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三国:一统全球》,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一统全球》,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刘偃辛婉儿,作者“鹿尘埃”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束手无策。汉寿亭侯若真有法子,那么他可就真是……无双国士!......
《文章精选阅读三国:一统全球》精彩片段
五日后,酒泉城,三十里外。
旗帆招展,号带飘扬,人喊马嘶,盔明甲亮。当今世上,大汉最精锐的两支野战部队,正式会师于此。
往西面看去,正是段颎所率领的三千护羌军。
他们骑快马,着铁甲,腰挎环首刀,背背汉弩,手持卜字戟、钩镰枪,武装到了牙齿,代表着东汉最高武器铸造水平。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气势。
那是经历了无数场战争磨炼出来的铁血杀伐之气,那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冷酷血腥之势!
胆子稍微小点的人,只要看了这支军队一眼,都会心神剧颤,瑟瑟发抖!
当然了,这支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最前面那人。
此人年不到五十,却已经头发花白。
此人位高权重,却皮肤黝黑,满面风霜。
此人本应养尊处优,却皮肤干枯、嘴唇龟裂,似乎疲惫不堪。
唯一符合他身份的,就是那无比挺拔的身形,和明亮如鹰隼般锐利的一双眼睛。
他就是段颎!
若无此人七载如一日,身先士卒,涉履霜雪,身当矢石,对西羌昼夜相攻,大汉哪里还有西凉州?
刘偃紧走几步向前,深深一躬,道:“征西中郎将刘偃,拜见段老将军!”
此举拜的不是大汉护羌校尉,护羌校尉和征西中郎将平级,都是两千石的职司,不值刘偃一拜。
刘偃所拜,乃是大汉之英雄!
戍守大汉西垂的老英雄!
“哎呦呦!哎呦呦!老朽可不敢当刘将军如此大礼!”
眼见刘偃对如此大礼,段颎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怎么?
我这恶贯满盈的段颎段纪明,值得如此尊重?值得汉寿亭侯、征西中郎将,如此尊重?
天下,真的还有懂我段颎之人么?
他赶紧紧走几步向前,以手相搀,道:“刘将军,您实在是太看得起老朽了,老朽愧不敢当。来来来……此地不是讲话之所,刘将军,请随老朽来!随老朽入城!”
随后,刘偃和段颎各上战马,并辔入城。
护羌军和泾阳军紧随其后。
入得酒泉城内,段颎当然摆下上等的酒宴,为刘偃一行接风洗尘。
当天下午,略作休息。
晚饭时分,段颎又把刘偃请到了府中。
不过这次的招待,就只有段颎和刘偃二人在场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段颎轻咳一声,终于开始了正题,道:“毋庸讳言,老朽在西凉杀戮颇重,给自己带来了天大的恶名。但是,刘将军可知,老朽为何明知有如此后果,却还坚持如此?”
“想必,段老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苦衷倒是谈不上。但是,老夫绝不后悔!因为……”段颎眼中,闪过睿智而又坚定的光芒,轻轻一拍几案,道:“老夫相信,不如此,西凉永远难平!”
“此言怎讲?”
“老朽遍查官方典籍发现,近百年来,凉州越来越冷。西凉遍地是深山大谷,那就更冷了。你说,这天气越来越冷,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少,羌人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抢粮!”刘偃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道:“天气越来越冷,这就是我大汉立国以来,羌人叛乱不休的真正原因!他们不反叛,就没有吃的,就会饿死!”
段颎点头,道:“正是如此!其实,这也正是当初,我大汉在西凉站不住脚的原因。原来,我大汉是在西凉有着大量的屯田兵的。有如此兵力在,羌人也不敢反叛。但是,天气越来越冷,屯田兵种的粮食,连自己都养不活,又怎能维持得下去?到了最后,屯田兵撤退,西羌反叛,朝廷无力镇压已成定局。”
刘偃会意,道:“西羌叛乱之后,即便朝廷不镇压,粮食还是不够他们吃的。所以,要么他们同族之间,互相残杀,减少吃粮之人。要么,西羌团结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攻向汉地掠粮。人多粮少,西羌别无他路!这,就是段将军在西羌大肆杀戮的真正原因!不如此……大汉难安!”
霎时间,刘偃看段颎的目光,和之前完全不同!
他从后世穿越而来,当然知道,华夏王朝兴衰和当时的气温,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讲,气温高时,就是华夏各王朝兴旺之时。气温低时,就是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的华夏至暗时刻。
但是,那是科学家研究史料的总结。
没想到,段颎自己,就自己通过典籍记载,看出凉州羌乱的真正原因!
天气转寒,人多粮少,羌人必反!
此人,上马纵横无敌,下马明察至理,真乃无双国士也!
段颎道:“所以,老朽宁愿背负骂名,也要用铁血手段,强镇西凉。现在的问题在于,经过七载征战,西凉羌人人口仅余不到三成。这些人躲在无数深山大谷之中。老朽要继续追杀,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了局。”
“那段将军,有没有考虑过,对西羌改为怀柔呢?现在他们人数如此之少,已经可以招降了吧?”
“的确可以招降,但是,难啊!”段颎道:“七年前,老夫也曾经招了几万羌人义从。但是,数百场大战下来,这几万人哪里还能剩下?西羌残部怀疑老朽,根本就是故意送他们去死,所以宁死不降。”
说白了,段颎原来拿投降的西羌人当炮灰,现在信誉已经完全破产。他想重新做个好人,人家也不信了。
最后,段颎总结,道:“现在,继续战下去,西羌人躲入深山大谷中,全胜遥遥无期。招降西羌,他们不肯相信老朽的诚意。到底如何解决西羌问题,不知刘将军可有教我?”
“这样啊……”刘偃想了一下,忽地微微一笑,道:“其实,解决对两个问题,刘某,都有解决法子。”
“什么?刘将军都有办法?”段颎眼前一亮,惊呼出声。
说白了,段颎刚才说这番话的目的,是简单向刘偃介绍下目前西凉的情况。至于让刘偃想办法,不过是客气客气而已。
万没想到,刘偃真有法子!
他心中暗想: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束手无策。汉寿亭侯若真有法子,那么他可就真是……无双国士!
啪!
突然,一个大大的巴掌,打在了勒筑的脸上,打得他晕头转向,也把他的理智打了回来。
“叔叔,你?”
“没错,就是老夫打得你!”
且冻也被这如同神迹的大火,吓得不轻。但是,此时此刻,他还得强自稳定心神,鼓舞全族的士气。
“不就是火攻吗?跟灭族有个屁的关系?”且冻往四下里看来,道:“老夫承认,刘偃这场大火烧得厉害。到了现在,咱们且冻羌,已经无法利用射姑山的地利!但是,那不意味着咱们败了啊!告诉老夫,咱们且冻羌,现在有多少族人?”
“十五万众!”
“有多少勇士?”
“五万有余!”
“还是的啊!我们羌人自幼骑射,亦农亦牧,乃是天生的战士,可不是孱弱的汉人能比的!刘偃率领的那些土鸡瓦狗,如何是我羌人勇士的对手!快,趁着火势还不算太大,集结全族,随老夫冲出射姑山去!”
“是!”
“冲出射姑山!”
“和刘偃决一死战!”
“血洗北地郡,报今日烧山破家之仇啊!”
……
且冻羌贵人们,赶紧下山,安排行动。
不到一个时辰,且冻羌十五万众,齐集野狼峰附近。
射姑山虽然广大,但是,只有野狼峰附近有一条山路通往山外。
此时野狼峰附近,当然也燃起了大火。
但是,天可怜见,野狼峰下的山谷中有一处大水潭。且冻羌十五万众已动手,开辟了一大片广大区域,暂时供全族老弱躲避大火。
随后,且冻率领三万勇士,来到了射姑山口处。
此地尽是石头,寸草不生,倒是不用担心大火的到来。
不过,没有半分侥幸。
刘偃已经率领两千泾阳兵,以及五万团练、民夫,在此严阵以待了。
对了,还有董卓的两千边兵。
“张中郎将给董某人的命令,是击败霍坦羌,解救泾阳城,可不是攻打射姑山。所以,此战本官只是看看,绝不插手。”董卓向刘偃说道,满脸矜持之色。
在他看来,且冻羌的实力绝对不弱。
正面冲突,自己这两千边兵绝对挡不过。刘偃除了那两千泾阳兵之外,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恐怕也挡不住。
若是今天给且冻羌冲了出去,肆虐北地郡,甚至攻入三辅地区。这场赌约,刘偃依旧算输!
非但如此,朝廷还会治罪刘偃以及皇甫嵩,他们连性命都未必能保住!
当然了,出现了这最坏的结果,自己也难免吃瓜落。
如果刘偃承认当初的赌约作废,再把高思继、八大神医交给自己,自己出兵之事,也不是绝对不能商量。
总而言之,虽然刘偃出奇计找来了什么黑油。但是,这场赌约,直到现在,自己依旧不算输!
甚至,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倏忽间,董卓的心情,竟然又变好起来。
然而,刘偃的下一句,让董卓的好心情完全反转。把他那点子小的希望,更是被一把掐死!
“董司马放心,堵截且冻羌的事儿,用不着你!我的手段足够了!”
“那怎么可能?你手中除了那两千泾阳兵外,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凭什么能拦住且冻羌?”董卓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
刘偃却微微一笑,道:“那就不劳董司马操心了!答案马上揭晓!”
随后,他催马向前。
“吾乃大汉泾阳团练使,刘偃是也! 且冻羌族长且冻,阵前讲话!”
没错,就是泾阳团练使。
北地郡都尉之职,乃是两千石的高官,必须皇帝御笔亲批。以皇甫嵩的职权范围,只能先让刘偃做泾阳团练使。
“老夫到了!”
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且冻催马向前,道:“刘偃,你找老夫,有何话讲?”
“其实,本团练使要说得很简单:看在上苍有好生之德的份儿上,我可以给且冻羌留些血脉。你们……无条件投降吧!”
“什么?无条件投降?”
且冻的鼻子都险些气歪了,勃然大怒道:“无知!狂妄!自大!刘偃小儿,事到如今,你还没搞清楚谁强谁弱啊!我有五万精骑在手,别说让我投降了,你这小儿都未必能保住性命!”
“哦?是吗?”刘偃依旧那么云淡风轻,道:“看来,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也罢!你回去准备吧,且看咱们两军,到底是谁高谁低!”
“走着瞧!”
且冻回归本阵,直接命令道:“勒筑, 速率五千精骑冲阵,让汉狗见识见识,咱们且冻羌的威风!”
“是!”
轰隆隆~~
五千羌人精骑一齐出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刘偃部发动了冲锋!
“冲啊!杀啊!”
“杀刘偃啊!”
“汉狗,受死吧!”
“天神保佑,且冻羌必胜!”
“杀!杀光他们啊!”
……
五千羌人骑兵呐喊声声,向着刘偃的两千泾阳兵杀来!至于那五万团练、民夫?战力太弱,根本就不在羌人们计算在内。
羌人们自以为弓马娴熟,五千对两千,稳操胜券!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
嗖嗖嗖!
漫天弩箭,冲天而起!
秦弩发威了!
秦弩:大秦军团的制式兵器,每次可发射弩箭十支,射程五百米。秦军赖此弩东出函谷关,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北逐匈奴!秦末战乱,逐渐失传。
现在,秦弩再次发威!
嗖嗖嗖!
嗖嗖嗖!
嗖嗖嗖!
霎时间,天黑了!
没错,天黑了!
因为……弩箭太多,弩箭太密!
三千秦弩发威,一次就是三万发弩箭,将天空都要遮蔽,连太阳都要失色,仿佛平地里陡然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而这暴风雨的目标,则是五千羌人骑兵。
只在顷刻间,五千羌军血流成河!
一次不够,还有两次,两次之后,还有三次!
暴雨吹花落,杀敌如割草!
三次,共九万支弩箭几乎倾泻而出。
五千羌军,平均一人中箭十八支!
哪还有个好啊?
顷刻间,包括勒筑在内,五千羌兵全军消灭!
汉军首战告捷,未损一人!
甚至于,操纵秦弩的都不是两千泾阳兵,而是一直没放在羌人眼中的普通北郡团练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