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世民李宽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由网络作家“君子六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是作者大大“君子六艺”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李世民李宽。小说精彩内容概述:自然是在关中那些豪阀世族身上。李宽打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英雄。这样的人,是门阀世家们最喜欢的投资对象。不怕你胃口大,就怕你吃不下。你小子想借着蝗灾一事造反,好哇!你要是真能成事,那就是一本万利。要是不能,被你打坏的那些地方,就该归我们重新修建并且把控了。甚至临了,我们这几家中......
《完整作品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精彩片段
至于三日后的拍卖会,胖管事倒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阁下取消这场拍卖会,不管此事能不能成,您的货,我们王家都收了,并且会给您一个相当厚道的价格。”
对此,李宽自然是乐见其成。
而至于他为何会临时起意,来上这么一处“反贼过家家”游戏,那自然是因为先前一心二用与弟弟李泰钓鱼时获得的启发。
池子就那么大,鱼儿就那么多。
不想办法整几条大的上来,怎么填得饱那些灾民饥肠辘辘的肚子?
光有银钱,是不够的。
因为不见得有人肯卖你。
李宽知道这次长孙无忌已经前往山东,以朝廷的名义筹粮了。
但他这么做,却无疑是在向那些世家大族传播一个讯息:这次蝗灾,规模会很大,大到朝廷对此也是有心无力的地步。
如此一来,李宽几乎已经可以确定,那些大族会装模作样的施舍些粮食,然后,等送走了长孙无忌,他们就该关起门来弹冠相庆了。
为啥?
因为每当灾殃之年,那就是他们这些好似饕餮一般世家大族,光明正大吸食百姓血肉的日子。
门阀世家的产生、发展与壮大,往往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吃虾米的道理。
好比这次蝗灾,地里粮食没了收成的百姓们,为了活下去,就得想办法卖地,卖儿卖女。
那些地最终会落到谁的手中?
那些孩童最后又成为了谁的奴仆?
李宽在下一盘大棋。
虽然只是无意一记神仙手,但既然落子,就该无悔。
原本他是打算将琉璃卖出去后,转而去做盐铁的生意,等赚到更多的银钱后,再去南方购粮。
但眼下,时间上来不及了。
他的目标,自然是在关中那些豪阀世族身上。
李宽打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英雄。
这样的人,是门阀世家们最喜欢的投资对象。
不怕你胃口大,就怕你吃不下。
你小子想借着蝗灾一事造反,好哇!
你要是真能成事,那就是一本万利。
要是不能,被你打坏的那些地方,就该归我们重新修建并且把控了。
甚至临了,我们这几家中有哪个精心培养的晚辈要博取名声,那么你的人头,就是他的垫脚石。
好买卖,好买卖!
不光李宽怎么想,其实大家也都这么想。
我们都将拥有光明的未来!
-------------------------------------
扛着鱼竿回甘露殿的路上,耳旁是弟弟絮絮叨叨的抱怨,李宽看着偏西的日头,心中悠然。
五姓七望,这些大唐顶级世家,只要愿意或卖或借,将大量的粮食给了他,那么这场蝗灾,就有安然度过的可能。
只不过……
他也不能想当然的指望此事一定能成。
要不,精炼食盐的生意早些做起来?
可是,他上哪弄盐矿呢……
烦恼啊……
-------------------------------------
自从派出暗影刺客削掉了王家管事的一根手指,李宽接下来的生活几乎如同一潭死水,不起任何的波澜。
每天学堂睡觉,散学吃饭,午睡过后就拉着弟弟去御花园钓鱼。
对了,因为李泰嫌弃二哥的抄鱼技术不过关,于是他找来了原先有些不太对付的三哥。
而李恪对此,居然还有些受宠若惊。
“四弟,先说话啊,三哥没试过这玩意,待会万一要是失了手,你可莫怪。”御花园内的老柳树下,李恪手拿抄网对一旁憋红了小脸使劲拖拽鱼线的李泰道。
就在李承乾准备带着两个弟弟进行战略性转移,李宽率先起身,打算跟老爹玩“抓到我就揍哭我”的新游戏时,宦官云裳一声:“皇后娘娘到~~”
再次将修罗场推向了高潮。
李宽凝眸看向宫门入口处,一脸愠色的长孙皇后,横眉冷竖,看着自己三个长本事的儿子,俏脸含霜。
而她身边牵着的,则是满脸写着“我才没有泄露军机”的长乐公主。
一时之间,整个太极殿外的广场上,众人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风萧萧兮易水寒……
站在风暴中心的李宽怎么都没想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出了个宫,回来领了个罚,怎么就突然落到了这步田地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孙皇后的出现,算是起到了关键时刻救场的效果。
尽管李宽李泰是被长孙皇后拎着耳朵离开太极宫的,但不论怎么说,李二还是很给面子的重新系好了腰带。
太子李承乾被罚回东宫禁足思过,没啥好说的,太子嘛,没当上皇帝以前就是一面破鼓,万人捶。
别说你有错,哪怕你啥都不干。
昨夜有大星陨落(天降陨石),今日雷击金顶,明日长安外的樵夫听到狐狸叫,黄河水浊(黄河水清那是夸奖皇帝的与你无关,反之你却也要跟着挨骂),百官们都可以将这归咎到太子平日言行是否庄重,进取之心是否有所懈怠上。
所以,李承乾其实早就习以为常了。
真正处境尴尬的人,是李恪。
作为隋炀帝的外孙,这朝中百官,于他而言,某种程度上皆是反臣。
所以,即使他血统高贵,可这对他而言,却非什么好事。
“父皇,我……”李恪正准备开口跟李世民解释,结果脖子一紧,李宽不知何时折返,将他给勾在怀里。
“傻愣着干嘛,走啦!”李宽懒散的声音带着某种无法无天的味道,起码此刻太极殿外的文武大臣乃至李二,对于这个竖子有胆子回来捞人,多少还是有些赞赏的。
待两兄弟走远以后,台阶上的李二呼出一口酒气,忽然笑骂道:“这个竖子,当真是愈发混账了……”
群臣听完李二对儿子的评价,大都脸上都有几分调侃的笑意,此刻哪怕是最古板的魏征,也没有出言指责李宽方才目中无人之举。
只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言笑晏晏的陛下,看着兄弟二人离开的背影,不知为何,忽然就神情落寞起来。
若是去了山东的长孙无忌在场,大抵是能猜到二郎的心思的。
这竖子行事跳脱,却像极我当年……
-------------------------------------
替李恪解了围的好二哥李宽,在回甘露殿后,不出意料的招来了长孙皇后的一通训诫。
当然,训诫的原因不是义薄云天的楚王殿下勇敢救场弟弟李恪,长孙头疼的,是儿子仿佛天生就狂放不羁的行事作风。
“娘……”李宽强打着精神听了长孙皇后近半个时辰的说教,实在是困得不行,于是只能软下语气求饶:“儿子知错,您放下,放下戒尺!下回,下回我一定……啊……提起打招呼。”
话说一半,又打了个哈欠。
长孙皇后长叹一口气,气得丢开戒尺,她是真拿眼前这惫懒性子的儿子没法子。
“宽儿,娘知道,你天生不喜束缚,故而我和你父皇,对你有些时候不按规矩行事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这孩子在大的场合,还是要讲讲规矩,别让你父皇难堪,知道吗?”坐在软榻上的长孙皇后,伸手摸了摸儿子耷拉下来的脑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