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大明锦绣》,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锦绣》是作者“岁月神偷”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朱允熥朱元璋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他俩是亲戚,按照辈分,朱允熥还要叫李景隆一声表哥。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当成儿子养的外甥。朱元璋对李文忠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亲儿子吃醋的地方。朱元璋少年饥寒,常受到姐夫李贞的救济和帮助,后来天下大乱,李贞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见舅如见娘,李文忠拽着朱元璋哭着喊舅舅。朱元璋热泪纵横,让马秀英好好抚养。李文忠长大之后,也对得起朱元璋对他的培养,为大明立......
《热门作品大明锦绣》精彩片段
目前阶段,大元只是被赶走,并未被消灭。
从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明功臣,攻破元大都之后,大元丧失了在中原地区的合法统治,成为了丧家之犬。
但是逃到了塞外,并且依然拥有众多兵马的北元,在辽东和草原上仿佛找到了当初祖先那种征战天下的感觉,对新生的大明虎视眈眈。
朱元璋或许在后世被许多文人诟病,但是在军事上,没人能质疑他出色的军事天赋。
从建国开始,朱元璋就把北元当作大明唯一的,也是最难对付的敌人。大明从徐达开始,无数能征善战之将军,率领大明开国的虎狼之师连年北伐。
其中固然有不亚于霍卫之功的捕鱼儿海大捷,蓝玉打得北元皇帝和太子单骑逃走。还有傅友得,宋晟,冯胜等人先后大破北元军队,踏平多个辽东部族。
使得野心勃勃的北元,不敢正面应对大明的锋芒。
咚咚咚!皇城之中,天子召集诸将的鼓声在天地间回荡。
那面鼓,就是朱元璋当年征战时惯用的军鼓,一共有两面,一面竖立在皇城之前,称之为阙。用于天下遭受不平的百姓,鸣冤告状。
另一面竖立在紫禁城的宫墙上,用来召集京城中能征善战的将领。
咚咚咚!鼓声还在回荡,天地之间满是肃杀之气。
这鼓声是如此的令人心潮澎湃,以至于坐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允熥竟然有些热血沸腾,再也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咚咚咚!鼓声还在天地间回响,像是龙吟不肯散去。
朱元璋御案旁,那落在架上,陪着他征战数十年的宝刀,在鼓声中微微摇晃,似乎要挣脱刀鞘的束缚,亮出不可一世的锋芒。
数不清的锦衣卫士,还是铁甲重卒,于奉天殿外肃穆而立,他们的目光锐利,身材挺拔,仿佛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会翻身上马,奔向四方。
“这才是堂堂的开国气象!”朱允熥心中暗道。
看看身边轻抚宝刀面带笑容的朱元璋,发现后者也在看着他。
“小子!”朱元璋沉声道,“爷爷教你怎么打仗!”
~~~~~
鼓声落下,殿中群臣站成一列。
殿外,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头发花白的将军,手持宝剑身着铁甲昂然上殿。
“臣,傅友德参见陛下!”
“臣,冯胜参见陛下!”
“臣,虎威军指挥使!”
“臣,龙威军指挥使!”
“景川侯曹震!”
“定远侯王弼!”
“鹤寿侯张翼!”
“和州伯王虎!”
一声声慷慨的吼声在奉天殿中响起,百战的将们对龙椅上的老人下跪行礼。
“臣,同知都督耿炳文!”
“臣,殿前军指挥使李景隆!”
“臣,武定侯郭英!”
“臣,安陆侯陈百胜!”
“臣,龙骧军指挥使平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吼一般的声音响起,殿下的人都是大明开国的名将。
许多人已是白发苍苍,但站在那里,却依然有着蔑视天下群雄的气势。
朱允熥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郭英小名郭小四,是朱元璋的卫士出身,耿炳文是耿君用之子,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
还有那些壮年的,从小就跟随父辈在军中效力,见证大明崛起并且百战百胜的将军们。
这些人,只是大明开国将领的一部分,在边关在边地,还有着大量大明的优秀将领。
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正是朱元璋,也正是大明,敢于出兵塞外,马踏胡地的底气,也是守卫大明疆域,最牢固的根基。
朱允熥在看着他们,他们也在看着朱允熥。
看到朱允熥坐在朱元璋的边上,几位老臣如宋国公,冯国公等人都是一愣,随即马上低下头。
只有一人傻乎乎的,目不转睛的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一看到此人,脑子的记忆显出此人的名字,顿时就乐了。
千古第一废物点心,大明战神李景隆!他带领的五十万大军,不但被朱棣追着屁股打!还因为嫉妒手下部将,在手下即将攻破北平城门的时候,下令收兵。
而且此人还是历史上出名的二五仔,建文帝朱允炆对其的信任可谓千古难遇。在他丧权辱国的时候,建文帝的老师们拼命的上书要杀他以正军心,都是建文帝都不许。
可是他最后是怎么报答建文帝的信任呢?
在朱棣大军兵临应天府城下的时候,李景隆和被朱棣事先买通的宫人太监们,作为内应打开了城门。
更讽刺的是,在朱棣登基为皇帝后,叙功,他李景隆竟然是靖难的第一功臣,位置在百官之首。
朱允熥想着,对李景隆微微点头,后者顿时咧嘴大笑,好像毫无心机一样。他那人,长的也是仪表堂堂,一副好皮囊。
他俩是亲戚,按照辈分,朱允熥还要叫李景隆一声表哥。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当成儿子养的外甥。
朱元璋对李文忠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亲儿子吃醋的地方。朱元璋少年饥寒,常受到姐夫李贞的救济和帮助,后来天下大乱,李贞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
见舅如见娘,李文忠拽着朱元璋哭着喊舅舅。朱元璋热泪纵横,让马秀英好好抚养。
李文忠长大之后,也对得起朱元璋对他的培养,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朱元璋当了皇帝,封李文忠的母亲,就是李景隆的奶奶,已故朱元璋二姐为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爹李贞为恩亲侯,
后来在没有任何战功的情况下,李景隆的爷爷,李贞又封为曹国公。他死之后,朱元璋因为当年受过李家的恩惠,又追封李家三代陇西王。
这可是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没有的礼遇。
而对自己的外甥,朱元璋更是做到了,娘亲舅大。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在李文忠死后封为岐阳王,并且因为李文忠英年早逝,一怒之下,杀光了所有给李文忠看病的医生。
后来爱屋及乌,对李景隆这个草包也是恨不得当成亲孙子。给他找老师,给他找媳妇,给他加官进爵,看他成家立业。
想到这些,朱允熥心中冷笑。
老爷子一辈子对亲人都不错,就是对这个李景隆看走了眼。
殿中的武将越来越多,奉天殿中一片金戈铁马之气。
这时,殿外,有几人先后而来。
“臣,徐辉祖!”
“臣,徐增寿!”
徐达的儿子,一门两国公,也是千古佳话。
朱允熥又想笑,那看着人模狗样的徐增寿,可是燕王从小的死党。后来因为私通朱棣,被建文帝一剑捅死了。
此刻,又有几人上殿堂,朱允熥站了起来,遥望前方。
“臣,督军府大都督常升!”
“臣,神机营指挥使,佥院都指挥常森!”
舅舅们来了,常遇春的儿子们也到了。
”臣,蓝玉,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舅老爷也来了!
三人行礼抬头,看到朱元璋身边微笑的朱允熥顿时愣住。
随后三人低头入列,脸上都带着狂色的笑容。
”人齐了?“朱元璋淡淡的,却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回陛下!京中指挥使以上将领,全来了!“老迈却依旧雄风在宋国公冯胜说道。
”有个事儿!“朱元璋身子往前靠靠,手托在下巴上。
殿中的虎狼之士,侧耳静听。
”有人,找事儿!“朱元璋淡淡笑道。
“陛下!”蓝玉从武将之列中,昂首而出,朗声道,"臣,当仁不让!”
说完,看着殿中群臣,满脸傲气。
他有资格骄傲,在大明开国诸将老去之后,他屡次征讨塞外,次次都是大胜而还,打得北元闻风丧胆。
“陛下万寿在即,臣愿用伪元贼子之头,为陛下贺寿!”蓝玉说话铿锵有力。
”好,就你了!”朱元璋淡淡的笑了几下,站起身,“传旨!”
殿中所有人跪下,聆听圣训。
“蓝玉为征北大将军,携神机,龙骧神威三大京营四万五千人出征,并节制边地卫所兵马。”说着,朱元璋看看蓝玉,“咱,叫秦王也听你的指派,他的兵你也可以用。记着,北元的贼子既然来,就一个都别让他们活着回去!”
“臣,遵旨!”
蓝玉抬头,余光看看朱允熥,微微的笑笑。
朱允熥也对这个舅老爷,略微点头。
“传旨!”朱元璋又道,“出征之前,皇嫡孙吴王代咱检阅三军,以壮军威!”
朱允熥大喜,“臣,谢陛下隆恩!”
除了政事上朱元璋开始相信自己,在军事朱元璋也开始有心的塑造自己。
跪着的朱允熥余光看到金色的龙椅,知道距离那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
如今大明对于北元有着战略性压倒的军事优势,北元根本不敢打动大规模的入侵,这次侵犯边关,大概也是大明的经济封锁急了,要打开封锁口,出来抢东西。
大明不但军事上压迫,经济上也压迫,盐茶糖铁瓷布等等中原产出的各种制品,一概不许跟北元交易。
所以尽管北元还有着庞大的骑兵体系,可日子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散朝之后,蓝玉回了府邸,没多久之后他身边的那一群淮西武将也都纷纷到场,蓝玉专门叫人整治了好酒好菜。
这些武人凑在一起,除了喝酒赌钱,谈论的就是怎么打仗。但是现在,蓝玉出征在即他们说的却是别的事。
”蓝大哥!“景川侯曹震,拿着酒杯说道,”你说,今儿老爷子对吴王.......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
”何止有意思?“鹤寿侯张翼开口道,”老爷子就差没直说,吴王是皇太孙了!“
话音落下,桌子上的武人们都纷纷笑了起来。
太子在时他们都是太子一系,太子不在了他们就失去了庇护。如今太子的嫡子,武将之首常遇春大将军的外孙,有望成为太孙,他们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能不得意?
朱允熥的出身,注定他天然是这一派勋贵的期盼。爹是太子,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总比朱允炆那个庶出的皇孙身份要强。
莫说现在朱元璋栽培朱允熥,就算是将来朱允熥想要那啥,这些人,中也会有人挽袖子上去。
要不然,为何在朱元璋晚年之时,把这些不太服朱允炆的人,全宰了呢!
众人纷纷大笑,蓝玉捏着酒杯,也笑道,”老爷子不立三爷,立谁?既是太子嫡子,皇帝嫡孙,又是俺姐夫常遇春大将军的外孙。只有三爷才能服众,只有三爷才能让咱们爷们服气呀!“
”咱爷们哪个不是在常大将军手下效力过?哪个不是受过太子爷的恩惠?他娘的咱们还都沾亲带故,你们说, 要是不立三爷,立了别人,咱们服吗?“
”蓝大哥说的是!“
”大将军说的是!“
众人纷纷点头,这些头脑简单的武夫,蓝玉的话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他们不想那么多,就是认亲不认理。无论是身份上,还是血缘上,他们都和朱允熥亲,所以就认吴王。
”不过,现在还没定下来,嘴上都带着把门的,别出去瞎咧咧!“蓝玉收敛笑容,对众人正色道,”只要老爷子没开口,这事就不算数!“
众人点头,这点心机还是有的。
”况且多少双眼睛都在背地里盯着三爷呢!“蓝玉又道,”不能给人落下把柄,但是咱们这些人,必须要维护三爷,明白吗?“
"那是自然,咱们以后的身家富贵还指望着三爷呢?”
“三爷是太子爷的嫡子,咱们必须维护。”
“谁他妈敢跟三爷扎刺儿,老子剁了他!”
武将们说啥的都有,蓝玉眯着眼睛喝了一口酒。
他的脑中浮现出一个人,一个太子在世时候,他就极力让太子防备的人。燕王,朱棣。
众人正乱哄哄的喝着,管家进来。
这管家原来是蓝玉身边的亲兵,伤了腿脚上不得马,才在府中当了管家。
“将军!”当了管家还是军人作派,不喊老爷喊将军,“二少爷来了!”
“他来了你干什么,让他 进来吃酒就是了!”蓝玉纳闷道。
管家口中的二少爷,就是蓝玉的外甥,常遇春的儿子,继承了公爵之位的常升。
“二少爷找您有事!”管家小声道。
“你们几个喝着!”蓝玉扔下酒杯,走了出去。
偏厅中,常升正在喝茶。
他面目和常遇春有些相似,手长脚长宽肩膀,一看就是骑马射箭的好汉子。
”老舅!“见蓝玉进来,常升赶紧说道。
”啥事?神神秘秘的!“蓝玉从小算是被常遇春和姐姐带大,所以和姐夫一家感情极好,对常家兄弟,比自己儿子还要看重。
”给你的信!“常升小声道。
”谁?“蓝玉急闻。
常升没说话,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他常遇春之子,算是大明勋贵中身份最显赫的人物。对于皇帝的性格,也颇为了解。
蓝玉他们在密室中吃饭自然没有耳目,可这是蓝玉家的偏厅,到处都有下人。而老爷子那神出鬼没的锦衣卫,让他们不得不小心。
蓝玉摆摆手,所有下人都退下,走远。
打开信,仔细的读了起来。
”舅公蓝玉亲启!“
信,是朱允熥用晚辈的口吻写的,让蓝玉笑了起来。
”皇爷爷万寿在即,此次出征务必要竟全功,不但要胜还要胜的漂亮。“
”朝中不知多少人眼红嫉妒您的功绩,所以熥儿多嘴,缴获金银牛马等战利品,不能私分。若抓获北元贵族女子,当安全带回大明。“
”舅公直爽豪迈之人,可有时候在别人眼中,却是桀骜骄纵。熥儿请舅公,谨慎言行,千万不可授人话柄!“
”说的什么?“
见蓝玉看完,把信放在火上烧着,常升问道。
蓝玉是胆大包天之人,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从没有人叫他收敛过言行,现在被一个小孩子敦敦告诫,他是既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温暖。
”三爷让俺谨慎言行,别给人留下把柄!“
”他是长大了!“常升笑道,”开始操心起长辈来了!“
~~~
不知道蓝玉能不能听进去。
千万要听进去,不然浪费了我一片苦心。
站在院子中,朱允熥遥望夜空。
朱元璋要杀人,才不会问你是谁,有多大能耐。他杀人,都是目的性的。
原本时空,太子一死,立了朱允炆为皇孙之后。蓝玉的罪名一夜之内就多了无数。
私分战利品,结党营私有不臣之心。
不守臣礼,侮辱北元皇妃,睡了北元皇帝的女人。
因为边关城门落闸他进不去,扬言血洗边关。
蓝玉的桀骜不是一天两天了,之所以朱元璋那样性格的人能容忍他到今天,不是因为他多能打,而是因为他和太子朱标的关系。
朱允熥收回目光,心道, ”该说的都说了,看他自己!“
自己是想要那个位子,但自己也不想要一个桀骜不驯的蓝玉。
为人臣要有为人臣的样子,他的告诫是种保全,更是一种提醒。
假若朱元璋认为自己驾驭不了蓝玉,桀骜的蓝玉也一样要死。
种地,可比读书练武难多了。来这个世界快三个月,朱允熥的身体素质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可是在每次在地里干上那么一会活,都会腰酸背痛。
听了祖父的揶揄,朱允熥回头笑笑,随后再弯腰跟水田的里杂草较劲,但是手指忽然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拿起来一瞧,顿时乐了。
”皇爷爷!“朱允熥举着手里的东西,回头喊道,”您看,田螺!“
“肥不肥?”朱元璋顿时坐起来,趿拉着布鞋走到水田边,笑道,“肥的话捞一碟,咱爷俩一会吃田螺!”
“好嘞!”朱允熥笑着在水田里摸起来。
“哎呀,咱地大孙子呀!咋这么笨呢?”朱元璋笑着甩了鞋子,进入水田,“咱告诉你,当年你爷爷小时候,十里八村的孩子摸田螺,没一个人能摸过我!”
说着,朱元璋咧嘴一笑,“看看,有啦!”
“皇爷爷,厉害!”朱允熥顿时马屁如云,随后又跟个孩子一样惊呼一声,“皇爷爷,水田里还有小鱼呢!”
“抓起来,炸着吃,香哩!”高兴之余,朱元璋的嘴里冒出了从小说到大的淮音。
天边斜阳起,满眼夏日红。
金色的余晖在大地上洒落,人间满是金黄。
金黄色的光透过了叶子,落在林间的饭桌竹席上。
简单的木桌上,摆着简单的饭菜。
米是去年宫里水田收获的稻米,晶莹剔透弹性十足。
菜是一碟姜蒜炒田螺,一碟煎得金黄的小鱼,一碟蒜苗炒虾米,一碟朱重八最爱的萝卜干炒咸肉。
干了许久的活,朱允熥又累又饿。
他早就摸通了朱元璋的性子,他这个皇爷爷最是见不得儿孙畏手畏脚,在他老人家眼里,狼吞虎咽才是好男儿。
所以爷俩刚刚做好,朱允熥先是给朱元璋盛饭,又给他倒了一小盅酒。
随后把炒咸肉那油汪汪的汤汁浇在米饭上,大口的吃了起来。
呼哧!呼哧!香!
一口下去肉油和米的味道,在嘴里完美的融合,脸上全是满足的愉悦。
“多吃,多吃!”朱元璋笑着给朱允熥夹了一块五花三层的咸肉。
“皇爷爷,您也吃!”朱允熥笑道。
“咱先喝酒!”朱元璋朗声一笑,白色的眉毛动动,随后拿起一个田螺美滋滋的吃着。
他的动作很娴熟,两声轻响之后,田螺的肉就进了他的嘴巴,然后再端起酒盅,小小的喝一口。
之后,又夹起一条金黄色的小鱼,一口咬掉脑袋,在嘴里嚼着。
小说《大明锦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