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卿岁岁”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顾晨陈宝船,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是信顾郎的。”苏婉盈上前,主动为他解衣裳:“顾郎,累一天了,咱们歇了吧?”从见到他第一面起,她就想让他做自己的夫君。天公也有成人之美的心,此时不歇更待何时啊?虽然两个人都很生涩,却胜在一个早有觊觎之心,另一个又不想在媳妇面前丢了脸面。所以,这个新婚之夜,两人闹得十分晚了。这可苦了顾淮,人到中年,体力本来就不如年轻时候好......
《文章精选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彩片段
十五到十九,可怜她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念着他。
他倒是也狠心,这么多年,也不说回来看看自己。
“对不住。”
顾晨双手搓着喜袍,语气有些不知所措。
“我……我工资……俸禄低了一些。”
“让你久等了,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
“我的俸禄虽然低,但是以后都交给你保管……”
想他在现代时,一心读书,连小姑娘的手都没拉过。
这会儿,马上就要跟没见过几面的媳妇洞房花烛……
属实是,有些紧张。
“我自然是信顾郎的。”苏婉盈上前,主动为他解衣裳:“顾郎,累一天了,咱们歇了吧?”
从见到他第一面起,她就想让他做自己的夫君。
天公也有成人之美的心,此时不歇更待何时啊?
虽然两个人都很生涩,却胜在一个早有觊觎之心,另一个又不想在媳妇面前丢了脸面。
所以,这个新婚之夜,两人闹得十分晚了。
这可苦了顾淮,人到中年,体力本来就不如年轻时候好。
这时候隔壁闹得欢快,倒是自己被媳妇白了好几眼。
他拖了拖被子,自觉地说道:“我明日还是去找刘郎中吧,要副药,你别不高兴了。”
体力下降,他也不想的。
“算了。”严氏瘪瘪嘴道:“就这么凑合着用吧,别回头吃坏了身子,老娘还得照顾你。”
她这辈子命苦,嫁人没多久,婆婆就一命呜呼了,然后公公也没了,留下只有几岁的小叔子。
长嫂如母,她又当嫂子又当娘,好不容易把小叔子给拉扯大了,还要照顾自己的儿子。
如今可不想等自己老了,还要照顾自家糟老头子。
嗯,她也想被人照顾。
顾淮:“……”
自尊心受损,好难过呜呜!
第二天,一家人在院子里数随礼,总共收了六十多贯礼钱,这是没有算送礼的那波的。
顾晨数了十贯钱准备带走,别的都想着哥哥嫂嫂用。
“灏哥儿读书开销大,这钱你们留着送他读书去。”
“衣裳买好一点儿的,别穿的不好让人家欺负了去。”
原主就是穿的不好,从小在学堂里头一直被欺负。
顾晨穿过来这么久,对原主的情绪很是感同身受。
所以,他不想让灏哥儿也跟着受这罪。
“可是,这也太多了。”
严氏只拿了十贯,把其余的都推到小叔子面前。
“你如今啊,都是成家的人了,总不能带着媳妇一直租赁屋子住,还是得买个宅子才行。”
“弟妹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可不能因为嫁给你就受苦,你还得聘些人照顾弟妹才成。”
小叔子不可能永远都是七品官,只要不犯什么错。
到时候熬到五六品的问题不大,你说如果没个房子的话,又如何,在京城里安家呢。
“嫂嫂不必担忧。”苏婉盈这时主动,把钱推了回去:“家父早为我和相公,在京城买好了宅子的,就等着咱们回去就能够住了。”
“至于下人,家里也是备好了的,嫂子不必担心。”
“这钱您就拿着吧,家父说,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请灏灏去苏家学堂读书呢。”
从前什么都不给顾家,是为了不上赶着。
如今成了一家人,能帮的,自然要尽力相帮了。
何况,人家带大了自家相公,给点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怎么好意思呢?”严氏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你瞧瞧,这些本该是我们男方准备的。”
这下,倒是把软饭吃了个彻底。
倒是顾晨不觉得吃软饭丢人,还觉得挺高兴的。
“嫂嫂,你就拿着吧,不然我可不高兴了。”
古代男人就是好,有了功名就会有白富美喜欢。
不像在现代,考上清华北大,也不见得就能有女朋友了。
不过自己也会对她好,努力一块儿让他们的小家越来越好的。
严氏感动得不得了,回门礼后,特意把顾晨叫到一边说话。
“弟妹是个好姑娘,虽然出身好,但是对我们这些泥腿子,从来都是尊敬有加的。”
“嫂子听说,这男人当了大官,大多都会娶好几房的美妾,冷落自己的糟糠之妻。”
“小叔,你可不能这样,要记得苏家对咱们家的好。”
同性相怜,严氏自己是女子,自然许多事都向着弟妹。
“嫂嫂,你瞎说什么呢?”
顾晨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看了不远处学洗菜的妻子。
“你放心好了,我定然不会负了她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让他同时脚踏几条船的话。
这道德方面,还真的过不去。
当然,穿成皇帝就没法子,播种也是皇帝的任务之一。
而身为普通人,就不需要为了这项工作而努力了。
有个老婆就行了,多了容易虚……
回去的马车,就不用花钱租,甚至苏家还给配了个马夫。
还有丫鬟两人,小厮两人,婆子两人。
苏婉盈笑道:“咱们小地方带的人,怕是不知京城的规矩,所以爹说,让在京城再买几个。”
顾晨咽了咽口水,表示这些人已经尽够了。
他有手有脚的,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的。
“也是。”苏婉盈点了点头:“相公可是御史台的人,首先就要带头清贫些,确实不好享乐。”
“那我就陪着相公,咱们好好地做一对儿清贫夫妻如何?”
总之,什么样的日子,她都能过。
只要相公对自己好。
“那也不必。”顾晨轻声道:“我手里还有一些钱,等到了京城,就写个方子给你,你拿去凭个铺子卖。”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有家庭了就不一样了。
“做生意?”
苏婉盈倒是也不排斥,毕竟她家也是有不少铺面的。
“好,我都听相公的。”
别看这姑娘柔顺柔顺的,可顾晨都知道自己这个媳妇是演戏高手。
昨日她才告诉自己,说她端不动盛满水的洗脸盆。
可是,这丫头身上的肉紧实得很,她分明就是个练家子。
瞟了眼满是乖巧的媳妇,他在心里暗暗猜测这姑娘能装多久。
最好,最好,装一辈子乖巧才好呢!
“臣斗胆。”顾晨硬着头皮,拱手道:“僭用龙凤确实是大罪,可德庆侯是武将,出身不显。”
“一时没注意也是有的,可削爵、贬官为处置。”
不知道老朱是什么心态,他只能中规中矩地回话。
老朱像是早料到他会怎么答,居然直接问道。
“你说,他是不是有谋反之心,要不直接赐死算了。”
这些跟他一起造反起来的,谁知哪天会不会造自己的反
“陛下,臣以为不妥。”
顾晨见老朱的脸色不太好,可还是壮胆道。
“如今国朝才刚刚初立,四处都还有不少战事,上月,倭寇袭击登州和莱州,致死伤无数。”
“臣浅见,觉得比起把一双尚且还能用用的筷子丢了,还不如留在篓子里面,将就着用上一用。”
“臣年轻尚不知事,说的不好望陛下恕罪。”
顾晨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他的职责是御史。
皇帝要的御史是能说话的,而不是谄媚之人。
尚且还能用用的筷子?
老朱觉得这话很有些意思,见他并不为了讨好自己,顺着自己话说,也觉得此人至少品行不错。
“今日,你回去后,就去跟在韩宜可身边做事吧。”
“他是个好师傅,定然会教出一个好徒弟,去吧。”
至于怎么对廖永忠,他没说,顾晨自然不可能去问。
吃多了,脑子瓦特了还差不多,反正挂的又不是自己。
说那么多干嘛?
至于跟着韩宜可做事,顾晨倒是挺愿意的。
韩宜可,字伯时,乃北宋宰相韩琦之后!
元至正年间,元朝的行御史台,征召其为属官,却韩宜可毅然拒绝,可见是位忠直之人。
等到了老朱的这里后,他被举荐授予山阴教谕。
洪武七年,也就是今年初,刚被提为左御史中丞,陈宁则是右御史中丞,两人品级相同。
可历史上,他此时应该和自己一样,只是个监察御史才对。
老韩的个性非常耿直,弹劾从来不回避权贵,就连老朱也是照骂不误的,可以和于谦、海瑞并称大明头铁三人组了。
而且,他是组长。
历史上,洪武九年的时候,老朱太过宠信胡惟庸。
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正得老朱的宠爱。
有一天,这三人在明太祖近旁陪坐,轻松悠闲地交谈说笑,韩宜可却直接抱着弹文闯了进去开骂。
“你们三人,人险恶又好似忠臣,奸佞又好似正直,仗着些功劳和恩宠不知安分。”
“成日里在朝廷里头作威作福,不知收敛。”
“陛下,臣请陛下,直接把这三人的头给砍下来,以正典法,也向天底下的人谢罪。”
此番举动,可把老朱吓了一跳,立刻佯装大怒。
“快口御史,胆敢排陷大臣,给咱拉下去,打入死牢里去。”
不过,过了一个晚上,老朱就又把人给放出来了。
朱元璋是个狠辣的帝王没错,对老兄弟无情了一些也没错,可是,同样的,他也是个明君。
他知道,韩宜可,对大明是忠心的。
而顾晨原本的上司,是右御史中丞陈宁。
那个胡惟庸的舔狗,迟早都得跟着老胡一块儿去死,自己提前换个老大跟着挺好的。
免得遭连累!
不过,老韩的头也有些太铁,蓝玉案的时候。
这老韩还上奏骂老朱滥杀无辜,是个昏君呢。
就这样的人,自己跟着他,以后怕是不好再继续摸鱼了。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人是在任上才病逝的,不是老朱杀的,自己倒是不用担心自己遭殃。
左御史的办公位置,就在右御史的隔壁。
他回去后,便开始收拾东西,老朱都让认师傅和徒弟了,自己可不得给自己换个工位么?
大家伙听他去了隔壁,都是一脸的同情。
“顾大人,咱们做御史的本来就穷。”
“留在这儿,隔三差五的,陈大人还能请咱们几个开顿荤呢。”
“你以后要是去了韩大人那边,怕是没有这个口福了。”
顾晨心里乐呵呵的,表面却是一派正经。
“君恩似天,陛下叫臣子往西,那就没有臣子往东的道理。”
“再说了,在哪儿当臣子,不是陛下臣子呢?”
“只要能为天下做点事,哪让我辞官回家下地里去种田,我这心里头啊,那也是美的。”
还口福呢?
多吃点吧。
以后被归类为胡惟庸党砍头,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羡慕谁呢。
换领导的时候,当然要去辞别一下旧领导嘛。
就像你换导师,也要对原来的导师客气一番嘛。
“下官来御史台多年,受陈大人的照顾颇多。”
“可皇命难违,下官今日便得去隔壁了。”
不跟你这个笑面虎共事,他简直别提多么高兴了。
因为他得罪了胡惟庸,所以陈宁原本也不想留下顾晨。
如今既然陛下开口,帮自己解决了这个麻烦。
那就送给隔壁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面上还得虚情假意一番。
虚情假意完了以后,顾晨就抱着东西去了隔壁。
与右边悠闲不同的是,左御史这边的老爷们都挺忙的。
一个个都撸着袖子加油写奏疏,有的嘴里还叼着馒头啃。
就算是被噎着了,也要坚持把最后一个字给写完才喝水。
“这个朱桓,犯错后被贬为知县。”
“可他身为皇亲国戚,身为戴罪之身,却不思悔改。”
“居然在当地横征暴敛,欺压良善,强奸民女,实在是大恶不赦之人。”
“老夫非得参他一本,陛下若再对其包庇不处置,那老夫就要去太和殿死谏。”
顾晨被一道老人家的声音吸引,只见一位六洵青官衣老头,此刻正边写奏疏边骂人。
那口水沫子,全都喷到那奏疏身上了。
“噗呲。”
想起老朱到时候拿着的奏疏,全都是这老大爷的口水的样子,顾晨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这一笑不要紧,却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对不起,我突然想起来点事,不是笑……”
不是笑各位同僚。
可他的解释貌似没什么作用,大家只不过是看了他一眼,便又继续投入工作当中了。
顾晨:“……”
貌似,新部门有那么一点点卷哈。
“不止三个时辰。”闻言,顾晨笑着解释道:“若是用来做饭,中间不熄火的话只能用三个时辰,若是只用来烧水取暖的话。”
“最长可以燃烧六个时辰,此物的烟也少,不会像普通黑炭那么呛人。”
“不过,这东西也不是没有缺点。”
“就是用的时候,一定要开点窗才成,否则容易中毒,会死人的。”
话,顾晨肯定是要说清楚的,免得到时候死了人,自己还得在背个黑锅在身上,多冤呐。
“好,好啊。”
老朱这时候走了过来,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回去以后,立刻着人开工,顺带也要告诉大家伙,这东西一定得留着窗用,不然会死人的。”
说罢,他又看向顾晨。
“没见出来,你这孩子不但是个干御史的料,脑瓜子也好使得很。”
“只不过以后啊,再有什么好东西,你要记得拿出来,可千万不能自己躲着享受啊。”
“你可是大明百姓的官,要处处为百姓着想。”
“知道吗?”
要说老朱对小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自然是他有好东西没拿出来了。
“是。”顾晨解释道:“臣预备年后献给陛下的,哪知……”
您自己来了。
“哦,是朕来早了些。”老朱笑呵呵地道:“那你以后,再有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的话。”
“不管什么时候,直接来找咱好吧。”
“就算是天黑了,咱也给你开宫门。”
“说说吧,想要什么赏?”
既然拿了人家的好东西,他老朱也不是铁公鸡,自然得给一些好处的。
顾晨当然想要涨俸禄,想要丹书铁券了。
可前者显得贪财,后者还不够格,他自然不敢提。
“臣既然为大明朝的官,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可不敢邀功,更不敢谈什么赏赐。”
你要是诚心想给的话,那你就自己决定呗。
顾晨这时候,总算是理解了,上辈子师姐吐槽男朋友的点。
“过生日,过节日,总是要问我想要什么,要不要。”
“这叫我怎么回答,怎么好回答。”
“要送就直接送,别问,问就是不要。”
师姐当时说这话的时候,他是不太能够理解的。
甚至还觉得当男人真可怜,送不送女朋友东西都要挨骂。
而如今,自己也成了那个,问就是什么都不要的人。
虚伪啊!!!
“顾晨啊,你得年纪虽轻,可这个觉悟却是好的很,行了,既然你不要,那咱就回去了。”
“标儿,走了。”
老朱现在的心情美上了天,今儿出来的这一趟可真是值。
不但蹭了顿好饭菜,还得了这么多好东西。
等回去给妹子说了,妹子还不得夸自己勤俭持家。
顾晨送人出门,门关上后就忍不住捂着胸口,做出了个肉疼的表情,老朱这个铁公鸡。
说不要,他还真不赏了,这是什么渣男行为?
还好没发现自己的玻璃坊,可他以后知道了会不会怪自己?
应该不会吧,毕竟琉璃现在只能算是个奢侈品而已,并不能算成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顾大嫂和大哥吃了酒还睡着,顾灏在自己的屋子里头看书,只有苏婉盈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夫君,那两人谁啊?”
她敢断定,那两人绝对不可能是夫君的下属。
开玩笑,谁家上司,对下属毕恭毕敬的呢?
“说出来,吓死你。”
顾晨急忙拉着媳妇儿回屋子,然后关上了房门,并让两个丫鬟走远些,然后才认真地告诉媳妇。
“那是当朝陛下,还有太子殿下。”
给媳妇说了也好,万一下次人家再次登门的话,媳妇心里也有点数,不会说些不该说的话。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老朱和朱标就舍得,让他这么小就去灾地辛苦了?
要知道,大灾过后就是时疫,他们就不怕朱小四染病么?
“嗯,陛下和太子殿下,貌似很看重燕王殿下。”
郑士元和顾晨曾经合作过,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封地北平,先生宋濂,处处教导都是与太子殿下相同,可见,将来会是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顾晨看着不远处,那一对正依依惜别的兄弟俩不免感慨。
若是历史上的朱标没有死,朱棣还会起兵吗?
如果,朱标登基,他还会削弟弟们的番吗?
还会有靖难之役吗?
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大明会不会,走的又是另一条路?
导师曾经对自己说过,朱标乃是位仁义之人。
他要是登基的话,很有可能会和朱高炽和朱瞻基一样缩边。
从而做一位守成之君,肯定不会想着拿下安南,也不会著立,让人惊叹的永乐大典。
因为朱小四是因为造反,所以才会想着把事业做的强大,好有脸面下去见自己的祖宗。
可朱标若是顺位继承,怕是就不会想干这些了。
所以,朱棣会比朱标,更加适合当大明的皇帝。
可顾晨却认为,朱标仁义是真,却也不见得会缩边守城。
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虽然也不错,却也和朱标比不得。
朱标是有狠劲的,只不过是在其父和其弟弟们的衬托下,才显得稍微仁慈而已罢了。
好在如今时间还早,他还有十年时间研制为朱标的救命药。
只要能研制出来,救活朱标,不就知道到底是他登基好,还是燕王朱棣登基好了么?
此时顾晨只想着印证,自己当年和导师争论的结果。
反正来都来了,不如就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吧。
因为涨水,所以不能走水路,又因为急着去救灾。
所以大家走的很快,每到一个官驿就换一批马,然后带着粮食继续往前走。
吃也在马上吃,主要是干粮,顾晨头一次骑这么久的马,他又是文人,大腿早就磨得出了血。
加上有时还下雨,雨水浸透了衣裳碰到伤口。
那种痛感虽然不强烈,却也让人挺难受的。
“给,擦擦吧。”休息时,郑士元从怀里掏出一瓶药丢给他:“擦擦吧,不然到了地方更没时间了。”
顾晨也不矫情,道了谢,接过药就开始擦了起来。
“燕王殿下年纪那么小,瞧着体力倒是比咱们都好。”
出发五天了,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可人家依旧精神抖擞。
不像他们这些,不说是叫苦连天,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你以为呢,燕王殿下的武功,可是常遇春将军教的。”
如果说李景隆和朱祁镇的战神,是一种讽刺的话。
那常遇春战神,就是真挚的褒奖了。
若不是其死得太早了,那北元说不准早就被打下来了。
徐达将军虽然非常厉害,可孤拳难免不敌四手。
“倒也是。”
顾晨上好药以后,便连忙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
接下来的几个月,别想睡好觉,为了不猝死,最好是能多睡上一会儿,那就多睡上一会儿。
“喂,顾御史。”朱棣见他骑马也搁那儿打哈欠,不由地慢下马来,好奇道:“你有那么困么?”
“平阳县的百姓,此时苦不堪言,你还有心情打瞌睡?”
就算是困得厉害,也不能表现出来,装也要装出个忧国忧民吧,别的大人都是如此。
他知道,此事做事解释不清楚,说不定全家脑袋都得搬家,还是给朱屠夫讲清楚为好。
“这东西确实像蜂窝,你说最少能燃三个时辰,那它的原材料是什么,会不会很贵?”
老朱有些期待,他不知道这玩意儿贵不贵。
如果真的不贵的话,大型推广,倒是可以让老百姓冬天好过不少,死亡率会大大减少吧?
“不贵,不贵。”顾晨连忙道:“这东西大部分是生活的废物组成,大人感兴趣,我可以奉上方子。”
原本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送给老朱,人家既然要了,又哪有不给的道理?
再说了,就是不想给,人家开口了,你敢不给?
“好。”老朱听见不贵就很高兴,见这个顾晨这么识趣,便更高兴了:“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大人给写了方子,咱就得回去了。”
说罢,他拍了拍旁边,醉得不省人事的顾淮道。
“小哥,咱改日还找你吃酒哈。”
这家伙的酒量真不行,等徐达和汤和和回来了,还是得和那两个人喝,方才痛快着呢。
顾晨的书房,也放了蜂窝煤取暖,屋里头暖烘烘的,比起地龙来,倒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陛下莫怪,臣的大哥是粗人,喝完酒之后话就多,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多多海涵。”
这会儿家人都在外面,顾晨自然也就恢复了称呼。
“无事,过年嘛。”
老朱倒是不在意,只去一旁的炉子上去观察煤块了。
“快些把方子写来,皇后娘娘还等着咱回去吃饭呢。”
今儿是大年三十,自己要是敢不回去同家人用晚膳的话,妹子能把他耳朵拧下来炒咯。
顾晨坐下来写方子。
朱标却打量着他的书房,忽然笑着轻声打趣道。
“还记得几个月前,你还住着暗黑潮湿小院子,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换了个这么好的宅子。”
“看来是果然是媳妇娶得好啊,过年也能大口吃肉了。”
花八贯钱,买一头羊来吃,在低品级的京官中。
他的日子,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是,多亏殿下的恩典。”顾晨笑呵呵地道:“若不是殿下那二十两银子,只怕臣还得等些日子呢。”
他那位老丈人聪明有分寸,才不会从一开始就无条件接济。
“这倒是不值当什么。”朱标摆摆手,提醒道:“只是,你要牢记初心。”
“可不能因为日子好过起来了,就忘记自己从前的日子,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了。”
杨宪当年,其实也是个好官,很是受爹爹和自己,包括刘先生的重视。
可惜……
权利迷人心呐!
方子不过就是几个字罢了,顾晨快速写完后,双手递给了朱标。
“殿下良言,臣一定牢记于心。”
贪是不可能贪的,从穿过来的第一天开始。
他就发誓,坚决不在老朱治下拿不该拿的一文钱,就算是穷死,也坚决不会逾矩一步。
朱标接过方子一看,见原材料果然很是便宜。
虽然做起来稍微有些麻烦,可工匠一旦熟悉了还是很快的。
“这样算下来,一块所谓的蜂窝煤,成本才不过两文钱左右,却能让人取暖三个时辰有余,还真是好东西啊。”
要知道,一斤中等的炭,需要五十文一斤。
百姓们家中留的最次的炭火,也要十文钱一斤。
就这,百姓们还舍不得自己用。
还要留下来,到了冬天拉到城里去卖。
好换取一点点钱去卖粮食,买些布回去过冬罢了。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