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云姝夏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由网络作家“子虚乌有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是网络作家“周云姝夏莺”倾力打造的一本其他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了空间。可惜没有看到卖鸭子、大鹅什么的,否则周云姝也想买些扔进空间里。置办完这些东西一个时辰也快到了,虽然周云姝还有药材和一些琐碎的东西没有置办,但也只能等拿到户籍和路引之后再说,谁让这些东西最重要呢。此时天色渐晚,周云姝将骡车停到一个比较隐蔽地位置后赶去了牙行。那牙人还是一个比较守信的,将置办好的户籍和路引交给周云姝后,拿着剩下的四......
《全文章节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精彩片段
周云姝下楼的时机刚好,恰巧遇到那个可以帮人办理户籍的人。
只不过周云姝并没有带着春雀贸贸然上去,在听到他接下来的去处后,转身先去了成衣铺子。
周云姝在成衣铺子里给家里人一人置办了两身衣服,都是厚的;除此之外给自己和春雀买了两身男装,又一人买了一身料子最次的男人成衣。
当然,被褥床单是必不可少的,鞋子每人也买了三双。
临走的时候,周云姝去隔壁的布料店买了青色、深蓝色各一匹布,外加二十斤棉花和一些针线。
买完后东西装进骡车,周云姝交代春雀去买一些粮食,顺便将骡车车厢上的门帘和窗帘重新换了,要厚实一点的。
跟春雀分开,周云姝重新找了一家成衣铺子买了一件最不起眼的男装换上,顺便将自己的妆容一改,变成一个皮肤蜡黄吊梢眼的精瘦男子后才走出成衣铺子往牙行的方向走去。
之前在客栈里帮人办理户籍和路引的人就是桐城牙行里的人,牙行里的人对三教九流的事情无一不精,只要给够银钱,什么都能帮你办。
周云姝找到之前在客栈里帮人办理户籍和路引的人,说自己是经人介绍才找的他。
那牙人上下打量着周云姝,也没多问。
这段时间因为泸州和青州大旱,有不少人托他办理户籍和路引,想来眼前这人和之前的人一样,都是被如今这吃人的世道逼得,所以才不得不改头换面。
只不过他并不会因此就可怜来找自己办理户籍的人。
他们可怜是他们的事儿,他还是要赚钱的。
“一口价,办户籍五十两,路引二十两。”
周云姝知道这牙人一直在打量自己,所以没有一口答应,反而一脸肉疼地看着牙人,“不能再便宜便宜吗?”
那牙人听后眉头蹙起,斜睨着周云姝道:“一口价,知道什么叫一口价吗!”
“我给你准备这些东西都是要承担风险的,而且还是一个时辰后就给你,桐城还有谁能做到像我这样!”
“你到底要不要,不要……”
周云姝拽住想要离开的牙人袖子,道:“我要!”
“不过我先给你三十两,办成之后我再把剩下的四十两给你。”周云姝此刻的表情又肉疼又谨慎,但也因此没给牙人留下太多印象。
毕竟来找他办事儿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周云姝这个肉疼的表情。
那牙人敷衍的点头,从周云姝的手里拿过银子后,将一张纸条递给周云姝。
周云姝将更改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周云姝变成周云书,女儿周南希。
李佳兰和方慧文只留了姓氏,孩子们直接改名周礼、周义和周若。
不只是她们,周云姝将她祖母和吴瑰等人也写在了户籍上,万一他们能在桐城遇到呢,总要以备不时之需。
弄完后周云姝没有在牙行等,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趁着现在春雀不在,她要赶紧去囤粮。
周云姝顶着这张蜡黄吊梢眼的脸又去买了一辆市面上最常见的骡车,这辆骡车只有个简单的棚子。
周云姝就用这辆骡车在桐城的五家粮店里买了一千斤白面、五百斤大米、六百斤玉米面、五百斤红薯、五百斤土豆、一百斤红薯粉、一百斤的红枣和一百斤的小米、五十斤的糯米粉。
幸亏是五家粮店买的,要不然还以为周云姝是过来进货的。
而此时周云姝也无比庆幸这个时代没有监控,否则她一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桐城的粮价和京城差不多,但是周云姝有预感,越往南边走粮价一定会越来越贵,说不定还会限量。
所以趁现在粮食还没有限购,她一定要多囤一些。
买完粮食之后,周云姝又买了二十斤盐,盐是真不好买,这些盐还是她从四家店里买的。
但她运气不错,出来后遇到了卖私盐的,直接包圆了商贩手里剩下的五十斤。
除此之外各种调料周云姝买了能吃两三个月的,腊肉、腊肠每样买了一百斤,晒好的干菜要了五十斤,豆干、虾米、咸鱼各要了二十斤,咸鸭蛋买了五十个。
周云姝买的这些东西都是能放的住的,毕竟周云姝的空间不能保鲜,像鲜肉之类的东西放不了两天就变质了。
买完后,一百两的银票还剩下不到一两。
这点钱周云姝也没有留下,看到有卖小鸡的,买了十几只小鸡扔进了空间。
可惜没有看到卖鸭子、大鹅什么的,否则周云姝也想买些扔进空间里。
置办完这些东西一个时辰也快到了,虽然周云姝还有药材和一些琐碎的东西没有置办,但也只能等拿到户籍和路引之后再说,谁让这些东西最重要呢。
此时天色渐晚,周云姝将骡车停到一个比较隐蔽地位置后赶去了牙行。
那牙人还是一个比较守信的,将置办好的户籍和路引交给周云姝后,拿着剩下的四十两银子一句话也没说转身离开。
周云姝拿到东西,驾驶着骡车到隐秘的角落将自己的妆容和穿着改过来之后,才回了客栈。
刚到门口,周云姝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春雀,春雀在看到自己姑娘回来后猛松了一口气,她生怕自家姑娘会遇到什么意外。
“姑……三郎,你又买了骡车。”
“嗯,我也去买了一些粮食,衣服和褥子你都搬到房间里去了吗?”
春雀点头,“都弄好了。”
周云姝将骡车交给客栈的小二,又将自己路上买的三根大骨头交给掌柜的,麻烦他给自己炖个大骨汤再煮些面条送到楼上来。
有补充营养的机会周云姝一点都不想错过,谁知道之后逃起荒来什么时候能吃一顿好的。
除此之外周云姝又点了一份客栈的招牌卤肉,让他做好一起送到房间。
周云姝和春雀回到房间里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醒了,方慧文将众人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晾晒在床边,李佳兰则看着孩子们。
见周云姝安然无恙的回来,李佳兰和方慧文都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周云姝已经成为了她们几人中的支柱,有她在她们的心才能安稳一些。
晚上周云姝吃了整整两碗加了卤肉的大骨汤面。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虽然一直在奔波,但她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一直好好的。
他们很乖,很坚强,也很懂事。
晚上周云姝抱着希希睡的特别香甜,一觉睡到天亮,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希希正乖巧的坐在她的身边玩着昨天她给孩子们买回来的九连环。
“宝贝,早上好。”
周云姝坐起来亲了亲自己女儿的小脸,希希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亲昵的靠在周云姝的身边。
“爹爹,奶奶来了两次。”希希还记得娘亲变成了爹爹,她伸出自己的手指对周云姝说道。
周云姝伸了一个懒腰,道:“走,去看看奶奶找我们做什么。”
周云姝带着希希洗漱完换好衣服,又重新将脸上完妆后去了李佳兰她们的房间。
门刚推开,周云姝便看到了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的李佳兰。
她脸色惨白,神情恐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仇家追杀上门。
“砰!”
身体落地,尘土飞扬。
“勇子哥!”
男人跌倒的瞬间旁边的人飞冲过去将他扶起,其余的人拔刀相向,杜家村这边以走镖的人为首毫不示弱地拔出了自己的刀。
而此刻,周云姝站在车辕上,手上的第二根箭矢已经拉满弓弦,直指跌倒男子的眉心。
“让开,或者死。”
春雀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拿着砍刀熟练的挽了一个刀花,直直的盯着男子。
“看来你们出来之前没打听清楚,我们敢这么出来逃荒,你真以为我们一点依仗都没有吗?”卫忠眯着眼道:“哥们手上都是见过血的。”
他盯着对面的男人,“大不了咱们试试,看看谁会死在谁的刀下。”
勇子被人扶起来时吓得咽了一下口水看了眼卫忠,最终看向手执弓箭的周云姝。
那被死神锁定的感觉让他寒毛直竖,头皮发麻。
但是好不容易有一个宰肥羊的机会,他不想放过。
“你们能打,你们队伍里的老弱妇孺也能打吗!大不了我们一个赚两个……”勇子的声音越来越大,像是找到了杜老庄等人的弱点。
“死伤在所难免。”周云姝打断他的话,箭头再次指向他的眉心,“但没关系,我们会让你们村子里的人为我们死去的人陪葬。”
周云姝说完这句话,不管是对面那群人还是自己队伍里的人瞬间噤声。
周云姝看着男人笑道:“想来你们之前也没少在这条路上发财,这么想想,屠掉土匪村,我们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勇子等人被周云姝用这么温柔的语调说出这么残忍的话吓得毛骨悚然。
他害怕地咽了一下口水,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压根就没有怀疑周云姝说出的话是假的。
毕竟从一开始周云姝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十分的强势。
“撤,撤!”
算了,不和疯子一般计较,还是找落单的肥羊下手好。
杜老庄看着撤走的人松了一口气,卫忠侧身悄咪咪地看了一眼周云姝,在对上周云姝的目光时猛地转过了头。
老天爷啊,之前怎么不知道王妃这么凶残!
周云姝刚刚的一顿操作不仅震慑了拦路的人,也让队伍里对她有些羡慕嫉妒想要占便宜的人歇了心思。
谁能想到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周云姝竟然会有这么高超的箭术,平时说话温文尔雅却行事如此凶残。
还没开始打呢,她竟然已经开口威胁对方要屠村。
有觉得周云姝做事过于残忍的,当然也有跃跃欲试的。
比如杜家村的街溜子杜麻子几人上前对杜老庄和卫忠几人道:“我觉得周小哥说的有道理啊,那几个人看起来也不怎么厉害,咱们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抢……”
“闭嘴!”杜老庄没等杜麻子说完便呵斥道。
周云姝刚刚那么说是为了解除当时的困境,但眼前这几个人这么说,完全是动了想要黑吃黑的心思。
“二叔祖,好不容易遇到发财的机会,错过就太可惜了。”杜麻子着急,他们家可不比杜老庄家有钱,他是真的想劫道济贫,济自己的贫。
杜麻子的话没有避着其他人说,周云姝当然也听到了。
不过她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将自己射出去的箭矢送回来的卫忠。
“谢谢。”
“您客气了。”
卫忠语气不自觉的带上了恭敬,说完离开,一点都没注意到自己说完这句话后眉头蹙起的周云姝。
元礼气的扭过头,小声的嘟囔了一句,“慈母多败儿。”
虽然此时车厢内的气氛有一点点尴尬,但是却没有人再在意外面的声音。
周云姝笑着对元礼招了招手,元礼来到周云姝的身边。
周云姝道:“我觉得礼儿说的对。”
元礼的眼睛一亮,他就知道姑姑和自己想的一样。
“救人是一件好事儿,但是要分时间,分场合,分地点。”
元礼点着自己的小脑袋,“就是,如果还是以前,你救多少我都没有意见。”
但现在周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声名赫赫的周家了。
父亲、祖父还有曾祖父全部都战死沙场,他现在成了周家最大的男丁,所以元礼觉得自己有必要照顾好家里的女眷和孩子。
是的,不过五岁多的小不点已经将未来振兴周家的重担主动扛在了自己的身上。
周云姝看元义听进去,便没有继续说。
说的再多,都不如真正体验一次。
“明天你们除了学习正常的课程,再把今天的探讨当做一个课业完成。”
周家小辈加上希希一共四个孩子,哪怕是逃荒周云姝和方慧文也不想放松他们的学业。
元礼三人点头,周云姝看着怀里快要睡着的希希,道:“希希也要做。”
“知道了爹爹。”说着,她蹭了蹭周云姝直接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队伍里死去的人被火葬,骨灰装进了坛子被他们家人随身携带。
因为这次感染风寒死了好几个人,周云姝顺势将注意卫生,防感染的各项措施交代下去。
如果是之前的话队伍里肯定没几个人在意,甚至还会觉得麻烦浪费,但是在身边的人因病去世后,他们主动将其重视起来。
什么都没有命重要。
哪怕是队伍里依旧有病人,但该赶的路一刻也不能歇息。
不过为了提高众人的抵抗力,也为了队伍不会因为生病的人拉慢速度,周云姝主动将五禽戏教给队伍里的人,这样之后她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带着家人练。
当然,这套功法周云姝也不是白教的,之后周家的柴火全部被杜家村的人包圆。
除此之外杜老庄本想代表杜家村给周云姝五十两银子,被周云姝拒绝了。
她确实想和杜家村有一点界限,但是这界限不能太明显。
更不用说拿了银子的话,她教导杜家村人五禽戏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应当,那就没什么恩情在身上了。
她不缺这五十两,她缺的是这支队伍里的人对她的敬畏和感恩。
周云姝的名望随着队伍里的人练完五禽戏之后,再也没有怎么生过病后直线上升。
他们心里都清楚,像五禽戏这样的功法按理来说应该是家族传家的秘法,但周云姝为了不让他们生病,为了让他们的身体更加强健,竟然无私的教给了他们。
这样无私又饱读诗书的周云姝在他们眼中已经渐渐超过杜老庄,成了让他们最信服的存在。
杜老庄对队伍里人心的变化当然是有所察觉的,但是他并没有阻止。
或者说,看着周云姝和队伍里的关系更加紧密,杜老庄的心里是开心的。
自从经历过那个被人劫路的村庄后,周云姝等人赶路时都格外的谨慎,生怕自己又被人当做肥羊对待。
但他们队伍里的水不多了,即便众人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节省,水也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眼看就要见底。
圣水两个字一出来,周云姝瞬间想到了两个字,“邪教”。
只是可惜上辈子姬生出征北境后,她和孩子便被姬生挪到王府的偏僻小院后断掉了外面的消息,否则泸州出现一个连县令都要扫榻相迎的教会组织,京城应该是会有风声的。
“先生?”杜麻子看着一直没说话的周云姝问道。
“回客栈。”
三人回到客栈时,客栈的大门只剩下了半扇,另外一面已经关上了。
卫忠和那个小跑堂儿的在看到周云姝三人回来的时候立刻起身相迎,卫忠见周云姝身后只有杜麻子三人,问道:“老二他们呢?”
“之前买的水被衙门征收了,梁掌柜带着杜二哥又去灌水了。”
周云姝一边解释一边进了客栈,客栈大堂里只坐着卫忠的人,他们手边习惯性地放着刀。那架势像是随时能开干离开一般。
“你们水弄得怎么样?”
卫忠道:“全部灌满了,就是你们迟迟没有回来,我有点担心。”
“放心,没事儿。”
那个叫做小苗儿的小跑堂儿也笑着道:“我都说不用担心,只要你不跑到红莲使常常去的地方,招惹到那些红莲使,一般县里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
“这些红莲使这么可怕吗?”周云姝顺嘴问道。
“倒也不是可怕,就是……”小苗儿眉头紧皱努力地组织自己的语言,“他们的信徒有点疯。”
“是吗?”
“对!我西邻一家就是红莲教的信徒。听我娘说,平嫂子嫁给董老三两年都没有怀孕,但是去接受了一次红莲教圣水的洗礼就怀上了,现在都两个月了。他们家现在就听不得任何人说红莲教不好。”
“不止如此!”
客栈的大厨刚好听到小苗儿地声音,接着道:“来咱们客栈送菜的小宋他爹原本都快死了,也是接受了红莲教的圣水后就活过来了,那精神的模样儿看着比我还来劲!”
小苗儿和大厨你来我往的说着红莲教弄出来的奇闻异事,总结起来就是信红莲,百病不侵;信红莲,永保顺遂。
“所以,红莲教信奉的是什么?”
“信奉的是红莲圣母,圣母在卧龙山,离咱们这儿远着呢!”
大厨不同于小苗儿说起红莲教时的置身事外,众人能隐隐约约地从他身上感觉到对红莲教的狂热。
卫忠看着大厨道:“红莲教没有在官府上落印登记吧。”
要知道在大周王朝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教派都可以传教,它必须得经过朝廷的认证允许才可以。
在大周王朝信众比较多的,或者说在历朝历代中信众比较多的就是佛教和道教,以及隶属于他们派别的宗门。
眼前的这个红莲教虽然看着信徒不少的样子,但总透露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谁说没有的!”大厨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像是不满卫忠对红莲教的质疑。“圣母可是泸州知府杨大人家的座上宾,如果没有登记,杨大人会参加红莲教的法事吗!”
大厨说完这句话周云姝和卫忠对视了一眼,周云姝从旁边拿起一个杯子放到语气中带着火气的大厨面前,给他倒了一杯水道:“大厨别生气,是我们孤陋寡闻了。”
大厨见他们认错态度还不错,好歹稍微消气地点了点头。
“您对红莲教了解这么多,想来也是红莲教的教众吧?”
大厨自豪地点头道:“我昨日刚成为了三级教徒。”
周云姝从自己祖母那里只得到了一个“等”字,还是等。
回到房间,周云姝见自己母亲带着大嫂在收拾床铺,元礼元义带着希希和元若在旁边的榻上吃着糕点。
看到周云姝进来,元礼元义站起来,“姑姑。”
周云姝走到四个小不点的身边,摸了摸他们的脑袋道:“你们有没有身体不舒服?”
小孩子的抵抗力差,周云姝怕姬明珠和吴月生病后,四个小不点也会跟着生病。
这可不是现代,小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而周家承受不起任何一个孩子的夭折。
四小只在周云姝问完后齐齐摇头。
元礼元义已经启蒙,再加上周家巨变,两小只一下子成长了许多。
只元若年纪小不太懂,还以为是娘亲和祖母一起带着他们出来玩。
姬南希比元若还要小几个月,她也不懂。
但姬南希从小就是跟在周云姝的身边长大,只要能一直看着自己母亲,她觉得不管去哪儿都可以。
周云姝确定四个小不点身体都没有不舒服之后,让冬鸽看着孩子,带着母亲和大嫂去了吴月她们婆媳两个的房间。
接下来要长途跋涉,她们必须要好好计划一下才行。
周云姝看着身边的周家女眷,说道:“祖母的意思是,我们今天在恒阳休息一天,明天就离开。”
“可是祖母的身体还没好。”方慧文蹙眉道。
和周云姝一样,在周家人的眼中,姬明珠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存在。
“祖母怕待的时间太久会有变故,所以我们今天好好休整一下,接下来就要赶路了。”
方慧文和吴瑰齐齐点头,既然祖母说了,那就按祖母说的做。
更不用说周云姝未出嫁之前就一直和小姑周建莹掌管家里的事务,她们也习惯听周云姝的安排。
“云姝妹妹,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吴瑰对周云姝道。
方慧文也道:“还有我。”
李佳兰也拽着自己女儿的袖子,她也想做点什么。
“好!”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多,靠她自己也不现实。
周云姝点头后,李佳兰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她们就怕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姝儿,也给我找一点事情做。”一直躺在床上休息的吴月哽咽道:“要不然,我脑子里都是你小叔他们。”
吴月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
周云姝看着憔悴的吴月心里叹了一口气,“二婶儿,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身体养好,养好身体后有不少事情需要您帮忙呢!”
吴月抽噎着点了点头,她不能拖累家里。
“还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周云姝目光沉沉地说道:“我不信朝廷的话,也不信北境传来的消息,祖父他们征战多年,在北境经营多年,我不信他们会这么轻易的死在碧玉关。”
周云姝的话像一支强心剂,瞬间让李佳兰几人眼中迸发出一抹亮光。
周云姝看她们终于振作起来,继续道:“先赶路,等安顿下来后我们再想办法去北境打听祖父他们的消息。”
“在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我们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们说是不是?”
李佳兰等人齐齐点头。
吴瑰小心问道:“小姑之所以离开,是不是……”
周云姝点头,随即指了指外面,她可没有忘记皇帝一直派人跟在他们身边。
众人一看,立刻闭紧自己的嘴巴。
他们就这么一个希望了,绝对不能出现差错。
“停留在恒阳的时间太短,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
周云姝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五张二百两的银票,道:“这是我离开王府的时候藏得钱……”
周云姝还没说完,就听到方慧文和吴瑰齐齐道:“我也藏了。”
说完吴瑰和方慧文对视了一眼,接着脸上露出一抹笑。
这是她们妯娌两个最默契的一次。
李佳兰也道:“我也藏了一些。”
吴月听到她们三人的话傻了眼,藏钱?
她除了身上这件衣服,身上戴着的首饰都被抄家的人弄走,什么都没有。
所以,整个周家就她一个“老实人”是吗?
李佳兰是个孤女,把钱财看的很重。
当时抄家来的突然,她藏得东西不是很多,头发里用帕子藏了十个金花生。
两个腋下又拆下来两个布包,一个里面装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五张二百两的银票;另外一个则是装了二十几个成色不错的珍珠。
方慧文藏得银钱比李佳兰少。
她只来得及往鞋子里各塞了三张一百两的银票,不过两个儿子的鞋子里她也塞了银钱。
元义的鞋子里藏了三张五十两的银票,元礼的鞋子里藏了两张一百两的,这是她当时所有的现钱,本来也有黄金银子的,但是太不好拿了,只能放弃。
吴月虽然什么都没藏,但儿媳妇吴瑰藏的是全家人最多的。
她不仅在自己的头发里塞了十二根小黄鱼,在自己胸前还塞了十张二百两的银票和六张一百两的银票。
两条腿上也绑了东西,其中一条绑了两圈儿小黄鱼;另外一腿则是挂了三个袋子,其中一个装满了珍珠,另外两个是散碎银子。
这些东西在她去药店的时候,借着去上药的缘故,将所有东西都解下来装进了放药的包袱里。
不仅如此,在她鞋子的鞋垫下面,各自藏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如果当时不是元若不在她身边,她非得在元若的身上也塞满东西不可。
吴月看着自己媳妇儿从包袱里拿出来的东西时都惊呆了,在听到她把东西藏在哪里更是合不拢嘴。
“万一被发现怎么办?”吴月呆滞道。
吴瑰把包袱打开,说道:“总要赌一把,俗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说完吴瑰看着自己婆婆立刻解释道:“娘,我不是说你是胆小鬼,我就是……”
吴月摇头,“没事儿。”
她这辈子确实活的太规规矩矩。
“娘?”
“做的不错。”他们二房幸亏有吴瑰在。
听到婆婆对自己的认可,吴瑰嘴角止不住地勾起。
吴瑰母亲早逝,虽然嫁过来之后吴月一直对她冷淡,但她却一直将吴月当做亲生母亲对待,尤其是婆媳两个十分有缘,还是同一个姓氏。
吴瑰将一包小黄鱼,外加所有的银票放到吴月的手中,“娘你拿着。”
吴月愣住,接着将这些钱推到吴瑰的面前,“这都是你的,你自己……”
“娘,你可是我娘,你替我管着!”吴瑰语气不容拒绝,吴月的眼睛一下子有点红。
吴瑰最看不得人哭,她有些手忙脚乱的看着吴月,“娘,是不是我哪儿做的不好,您别哭啊,您……”
吴月听着吴瑰关心的话,扑到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媳妇儿怀里,道:“娘以前对不起你啊!”
吴瑰被抱住地瞬间有些僵硬,随即又拍了拍自己婆婆的脊背,就像是小时候哄自己弟弟妹妹那样,道:“娘,您从来没有对不起我。”
虽然没有对她像对刘爱芳那么好,但也从来都没有磋磨她,只是冷漠无视而已,吴瑰一直都很知足。
而吴瑰越是这么说,吴月的心里就越难受。
想到以后就是自己和媳妇还有孙子一起生活,心里下定决心要把儿媳妇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疼。
周云姝等吴月情绪稳定下来后,说道:“这些钱你们有什么打算?”
“没事儿,暂时气不死。”
梁掌柜看着薛老大夫毫不在意地模样差点又喷出一口老血。
“薛大夫,您要离开鞍山县?”周云姝最关注的还是这一点。
她刚想着要怎么把薛老大夫拐走,薛老大夫就说要离开鞍山县,这可不就是刚瞌睡就送来了枕头吗!
“是啊。”薛老大夫摸着自己的胡子上下打量着周云姝。
他越看越觉得这个男子眼熟,到底是在哪儿见过呢?
“鞍山县可是泸州北部少有的安定地方,您离开鞍山县可不好过!”
梁掌柜并不想让薛老大夫离开,万一他的毒在薛老大夫离开后复发了怎么办,他还不想死。
“鞍山县马上也要不好过了。”薛老大夫并不受梁掌柜的干扰。
周云姝见薛老大夫主意已定,立刻笑着道:“不知道薛大夫您有没有一起同行的,我们是整个村子一起向南逃荒,您如果加入我们的话,不仅安全有保障,我们也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周云姝直接道:“实不相瞒,我们的队伍里正缺一位大夫呢。”
薛老大夫听后捋着自己的胡子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跟着大部队身边更有安全感,但是他不想受人约束,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明天跟着镖局离开的原因。
周云姝见薛老大夫犹豫,继续道:“我们不会干涉您的选择,只希望我们队伍里有生病的,需要医治地时候您会出手,我们自己也有药材,不需要您提供。”
周云姝说完指着旁边的卫忠道:“而且我们队伍里的卫大哥他们,以前就是走镖走惯了的,武力不会比寻常的镖局弱,更不用说我们人多,一般不会有宵小敢主动将手伸到我们面前。”
真要伸过来,剁了他就是。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
薛老大夫确实动心了,但他还是有些犹豫,“你们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往南逃荒?”
“我们是从桐城那边来的,往南逃荒是因为……”周云姝不紧不慢地将北边的形势,以及他们来到泸州的所见所闻告诉薛老大夫。
不止薛老大夫听着周云姝的话入了迷,就是梁掌柜和小苗儿也听着周云姝的话皱紧了眉头。
鞍山县确实是泸州北部少有的安定地方,但是因为外面太乱了,他们这个所谓的“桃花源”消息并不灵通,只知道外面很乱,但是不知道已经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薛老大夫见周云姝说话条理有分明,怀疑道:“你真是从桐城来的?”
“京城。”周云姝没有隐瞒,反正薛老大夫如果真的进了队伍也会知道。
而周云姝说完京城两个字之后,薛老大夫看着周云姝眼睛微张,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看着周云姝眼熟。
“你是!”
“我姓周。”周云姝打断薛老大夫的话。
她看着薛老大夫慢慢弯下了腰,“薛大夫,如果您愿意跟随云姝南迁,云姝绝对不会怠慢于您,云姝会将您敬为先生,为您养老,让您安享晚年。”
云姝和云书同音,周云姝并不担心会被其他人发现。
薛老大夫的加入,绝对会为他们平安到达海州增添不少的安全保障。
她现在怀有身孕,且家里的孩子又多,所以还是要有医术高超且值得信赖的大夫在身边她会比较安心。
当初薛老大夫离开京城,和镇北王府辞行的时候用的就是回老家安享晚年这个缘由,可谁知道薛老大夫离开不过半年,镇北王府便沦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周云姝几人的运气不错,在入夜前找到了一处村庄。
周云姝掀开车帘,看着因为陌生骡车的驶入而手牵手大喊着跑回村子里的孩子们,让春雀驱车上前。
刚到村口,骡车就被一行人拦住。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村子里干什么?”问话的是一个方脸,皮肤黝黑的汉子。
周云姝掀开车帘,看着汉子笑道:“大哥,我们是去桐城投亲的,想在贵村借宿一晚。”
方脸汉子见周云姝有理有度,文绉绉的像个读书人,心里放松了警惕。
“你们来的也巧,要是再晚一天,说不定我们村子就空了一半。”
周云姝惊讶抬眸,她从骡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的方脸汉子问道:“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还不是干旱闹的!”
方脸汉子也不想和一个陌生人说太多,只道:“借宿可以,但我们可不是白借给你们。”
周云姝点头,“这个我们知道。”
方脸汉子见周云姝还算识时务,说道:“我们家明日就要去逃荒,刚好收拾出了几间房,可以让给你们一间。”
“谢谢大哥。”
正如眼前的方脸汉子所说,整个村落十分热闹,大都是为了收拾行李引起的喧哗声和告别声。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的,尤其是老人,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再继续奔波。
方脸汉子的家在村口位置,他带着周云姝一行人回家的时候引起不少左邻右舍的关注,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他自己家里的人。
“二哥,这谁呀?”一个看着二十几岁的男人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骡车和跟在自己二哥身边的周云姝。
这人的气质比自己在县城里见到的举人老爷还要有风度,应该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吧。
“来投宿的,小妹她们的房间不是收拾出来了吗,就让客人住那间。”
杜老二说完,杜老三立刻对着主屋喊道:“小妹,小妹!”
“别叫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圆脸小姑娘听到自家哥哥的声音从房间里跑出来,泼辣道:你叫魂儿呢三哥!”
话音将落,当她看到院子里不只有自家哥哥的时候,望着脸带笑容的周云姝红了脸。
她还以为家里只有他们自家人呢!
“叫我干啥?”小姑娘的声音一下子腼腆了不少。
“带客人去你房间,他们今天在家里投宿。”
“好!”
此时杜家人听到外面的声音都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李佳兰和方慧文带着孩子们从骡车上下来的时候,对正好奇地看向自己的杜家人们点了点头。
正房里抽着旱烟的老爷子看着去了房间的周云姝一行人,道:“这户人家来头不小,一会儿把老二叫进来我问问。”
“好。”
杜家小妹的房间是西厢房第一间,进去走三步就是土炕,此刻土炕上只剩下了厚厚的草席。
杜家小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因为我们明天就要逃荒去了,所以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你们要是不习惯,我再去给你们拿两条褥子。”
周云姝笑道:“不用了,只是可能需要再帮我们腾一间房。”
她和春雀现在的身份是男丁,和家里的女眷睡在一起不就露馅儿了吗。
“好,我去问问我大哥。”
杜家小妹离开后,周云姝看着偷偷扒在窗户边的三个小萝卜头,从剩下的糕点里拿了两块桂花糕掰成两半对着他们招了招手。
等杜家小妹带着自家嫂子收拾好房间过来的时候,方慧文已经从三个小萝卜头里套出了杜家所有的信息。
杜老头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杜老大娶妻杨氏,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今年十三岁,小儿子十岁,女儿七岁;杜老二是走镖的,娶妻王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六岁;杜老三还在念书,娶妻李氏,只有一个女儿,今年四岁。
杜家是村子里相当殷实的人家,家里有三十亩旱地,二十亩水田,一年到头不仅能挣出全家的粮食,还能卖出不少。
当然,这是往年的时候,这两年年景不好,五十亩地的收获还没有以前年岁的三分之一。
杜老头是一个很有先见之明的人,这两年的粮食就没往外卖过。
眼看着今年几乎颗粒无收,这旱灾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所以决定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带着全家去逃荒。
周云姝一行人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来到了杜家村。
“隔壁还有一间孩子们的房间,小哥儿可以住在那里。”说话的是杜老大的妻子杨氏。
“谢谢,不知道贵府是哪位当家?”
好不容易有正经的地方落脚,周云姝想给一行人弄点热乎吃食儿。
“是我婆婆。”
“那就麻烦嫂子,我想买一点吃食儿。”
周云姝要的也不多,她从杜家买了三十斤的白面,二十斤的玉米面,另外又买了十五颗鸡蛋、一把粉条、两颗白菜和一块腊肉。
这些吃食加上晚上的住宿费,一共花了一两三钱银子。
晚饭是春雀做的,做的鸡蛋疙瘩汤,烙的玉米饼外加白菜腊肉炖粉条,还有杜家送过来的一碗只有几块肉的鸡汤。
做饭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春雀觉得磨盘碍事随手将它拎到墙边,将杜家人吓了一跳。
这看似随意的举动是周云姝让春雀故意为之,她想让这户人家知道,他们一行人虽然妇孺多了一点,但不是没有自保之力的。
杜家送来的鸡汤周云姝等人没有动,吃饭时,方慧文将杜家的情况简单的和周云姝几人说了一下。
说起来,这杜家村决定去逃荒和她们留宿的这户人家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连年干旱,其实杜家村早就有去逃荒的想法,但是逃荒不是那么好逃的,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而现在杜家村的人愿意去逃荒,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距离他们不远的小村子被山匪抢了,杜家村因为是一个大村免于一劫,但是知道自己周围有土匪,他们哪怕是人多也人心惶惶。
再有一个原因是这一次杜老二走镖回来,顺便还带回了和自己一起走镖的人。
和杜老二一起走镖的人也是在自己的家乡活不下去,所以准备拖家带口往南边逃荒。
至于为什么不往京城那边跑,当然是因为他们就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
往京城走的难民太多了,还不等他们靠近京城就会被赶回来。
更不用说京城周边大旱,京城进不去的话他们留在外面不还是等死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往南方去,听说南方风调雨顺,稻子一年还能种两次,怎么都饿不死。
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