陶眠某日顺口说了一句想看腊梅开花。此花的花期在寒冬早春,现在正值盛夏,哪里能有腊梅开。
他脱口而出之时也没当回事,陆远笛不在场。结果这话不知怎得就传到天子耳朵里,次日清晨,陶眠的房内就多了一树盛放的腊梅。鹅黄的花瓣飘落在他掌心,陶眠用手指捻了捻,垂着眼睛不知想些什么。
自那之后,小陶仙人的话愈发少了。
在楚流雪的眼中,陶眠这人很怪。他外表看上去朴素无华,却是个富有的人。说他不在乎身外之物呢,在某些时刻又显得很爱财。入了皇宫之后就更怪了,皇帝恨不得把自己的宝库划给他一半,他却始终神色淡然,再稀有的宝物都无法让他展颜。
对于现在的陶眠而言,和陆远笛说话他都要字斟句酌。徒弟的心意是好的,但陶眠察觉到这心意背后是一道深渊,一双漆黑的眼。陆远笛得到帝位,她终于不必再受屈辱欺凌,她得偿所愿。
可她心中所求……真的是这些么。
陶眠不敢深想。
他了解自己的徒弟。陆远笛要万人之上,他给得起。
倘若陆远笛索求更多呢……
楚流雪发现陶眠近来最轻松快活的时刻是和他们四个小孩子玩乐,她、楚随烟,还有皇宫仅有的一对皇子皇女。那对兄妹是龙凤胎,哥哥沉稳,妹妹活泼,都是十岁大的孩童。
陆远笛对这兄妹二人并不上心,宫中的侍女又过于谨小慎微,两个小孩难得见到同龄人,还有像陶眠这样特别的大人,很快与他们熟络起来。
与其说陶眠带四个小孩,不如说是四个小孩哄他这个大人玩。
“站好站好,都站成一排。”
陶眠独自斜在贵妃榻上,手中价值千金的乌骨泥金扇被他当什么不值钱的玩意,猛敲两下木榻的边沿。
四个孩子按照个头高低,整齐排成一列。最高的是小皇子陆远,其次楚流雪,第三是拘谨的楚随烟,最后是笑嘻嘻的小公主陆瑶。
“今天的早课是……嗯……你们四个,一人讲个笑话听听。”
陆远皱眉,楚流雪翻白眼,楚随烟无措,陆瑶茫然地问笑话是什么。
“快点快点,讲不出来不许下课。”
陆远叹一口气。他不是个擅长幽默的人,但为了配合陶眠,只好绞尽脑汁地想。
“我先来吧。从前有个人和风比武,他赢了,但是连病半月。为什么?因为他伤风了。哈哈。”
“……”
楚流雪不禁打了个寒颤。
陶眠严肃地用手指弹了下陆远的额头。
“小皇子,不是什么笑话后面加上‘哈哈’,就显得好笑了。”
“小陶道长教训的是。”
陆远又是无奈叹气。
接下来轮到楚流雪。
楚流雪本来死都不愿讲,但她不讲陶眠真的能耗到她死,于是她屈服了。
“有只青蛙叫小黄,有一天它被马车轧死了。临死前它大叫一声‘呱’,从此变成了小黄瓜。”
“……”
不用别人尴尬,楚流雪自己都簌簌冒冷汗。
陶眠无甚反应,看向楚随烟。
楚随烟十根手指缠在一起,支支吾吾地讲了一个笑话。
“有一天,儿子问爹爹,我有大伯二伯三伯五叔,为什么没有四叔呢?四叔死了吗?爹爹说对,四叔被你孝死了。”
“……”
楚随烟被这股冷淡的沉默搅得不安,他看向陶眠。
陶眠突然大笑出声,笑得直不起腰来。
楚随烟:?
他讲的笑话这么成功吗?
结果陶眠拍了拍楚流雪的肩膀,说小黄呱,太好笑了。
楚流雪:……
“你反应真快。”
最后轮到陆遥,小公主天真烂漫,仰着头问陶眠。
“小陶,我不会讲笑话,你看我像不像个笑话?”
陶眠沉默,拍了拍陆遥的小脑袋。
“你够诚实,这把算你赢。”
听足了笑话的陶眠似乎心情好了不少,他让几个小孩自己找地方坐,说礼尚往来,他也讲个笑话。
陶眠的笑话铺垫很长。
他说从前有座桃花山,山里有个桃花观,桃花观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养了一只大白鹅。
大白鹅是一只长寿鹅,它活了两百多岁,仙人也舍不得把它炖了补身体,任由它每日欺猫斗狗,渐渐长成村中一霸。
有一天,村里人买来一只小母鹅。小母鹅瘦弱又灰扑扑的,看上去就是营养不良鹅。但大白鹅不嫌弃啊,它不欺负猫了,也不啄狗了。它把它的口粮分一多半,叼到鹅笼外,守在小母鹅身边,看它慢慢地吃东西。
小母鹅的羽毛渐渐密起来,身子也圆润。大白鹅欣慰地看着自己养大的小鹅,它想,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了。
平安快乐地活,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奢求的事呢。
后来小母鹅在村子里消失了,留下空荡荡的一只鹅笼。它大抵是被卖掉了,或是被主人家炖了,还可能化作妙龄的女子袅娜地远走了。大白鹅什么都不知道,它伤心啊,接连几日食欲不振。仙人也难过,放它去外面散心。
大白鹅过了七日归家,重新振作精神,好似之前无事发生。
很快,村里又来了一只小鹅。仙人不要大白鹅去看,大白鹅就偷偷去。照例,把它的食物分一半给它。
陆遥是好奇娃娃,她第一个举手。
“小陶小陶,大白鹅那几日看到了什么呢?”
陆远略略思索。
“难道是发现了之前那只小鹅找到了好人家?不过一只鹅,本来也是被农户买来生蛋或是吃肉……”
楚随烟被气氛带动,一并思考起来。
“离开七日归家,说明它并未走远。或许它做了什么?比如救走了那只鹅。”
楚流雪是四个孩子中反应最平静的。
“或许它只是想开了。”
陶眠微微眯起眼睛,手指怜惜地托住一枝腊梅,它已经消耗了生气。这本不是应该绽放的季节,它错误地盛开了。
陶眠说那只鹅什么都没看到。
孩子们惊呼不可能,小陶道长又在编瞎话哄小孩。陶眠两只手抵住他们前仆后继的身子,叫嚷着让他们听他说完。
陶眠说那只鹅没有看到它的鹅,也没有看到别的鹅,总之,它来到桃花山地界的边缘,一片鹅毛都无。
不见鹅,唯有一片柔弱的花瓣,飘落在它橘红色的喙。
那片花瓣并不美丽,边缘枯黄了,还残缺一角,在春意盎然的时节,它看上去那么不起眼,零落成泥,或是顺流而行,总之是再平庸不过的下场,和这满山的花一样。
可是鹅在想什么呢。
鹅在想它也有含苞的时分,曾盛放在晴空之下。它想凋零和离别既然是在所难免的,至少让它在某一刻,路过那朵花的绽放。
三个孩子听得云里雾里,他们暂且不能懂陶眠的话。只有楚流雪在沉默后问,鹅不会说话,这是仙人编的吗?仙人真的养过一只鹅吗?那站在落花下的,是鹅还是仙人呢。
陶眠浅笑不语。
楚流雪发现,自从那日莫名其妙的讲笑话大会之后,陶眠的心情神奇地变好了。在这金丝玉线编织而成的囚笼中,他怡然自得,仿佛回到桃花山。
冷静自持的天子反倒失去了她的从容,她似乎变得患得患失。她开始频繁地要求和陶眠见面,从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甚至半天都耗在这里。
依旧是下棋品茗,陆远笛却心神不宁,连楚流雪这样的孩子都能察觉到。
“远笛,静心。”
陶眠经常这般轻声提醒。
事态急转直下,所有人都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陶眠就这么被陆远笛关了起来,关在天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