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是作者“田边小草”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高立轩张秀花,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一觉醒来,她重生到了七零年代。谁成想一开局,就收到了丈夫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好啊,自己供他读书,现在混出名堂了想抛妻弃子!”看着饿的嗷嗷直哭的两个娃,她一个农村妇女,决定带娃勇闯北上广!这一世,她决定事业育儿两手抓!且看她如何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
主角:高立轩张秀花 更新:2024-06-03 01: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立轩张秀花的现代都市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由网络作家“田边小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是作者“田边小草”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高立轩张秀花,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一觉醒来,她重生到了七零年代。谁成想一开局,就收到了丈夫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好啊,自己供他读书,现在混出名堂了想抛妻弃子!”看着饿的嗷嗷直哭的两个娃,她一个农村妇女,决定带娃勇闯北上广!这一世,她决定事业育儿两手抓!且看她如何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
李建国一行人回来得很凑巧,李家屯正在秋收。
东北这边收粮食要比南方早一些,多数是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花生等作物。
将行李放到堂屋门口,李建国没有钥匙,他要先找家人。
这屋门口有个院子,四周围着栅栏,大人可以直接跨过去。张秀花学着李建国跨过栅栏,蹲在堂屋的石头上歇息。这布局跟南方截然不同。
南方地少,宅基地一排又一排,前后自留地加起来只有几厘。但是他们这边的自由地却是一大片,粗略估计有半亩地。
屋前种的种类也多,花生、红薯、玉米和黄豆。也有一小片萝卜和豆角。
宝珠喜欢侍弄菜园,她率先溜达一圈,指着门口那两架豆角藤,激动大叫,“妈,这个豆角好大啊。”
张秀花走过来,继东和继林也跟过来,稀奇地打量豆角。
外表像扁豆那么大,但是却没有扁豆扁,也没有扁豆刺鼻的味道。他们还是头一次见过这东西。
张秀花想起以前刷过的短视频,给孩子们科普,“这种豆角只有东北才长,叫油豆角。”
宝珠恍然大悟。
张秀花等了一刻钟,李建国就回来了,还带回两个孩子,男孩估计就是李建国的大儿子李有才,今年十岁,眼睛锐利,还有些排斥。
女孩小一些,叫李瑶瑶,今年五岁,腼腆害羞,只看了一眼就飞快低下头。
“爸,他们是谁?”李有才不是个沉得住气的性子,黑着一张脸嚷嚷起来。眼里还含着泪,还有几分委屈。他妈才没了一年,他爸就找后娘了。以后他们是不是像二狗一样被后妈虐待?
只要一想到自己和两个妹妹要过苦日子,他就像刺猬,见谁扎谁。
李建国倒是没料到大儿子会排斥,不过他依旧好脾气解释,“这是你后妈。你要是不想叫妈,叫姨也行。以后她和这三个弟弟妹妹跟你一起生活。”
李有才瞪了眼张秀花,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声回绝,“我才不要后妈。我不要!”
说完,转身跑出家门。
李建国没时间去追大儿子。他开了门,给张秀花介绍家里的屋子。
总共是三间大瓦房。东北这边的布局是一长溜大平层,宽度足有二十米。
两侧分别是灶房和厕所。靠近灶房的右侧搭了个棚子,里面堆放着柴禾、玉米杆和黄豆杆等等可以烧火的东西。
三个孩子吃住是在大嫂家,但是李有才和李瑶瑶每晚要回来住。最小的孩子才一岁,还不会走路,由李建国的妈照顾。她住在大儿子家。
李建国要接三个孩子回来,家里的炕不够宽,他还得找人搭炕。
三个男孩子住一屋,三个女孩子住一屋。他和张秀花住一屋,刚好合适。
张秀花没什么意见,不过这会儿正在秋收,找人搭炕会不会找不到人。
她将自己的疑惑问了,李建国点点头,“肯定不能现在。不过我这次休假一个月,还剩下二十天假期。我们可以等秋收结束再搭炕。”
说完,他让张秀花先收拾一下,他要去找大队长给张秀花和三个孩子落户。来的时候,三人的户口已经迁过来了。
只有落了户,秀花和三个孩子才能在李家屯挣工分,分粮食。
张秀花目送他离开,然后就带着三个孩子收拾屋子。
有才和瑶瑶两个孩子平时不在家吃饭,其他屋就不怎么收拾。屋里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
李瑶瑶见他们在自己家忙活,自己反倒像个外人,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走到张秀花面前,怯怯问,“张姨,我做什么?”
这孩子的性子跟宝林截然相反。张秀花让她去院子里摘点菜,把菜择了,再洗了,回头要生火做饭。
李瑶瑶愣了一下,转身去院子里摘油豆角。
等张秀花带着孩子将屋里打扫干净,李建国也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半袋粮食。
“这是从队里借来的粮食。以后我们自己在家开火吃饭。”
张秀花点点头,将粮食拎进堂屋,舀了点米,又让宝林到院子菜地拔两颗红薯。
宝林就爱干这样的活,像一阵风似地跑过,很快嘿呦嘿呦拔起来,而后大叫起来,“哇!!”
继东和继林听到她的声音,也乐颠颠跑过去。
李瑶瑶洗完油豆角,见他们凑到菜地,也过去看热闹。只是她怎么瞧都没瞧出她为什么要发出叫声。
还是继东蹲下来,拎着红薯左看右看,喃喃道,“好大的红薯。怪不得姑姑说我们不愁粮食吃呢。”
张秀花有些好笑,冲他们解释,“东北这边是黑土地,农作物在这边长得都特别大。”
宝林喜滋滋道,“太好了。”
她在流水县经常饿肚子,以后都能吃饱饭,真好。
拔了两棵红薯,张秀花让三个孩子把藤也给摘了。这个也能炒盘菜。
她在这边忙活,李建国终于有空去找儿子李有才。
小家伙也没跑多远,一直期盼爸爸来找自己,但是他眼睁睁看着爸爸出门,然后又拐了个弯,压根没来找他,正趴在林子里哭。爸爸不要他了。以后他会像二狗一样可怜,这可真让他伤心。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哭什么!”爸爸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有才打了个激灵,下意识抹干脸上的泪,一脸倔强,“我没哭!”
李建国没有纠结,只硬邦邦问他,“为什么哭?”
李有才重复刚才的话,“我不要后娘。”
“你打算以后都在大爷家?”李建国打量儿子。
李有才低下头,搅着手指。他也不想到大爷家吃饭,可是他不会做饭,更不会照顾两个妹妹。
“她会好好照顾你和两个妹妹。”李建国摸摸儿子的脑袋,语重心长道,“你奶奶身体不好,没办法再照顾你妹妹。爸只能找人照顾她。”
李有才垂头,伸脚踢开碍事的石子,再抬头时,眼里含着泪,“后妈不好。会打瑶瑶和珠珠。”
李建国想了想,“你张姨有三个孩子,她跟别的后妈不一样。不信的话,你可以看她的表现。如果你看到她打瑶瑶和珠珠,可以写信给爸爸。”他蹲下身,“爸爸会保护你们。任何人都不能欺负你们。”
李有才低头沉思良久,觉得爸爸分配给他一项光荣的任务,他怕自己完成不了,可最终他还是点头答应,“好。”
李建国笑了,“走吧。你张姨做好了饭,以后我们在家吃饭。”
李有才不知想到什么,长长舒了口气。
李建国将儿子的神态尽收眼底,猜到儿子在大哥家过得并不舒坦,摸摸他的脑袋什么都没说。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建国带着李有才回了家,张秀花已经炒好了菜,见他们回来就招呼他们进来吃饭。
东北这边吃饭是在炕桌,并不像南方围着桌子吃饭。
继东、宝林和继林看着炕发呆,似乎在想这要怎么吃饭?是脱鞋上去吗?
李建国见三个孩子站在边上,不知所措的模样,让瑶瑶和有才坐进炕里面,三个孩子靠着边边坐就行。
张秀花不习惯这么吃饭,于是就跟李建国商量,“这边有没有木匠?我们做个桌子吧?到时候孩子也能用桌子写作业。”
李有才看了她一眼,“到了冬天,做炕上暖和。”
张秀花朝他笑了下,“冬天可以。不过现在天气不算冷,还是在桌上吃饭吧?”
李建国点点头,“行。回头我找村里老木匠帮忙做一张桌子。我们这边不缺木头,到时候我去林子里砍一棵就行。来年开春,你带孩子去补种两棵。”
他们旁边这座山上的树木属于集体所有。谁家需要木头可以向队里申请,但是砍完就得补种。
“砍了就能用吗?”张秀花记得木材砍下来之后还要阴干。但是东北这边的天气再过段时间就零下,可能来不及了吧?
李建国笑道,“没事。他家肯定有现成的木头。我们跟他换一根就成。”
李有才和李瑶瑶脱鞋上炕。两个孩子可能平时总爱干活,这么一脱鞋,一股难闻的味道,宝林鼻子特别敏感,立刻打了好几个喷嚏,她捂住鼻子,往旁边躲了两步。
张秀花见有才和瑶瑶窘迫得小脸通红,忙解围,“是不是我炒的菜太辣了?”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看菜园子里有几棵辣椒,就加了两个辣椒,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吃辣?”
李建国招呼大家坐下吃饭,这才回答她的问题,“能吃!东北天冷,辣椒可以让身体变暖,家家户户都会种几棵。”
继东和继林坐在炕边,宝林被安排坐在瑶瑶旁边,张秀花不想脱鞋子,就拉了张椅子坐下。
张秀花坐了两样菜:辣椒炒油豆角和清炒红薯梗,主食是白米和切成块的红薯一起煮。
虽然只有两个菜,但是份量都很多。因为张秀花发现这边盛菜不是用碟子,而是用搪瓷碗。而且是9.5寸大小,在南方这种碗都是用来装汤的。
张秀花见孩子们不动,先给瑶瑶和宝林夹了一筷子,“快吃吧!”
李瑶瑶有些受宠若惊,抬头看了她一眼,又飞快移开。
李建国也给坐在他边上的继林和有才夹菜。
李有才傲娇地尝了尝,眼睛立刻瞪得溜圆,他是个圆脸,眼睛这么一瞪,颇有几分喜感。
李建国已经一年没见儿子,自是怎么看都看不够,见他喜欢,又给他夹,“喜欢就多吃些。你张姨厨艺好,以后勤快点,她就给你做。”
李有才来不及答应,因为他发现其他人都在抢菜。
继东几个没吃过油豆角,尤其张秀花炒菜很舍得放油,明明只是素菜,愣是吃出肉的口感。
李建国见孩子们比赛吃饭,也不管他们,看向张秀花,“哪来的调料?”
他刚刚去大哥家,他们都不在。
张秀花解释这些调料都是她从家带过来的。毕竟都是花钱买的,以后都能用得着,而且也不占地方,送人怪可惜,她就全拿上了。
李建国点点头,“等秋收结束后,我去公销社买点调味料。”
张秀花问他,自己是不是可以下地挣工分了?
挣工分才能分到粮食,不挣工分,她怕按照人口分的那点粮食不够吃。
李建国颔首,他把户口迁过来,就是为了早点挣工分。尤其秋收这几天工分是比较多的。
张秀花看着三个孩子有些舍不得,“能不能不让他们下地挣工分?”
李建国失笑,“不用他们下地挣工分。不过他们可以去农场那边捡豆子。”
说起这事,李瑶瑶双眼放光,“我每年都能捡一百多斤豆子。”
她看着张秀花带了几分腼腆,但是那眼里求表扬的渴望,谁都看得出来。
张秀花弯起嘴角,很给面子夸她,“瑶瑶真厉害。”
她给瑶瑶夹了菜,“那你能不能带宝林三个一起去捡豆子?”
李瑶瑶从来没有被人重视过。她妈活的时候不喜欢她,总是叫她“赔钱货”,大娘家里有孩子,也不稀罕她,听到张秀花夸她厉害,她羞得小脸通红,心里却忍不住雀跃,“好!我带他们去!”
李建国又看向正闷头跟继东比赛吃饭的大儿子,揉了揉他脑袋,“瑶瑶几个太小了,你是大哥,跟他们一块去,要记得看着他们,别迷路了,知道吗?”
他们住在东北最北边,与俄罗斯接壤,地广人稀,天气又冷,一般很少有人贩子会到这么远的地方拐孩子。
孩子们只要不单独进林子,大人们随便他们疯跑。
李有才没想到自己也要跟去,大吃一惊,“我要挣工分。”
李建国失笑,“不用。我们回来了,你带他们去捡豆子就行。”
李有才当然乐意。割豆子,收玉米都是辛苦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捡豆子多好啊?捡多少都是自家的。而且还没人盯着。
他兴奋得想再多吃两碗饭,可是抬头一瞧,继东不知何时已经放下筷子,这么快就认输了?忒没意思。
张秀花将李有才的小心思尽收眼底,这孩子脾气很直,没什么心眼。很好收服。
她看向继东,“吃饱了吗?要不要再吃一碗?”
继东之前饿了许多年,回来后饭量变得很大。但是他再怎么大,也没有李有才从小就养成的大饭量,只吃了一碗就饱了。他以为李有才盯着自己,是想跟他比谁先吃饱。
他先放下筷子,表明他赢了,这就足够了。
李有才翻了个白眼,才吃一碗,这饭量也太小了。
他喜滋滋又添了一碗,于是继东眼睁睁看着才十岁的李有才吃了三碗饭。他张了张嘴,呆愣好半天,很想跟姑姑分享这件事,但是又怕李有才以为他嫌弃他吃饭多,愣是将到了嘴边的话憋了回去。
其他几个孩子也吃饱了。宝林更是夸张地揉肚子,“好饱啊。我好久没吃饱饭了。”
在流水县,张秀花为了让孩子有衣服穿,会把分的粮食换成钱,买些土布给孩子们做衣服、鞋子。粮食不够吃,他们就只能吃个六七分饱。
张秀花揉揉女儿脑袋,“吃饱饭,待会儿去捡豆子可得多捡些。”
宝林拍着胸脯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她这动作是学李建国,来的路上遇到警员,李建国跟对方敬礼。当时许多乘客都露出敬佩的神情。宝林觉得特别自豪,也跟着学。
张秀花和李建国也没阻止孩子的兴致。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尿素袋。家里也有篮子,但是篮子份量太重,跨着很累,还不如尿素袋,轻飘飘地,拿着不累人。
几个孩子撒欢往外跑。农场离这边有点远,得跑半个小时。他们得早点过去,要不然天黑就捡不了多少了。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除了菜,她还可以卖调味品。比如酱油、醋、盐和油。
除此之外,她还可以卖布。这时候的布是紧俏货,尤其这时候的东北都种主食,棉花得从新疆或南边运过来,物资比较紧缺。
但这空间的布太好了,大部分都不能拿出来。于是她就打起了床上四件套的主意。纯棉质地,格子状,虽然不符合现在主流的大花审美,但是这时候的人不挑。有的买就是了。
想到布,她又想起鞋。对了,她还有几双棉鞋。外表是皮的,内里的是加绒的,里面还有羊毛鞋垫。这个至少能卖十块。
她目光又移到书房,这里摆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她有时候闲着无聊会到小区门口摆摊帮人修修补补,赚点零花钱。也算给她的养老生活增添一点趣味。
七十年代流行四大件,这缝纫机应该很值钱。
想到四大件,她又想到自行车,空间里也有车子,不过是三轮车。她喜欢骑着三轮车去买菜,她年纪大了,三轮车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摔倒。
除了自行车还有手表。不过不是七十年代流行的机械手表,而是电子手表,这时候还没有,不能拿出来。
至于收音机?这个真没有。三十年后谁还没有一部智能手机啊。
她归拢一番后,决定拿出三样东西:缝纫机、布和棉鞋。
其他东西倒是不愁卖,但是贪多嚼不烂。她一下子也卖不了这么多东西,以免惹人怀疑。
就是这缝纫机不太好卖。万一有人抓投机倒把,直接将她抓个正着,她连跑都来不及跑。所以她得先找个买家,然后再约定时间,上门交货。
打定主意后,张秀花第二天将红薯粉再次过滤后,就将珠珠交给继东照顾。宝林和有才负责做饭,其他孩子负责洗菜打水。
为了让他们老实干活,她还许诺,“等我回来,就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嘎啦果。”
孩子们欢喜得应了。
张秀花骑着自行车再次到了那条巷子,她没有急着推进去,而是找了个地方戴上帽子,墨镜和口罩,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推着车子过去,交了入场费,然后将昨晚在空间里写的牌子从口袋里拿出来。
口袋里塞的是布和鞋子。
主要是布,鞋子只有两双。昨晚临睡前她才想起来,鞋子的码数只有一个:38码,不好挑。
她将袋子解开,露出布和鞋子,又将木牌挂在车把,让走过路过的人可以看得清楚。
这时候的缝纫机大概是100元~250元之间,而且还得要二十张工业票或一张缝纫机票。
张秀花不需要票,再加上她的缝纫机有九成新。她要价两百,应该有人心动。
没过多久,就有人凑过来,询问布的价钱。
这布比现在卖的布质量要好。颜色也素净,不怕掉色。
张秀花也做过小生意,知道怎么推销产品,经过她的一番推销,问价的人几乎都拿了一块。她价格卖得不算便宜。一块(2000*2300)的布卖十元。
这时候的棉布价格是一块二每米,还得加布票。黑市这边是三元每米。她直接卖十元,不零售,不撕开,一块整卖。
即便如此,看到这么好的布,不少人心动。
有的人没拿那么多钱,急匆匆回家拿钱。
“你这布怎么是同一个花色的?”
张秀花见她还挑起来了,有些好笑,“供销社的布也没几样可挑的呀。这布可是大城市弄来的。我们供销社都没有。”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就是太素净了。不适合结婚。”
张秀花心里一个咯噔,她昨晚光想着省事,却没想到这时候买布就是为了结婚。她应该把自己的被面给拆了,那上面是大红底绿花。但是现在也来不及了,于是就笑道,“这布可以直接扯衣服,做几身褂子绰绰有余。”
那大娘估计也是这么打算的,笑了笑,“给我来一床。”
张秀花笑了,直接拿了一份给她,然后问她要不要鞋子。
大娘问了下码数,38码,太小了,她撇了撇嘴。
张秀花也没纠结,大不了这鞋子就留着自己穿。
旁边有人道,“你这鞋子怎么只有38码的?”
“就两双。你看这面是皮的,里面是加绒的。冬天穿暖和着呢。”张秀花将鞋子亮出给他们亮,里面厚厚的毛。
这些大娘大婶子们都很心动,可就是尺码太小了。
“可以买给闺女穿。大姑娘了,相看人家,也得穿得体面些,才不会被婆家人欺负。”
她这话一出,还真有人心动。跟张秀花砍价,“八块一双,我就买了。”
张秀花直摇头,本来三百八买的鞋子,她卖十元就觉得在做亏本买卖。卖八块,还不如自己穿呢。
见她不肯,那大娘才咬咬牙买了。
等床单卖得差不多时,又有一位大娘相中这鞋子,爱惜得摸了摸,“这鞋子做工不错。哪来的?”
“大城市弄来的。”张秀花吹牛皮。
大娘点点头,最终还是决定买了。
付完钱刚准备离开,看到她还卖缝纫机,又折回来,“两百?”
“对!九成新。”张秀花将后面的袋子收起来,里面已经空了。只剩下缝纫机。
倒不是没人问过缝纫机,可是这时候买东西都得先看再挑。她只有一张木板,大家心里没底。
这大娘点了点头,“我家邻居女儿要出嫁,她之前还在攒工业票想买一台缝纫机给女儿作陪嫁。可是供销社一直没货。你有的话,可以去找她。”
张秀花心里一喜,问了地址就骑着自行车飞快离开这条巷子。
张秀花直接去大娘说的地方,机械厂家属院。这时候的工人很吃香,而机械厂又是其中最有钱那类。
她骑着自行车直奔目的地,怕门卫不让进,她特地把墨镜摘下,至于帽子和口罩,这个时候还是有许多人戴的,并不打眼。她上前敲了敲门,很快有人过来开门。
“你找谁?”
“我听说你家想要缝纫机?现在还要吗?我有一台缝纫机用不着,想转让。九成新。”
大娘往张秀花身后看了看,“东西呢?”
“我来问问情况。如果你要的话,我就回家取。那东西怪沉的。”张秀花满脸堆笑。
大娘一想也是,“行。你给运来吧。”
说定之后,张秀花骑着自行车离开家属院。
过了半小时,她的自行车就拖着缝纫机过来。还别说这东西真的很沉,几乎把车轮压扁了。
她将缝纫机的绳子解下来,大娘听到动静出来瞧,围着自行车左看右看。
的确有九成新。还是蝴蝶牌的,她稀罕地摸了摸,让她把东西卸下来,她试试。
张秀花教她怎么操作,大娘也不是笨人,拿了块碎布头,很快就缝出一条线。她心里满意,面上却不显,开始围着缝纫机挑刺,“到底是旧的。结婚都是买新的。”
张秀花也不生气,挑货才是买卖人,她笑道,“谁不想新的。但是缝纫机数量太少,尤其南方硬性指标,根本轮不上我们。这机子不用工业票,价格还实惠。”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张秀花摆手,“这是给孩子们的见面礼。我们那边盛产苹果。我想着孩子们可能没见过,所以就分给他们尝尝。”
不是说黑省这边不产苹果,而是李家屯不种苹果。这时候的农民没有介绍信不能乱跑,孩子们走过最远的路也就是公社,连县城都没去过。
她都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再推辞。
明天还要继续上工,李建国不好再聊,抱着珠珠就与他们告别。
珠珠躺在他怀里呼呼大睡,压根没注意到换了人。
张秀花瞄了一眼,“这孩子真好看。”
瑶瑶也好看,但是那孩子可能晒得太黑,又太瘦,可爱就大打折扣。珠珠才一岁,还不会走路,经常在屋里,皮肤奶白,睫毛长长的,又有点婴儿肥,又萌又可爱。
张秀花越看越喜欢,想着自己空间好像还有继东家孩子的小帽子,到时候拿给她戴。一定更萌。
亮光没了,张秀花只能收回视线,专心走路,李建国没话找话,“刚刚给孩子们的苹果,就当是给有才三个。别给他们分了。”
他是知道苹果有多金贵,江省确实是苹果原产地,但流水村没有苹果树。她这些苹果指不定用多少粮食换来的。不好意思白占她便宜。
张秀花还真没有六个苹果。她的别墅买在南方,温度高,谁会买那么多苹果囤在家里。她每次都是只买几个,不过对于他的意见,她却不能答应,“大事上我们算清楚是担心他们长大后各自成家,再因为钱财闹矛盾。吃食上还是要平等对待。要不然只有继东三个吃,另外三个孩子看着,他们产生隔阂,不利于他们培养感情。”
李建国有些诧异她这么想得开,仔细一想,也有道理,“行。就按你说得办。”
回了家,孩子们已经洗漱完毕,全躺在床上睡着了。
张秀花给他们盖了被子,就到灶房。
李建国已经烧好了水。舀了点出来,兑点凉水,刷了牙,洗了脸、手和脚,这个顺序不能错。
家里柴禾得省着点用。要不然到了冬天,他们可能没东西取暖。
洗漱完毕后,张秀花和李建国并肩躺在床上。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睡一张床。多少年都是一个人睡。张秀花有些不习惯,呼吸都变得局促起来,身体更是邦邦硬,他该不会想干那事吧?
他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老婆没了一年多,想那事很正常。可是她真的好累。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她是不是要拒绝?可是结婚时,他们提的条件,包括这一条。她没理由阻止啊。
她正在胡思乱想时,却听到一阵鼾声,她紧绷的那根弦立刻断了。她不由自嘲一笑,她累,他当然也累了。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呢。
她拍了下脑袋,想到空间里的东西又睡不着了。
她在脑海默念空间,再一睁眼,自己来到了空间。
她刚准备盘点能带出去的东西,突然间怔住。咦?不对啊。之前她明明只买了五个苹果,送走三个,为什么还剩下五个?
她上前数了数,确实没错。
再一看盘子里的车厘子,下午被她吃了半盘,现在又回来了,满满的一盘子。
这……
难道她空间里的东西还能变回来?
张秀花乐开了花,忍不住在空间里翻了好几个跟头,可惜不行。
她咧嘴大笑,在空间里左翻翻,右翻翻,拿了一个苹果大口大口啃起来。直到她在书房翻到她的存折,她的笑容才收了。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些钱可是她省吃俭用半辈子攒的家底,留着用来养老的钱,一分钱没花,全没了。
啊啊啊!早知有今天,她就该把这些钱全买些好吃的囤在家里。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么多钱,自己却再也花不了。
她悲痛地打开存折,看着上面的一串串数字,再次怔住。
咦?她存折上的钱怎么不对?
她记得她存折存的是整存整取两百万,这上面怎么变了……她数了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她的钱变成了1999878。差的这122是什么意思?
她正百思不得其解时,只见那数字又减少了,这回又少了8。
张秀花想了半天,直到看到苹果又变成五个,她终于反应过来,扣的这些钱代表她吃的车厘子以及苹果。
也就是说车厘子和苹果之所以会变回来,是因为空间默认她用存折上的钱支付。等存折上的钱扣完,空间就不会再给它变回来!
这空间还真是半点不吃亏。
翌日一早,张秀花一家吃完早饭,带着一群孩子到了地里。
东北地多,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头。
花生地里,大家蹲着地头,一起开干。
现在机器不发达,李家屯整个生产队也没有一台收割机,他们就只能人工拔。这时候也没有抽水机浇水。而是直接拔,如果力道掌握不好,还得拿靶子把花生刨出来。
张秀花扫了一圈,今天干活的人比昨天多了许多,甚至就连会走路的孩子都来了。
想到这里,她回头看了眼珠珠,这孩子现在只能扶着墙走路,这会儿没墙给她扶,就将拔好的花生围成一个圈,让她坐在里面。她还小,看什么都很稀奇,双手扒拉着花生,用力往下拽。
继林才三岁,拔不动花生,他就接了照顾妹妹的活计。坐在边上摘花生,这些是他们中午的口粮。摘好后就放在搪瓷碗里,他馋了,就将军用水壶里的水洗洗,往嘴里塞。
珠珠馋得不行,也咿咿呀呀,想要他喂。
继林被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过,千万不能给妹妹喂花生,因为这花生颗粒太大,妹妹喉咙太小,牙齿又咬不动,所以容易噎着。
继林见她想吃,就将早上蒸的红薯递到她手里。这个炖得软烂,不怕崩牙,也不怕噎着。
这两个小家伙吃得正欢,继东几个在有才的带领下,也神神秘秘跑过来。他们拔花生手有点脏,又怕弄脏碗里的水,就让继林喂到嘴里。
继林便给他们投喂,一人几颗地分。
吃得满足了,孩子们又折回去继续拔。
继东特别贴心,他没直接跑去干活,而是拽着张秀花,让她到地头。
张秀花还以为继林不听话,给妹妹喂了花生,吓得赶紧跑过来。
继东却提醒继林,“快!给姑姑也喂点花生。”
继林反应慢了半拍,经继东提醒才“哦哦”答应,抓起一抹花生塞到妈妈嘴里。
张秀花嘴里嚼着花生,眼神温柔看着两个孩子,太贴心了。
“姑姑?花生香吧?”继东双眼亮晶晶,一副求认同的表情。
张秀花嚼了嚼,刚刚拔出来的花生带着点水汽,滋味确实更好。她想了想,“等晚上回去炸花生吃。”
晚上可以偷一点花生回家。
继东眼睛瞪得溜圆,“炸花生?好吃吗?”
原谅他,他长这么大都没吃过炸花生。其实也不止他,满村小孩也都没吃过。
这时候的花生金贵,家家户户都是当主粮或是炸油,谁舍得用油炸了当盘菜。
小说《七零:获得金手指后,宝妈杀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