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豆豆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全集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精品全集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以张凡崇祯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画凌烟”,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加赋,是为了得一波人心。新皇登基,政绩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但永不加赋却能立刻刷一波民心啊!和大臣们交锋完第一波,崇祯便退了朝,回寝宫好好睡了一觉。第一夜穿越过来,一夜没睡,早朝又费了心神,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等一觉醒来后,已经是下午。周皇后亲自煲了汤送过来。崇祯更完衣,喝着汤。周皇后果然如史......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06-27 11: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集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以张凡崇祯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画凌烟”,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加赋,是为了得一波人心。新皇登基,政绩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但永不加赋却能立刻刷一波民心啊!和大臣们交锋完第一波,崇祯便退了朝,回寝宫好好睡了一觉。第一夜穿越过来,一夜没睡,早朝又费了心神,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等一觉醒来后,已经是下午。周皇后亲自煲了汤送过来。崇祯更完衣,喝着汤。周皇后果然如史......

《精品全集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崇祯又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

大臣们沉默不敢多言。

崇祯重新坐回去,给王承恩使了个眼神。

王承恩立刻拿出圣旨来读了读

大臣们都呆住了。

什么情况?

永不加赋?

这好啊!

这是仁政!

圣王之道!

没想到刚刚表现得像暴君一样的皇帝,转眼竟然又颁布了这么一条仁政。

崇祯叹了口气,就说大明的赋税,一句话形容:乱七八糟!

赋税非常重。

尤其是田赋,抽得特别狠,没办法啊,辽东要打仗,朝廷就拼命压农民。

加重田赋这东西,其实就是压垮民间的大山之一。

这东西是必须得缓一缓的。

这一次是永不加赋,等过个一两年,什么田赋啊之类的,一律废除!

现在的崇祯,脑子有一百种捞钱的方法,作为后世者,他甚至知道大明哪里有钱。

永不加赋,是为了得一波人心。

新皇登基,政绩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但永不加赋却能立刻刷一波民心啊!

和大臣们交锋完第一波,崇祯便退了朝,回寝宫好好睡了一觉。

第一夜穿越过来,一夜没睡,早朝又费了心神,这一觉睡得特别香。

等一觉醒来后,已经是下午。

周皇后亲自煲了汤送过来。

崇祯更完衣,喝着汤。

周皇后果然如史书上记载得那般温和贤良。

《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

意思是皇后漂亮美丽,不需要化妆就很好看。

周皇后今年不过才十七岁,在后世,还是读高中的年龄。

一双眼睛是格外灵动,气质柔和,说话温和细语。

“陛下,慢点喝,小心烫。”

听到这样的声音,崇祯突然想起前世的女朋友,那个女孩子和眼前的女孩子一样,也是个性格温和的人。

可惜自己死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应该很伤心吧,希望她能找到更好的归宿。

还有自己的父母,得知儿子出车祸死了,应该伤心欲绝,好在自己存款也不少,而且还有一个姐姐,可以为他们二人养老送终。

朱家的皇后、王妃,都是从民间挑选的,这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

所以周皇后身上没有名门贵族的刁蛮,她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夫君。

崇祯一时间有些心酸,在正史上,北京城告破,崇祯杀死这位性格温和善良的皇后,砍了自己的女儿后,就去煤山自缢了。

周皇后死的时候才三十三岁。

想到这里,崇祯牵起周皇后纤细洁白的小手,温柔道:“皇后,朕以后一定好好待你。”

周皇后笑道:“陛下一直对臣妾很好。”

历史上的崇祯和周皇后确实很恩爱,相敬如宾。

“以后更好!”

崇祯与周皇后云雨了一番,殿内充满了周皇后的体香,周皇后情意绵绵,只觉得今日皇帝似乎与往日有些不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一时间也说不上来。

等与皇后缠绵完后,崇祯到御书房,唤王承恩。

“朕现在要找两个人,一个叫宋应星的人,一个月之内,让他来见朕。另一个,孙承宗,让他立刻来见朕!”

王承恩道:“皇爷放心,奴婢这就去安排。”

崇祯叹了口气,他安排魏忠贤和田尔耕去捞钱,这显然还不够的。

他没记错的话,崇祯元年辽东宁远就欠饷了,到时候会有士兵哗变,这是要不得的。

钱肯定要用最快的手段先捞一笔,但哗变这种事和治军也有很大的关系。

崇祯刚继位,谁能主持军事大局?

当然非孙承宗莫属!

袁崇焕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另外一个人也很重要,只是现在还名不见经传,他叫宋应星。

宋应星便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后世大名鼎鼎,无数键盘侠们吹上天的人物。

当然,他也确实有本事。

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于粮食。

崇祯元年,他落榜,并没有考取功名,但是他会在北方种地,种土豆。

然而,这个时候的朝廷却没有怎么重视他。

明末什么最惨?

民生,饿殍遍野!

李小哥就是因为吃不上饭才造反的。

所以,崇祯太需要宋应星这样的人才了。

还考什么功名啊,直接给个官,让他组织一群人去种地,把给朕种出一大片地来,缓和陕西的灾荒。

粮食才能稳住人心啊!

粮食是孙承宗稳定军心的核心供给。

等王承恩走后,崇祯又将曹化淳找来。

曹化淳都是万历年间的太监了,大明宫廷有个特点,每一次换主人,身边的太监都会全部换一边。

曹化淳这个人还算可以,没太大的劣迹,可以用。

用来做什么?

还是捞钱!

“奴婢参见主子!”

崇祯有板有眼道:“曹化淳,朕让你去办个事。”

“请主人明示!”

“用十二生肖铸成四季的卡牌,你明白吗?”

曹化淳微微一怔,似懂非懂。

“十二生肖铸成四季卡牌,一共四十八张,天地再代表两张,一共五十张牌,明白吧?”

“奴婢明白。”曹化淳一时半会儿竟然有点跟不上崇祯的思维,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先帝喜欢木匠器具,难道当今天子喜欢赌博?

“你给朕成立一个彩票局,例如你曹化淳在这五十张牌中,花一两银子,抽中了地牌,朕赔你五两!若是没有抽中,可以再花一两银子,若是抽中了天牌,朕给你十两银子!”

曹化淳这种常年在宫中待着的太监经常赌博,立刻就知道皇帝要做什么了。

他顿时一惊,觉得皇帝这个想法,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啊!

“明白了么?”

“奴婢明白!”

“这个彩票局就归你管,大臣、勋贵和宗室才能玩彩票,不准放入民间!若是朕在民间知道了这东西,朕要你的脑袋!”

“是!”

曹化淳欣喜若狂,这可是肥差事啊!

他欣喜若狂,崇祯何曾不是。

赌是人的天性,这种游戏一出来,那些个勋贵、宗室,必然是前赴后继。

朕保证让你们乖乖把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


担心徐光启压力大,崇祯紧接着道:“徐爱卿你也不用担心,要多少钱朕都给你掏出来,只要你给孙爱卿的火炮给朕造出来!”

徐光启连忙道:“天子放心,老臣竭尽所能。”

崇祯又道:“朕记得你跟那个叫汤若望的胡人认识,他现在是不是在西安,你可以现在就把人找回来,只要你说话,朕让锦衣卫去把人接来。”

“那就太好了,有汤若望的帮忙,臣可以加快速度。”

徐光启一边高兴,一边震惊这位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从未离开过北京城,却知道汤若望那个人。

“好,待喝完酒,朕就让锦衣卫去找人。”

“谢陛下。”

崇祯又道:“另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还要不要扩招?”

这三个地方,都是大明制造武器的地方。

“臣要先查房一下,才能给陛下答复。”

“好,你先去查房,如果要换人,直接跟朕说,朕让吏部全力配合你,如果要加人,也跟朕说,要多少银子,朕都给你,只要你给朕把火炮和兵器造好。”

徐光启激动得再次站起来,拜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已经六十六岁了,没想到自己在这把年龄,居然还能派上用场。

“对了,朕差点把孙元化给忘了。”

崇祯想起来了,这哥们儿可是大明军功科技人才,顶级的。

徐光启是通才,涉猎比较广,但论军事科技,却未必比得过孙元化。

旁边的孙承宗微微一惊,关于铸造,他正准备推荐孙元化的,没想到皇帝居然把这个人的名字点出来了。

这个人现在在兵部做职方主事,一个小官,但天启年间辽东那些火炮大多是他架上去的,也是他培训出来的炮手。

这个人对火器非常在行,尤其火炮这方面。

孙承宗连忙道:“陛下,此人现在正在兵部职方主事。”

“这人你看怎么来安排,朕就不管那么细了。”

“是!”

“徐爱卿,分两头来走吧,当务之急先派人来蓟镇的防御加强,此事孙爱卿正在牵头做,你也参与进来。”

“是!”

“朕还是那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把东西给朕做出来。”

这一番对话下来,徐光启突然明白这位少年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了。

爽快,好说话,只要能办事,什么都好说。

如此这般就是最好的。

交代完关于军功这一块后,加上徐光启来了,崇祯的心也稍微踏实了一些。

这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徐光启、孙承宗和张维贤这三人年龄都比较大了。

崇祯也不多留,亲自将他们送到殿前,三人好生感动。

崇祯道:“英国公。”

“臣在!”

“明日安排一下,朕要去见见京卫营的儿郎们。”

张维贤微微一怔,没想到皇帝要去京卫营,他连忙道:“是!”

“天色不早了,快回去吧。”

“臣等告退。”

等三位都走了,便只剩下刘乔还在。

“刘乔,你跟朕来。”

两人又回到了方才的地方,周皇后已经亲手煮了一壶茶,给崇祯倒上,又给刘乔倒了一杯。

刘乔顿时受宠若惊,连忙跪在地上道:“小臣不敢。”

“起来说话。”崇祯将其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刘乔,可知朕为何叫你回来?”

“小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朕没有可以相信的人,所以朕才叫你回来。”

刘乔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刀口舔血的人,竟然哭了出来。

当初魏忠贤权倾朝野,他是为数不多敢和魏忠贤正面硬抗的人,但他终究抗不过魏忠贤,只能辞官回乡。

今日再次被天子传召,他感觉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了。

“请陛下吩咐,小臣愿意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

“朕不要你上刀山,更不要你下油锅,你给朕好好活着,朕要你去建奴,去那里为朕打探消息。”

刘乔微微一怔,崇祯继续道:“深入敌人的腹地,朕要你为大明组建一个能够刺探建奴和蒙古人的情报部,你可愿意?”

“小臣愿意!小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望!”

“好,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你以前做过锦衣卫指挥使,没有人比你更合适,需要什么样的支持,跟朕说。”

“是!”

刘乔却是很适合做这件事,他为人正派,绝不会叛变,由做过锦衣卫的指挥使,由他组建起整个情报部,必然会成为崇祯在北方的眼线。

只是以后,他都将生活在暗处。

为了光明,总会有人在黑暗处寻找阳光的。

见崇祯亲自会见了一次大臣,周婉言才知道自己的夫君真的是日理万机。

待刘乔走后,她不由得心疼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崇祯又非常不老实起来。

周婉言突然温柔细语道:“夫君,你都这么累了,还要来吗?”

“咳咳,朕确实有点累了,要不,你在上面,朕躺着不动?”

“这怎么行,夫君是九五之尊,臣妾怎么敢在夫君上面。”

“顾虑那么多干嘛,快来,我和你现在是夫妻,不是皇帝。”

说着,一把将周婉言拉过来。

“夫君,你好坏哦。”

周婉言是越来越觉得自己这夫君不同寻常了,与是信王的时候似乎判若两人一般。

第二天,崇祯穿了一身常服,在锦衣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京卫营。

得知皇帝要来,京卫营的军官和士兵们各个都打起了精神。

老实说,京卫营在明朝末年,已经衰弱下去。

真正还有战斗力的,就是辽东军了。

但是,从现在开始,崇祯必须得抓新军。

就从京卫营抓起。

当崇祯到的时候,一众军官早已做好迎接的准备,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从他们轻浮的脚步就可以判断,靠这支军队打胜仗是几乎不可能的。

英国公张维贤这老油条,虽然扶持了朕上位,有大功,但在治军方面却是还缺一把力。

崇祯心中有计较,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且脸上表现得很开心,很兴奋。

一车又一车的御酒被运输过来,堆放在京卫营的门口。

皇帝下来后,众武将道:“臣等恭迎天子万安!”

“诸位都是朕的好将领,好将军,快快平身!”

“谢天子!”

“朕为你们带来了宫中御酒,朕知道你们忠君爱国,诸位将士都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等分内职责!”


派发了一波红包后,现在国库里一共只剩下八十万两了。

天启七年的税真金白银大概收了两百万两,基本已经挥霍完。

要不是抄了几个大臣的家,崇祯现在是真的穷得响叮当。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不停的要加税。

但加税这种东西就是饮鸩止渴,自杀的行为。

还不如把山西八大蝗商抄家来得爽。

崇祯现在已经是在迫不及待地等待户部报上来抄家的总额了。

不过这事不能全信户部,拿钱是大明官员们的日常操作。

督察院肯定是要核对一遍的。

双方牵制,中间扣的至少会少一些。

这事估计还要等个一个月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毕竟八大蝗商,家大业大,要想把家产全部点清出来,确实需要时间。

然而,很快崇祯就接到了魏忠贤的小道消息,查山西案的官员,从上到下,全部拿了钱。

据魏公公的小道消息称所有官员在这件案子里的总收入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吏部、户部和督察院,凡是过手的官员,都拿了。

拿的少的有百两银子,拿的多的高达一万两。

当然,这只是魏公公的小道消息,具体的实际情况,谁都不清楚。

魏公公不嫌事大,建议皇帝也按照贪污罪来处罚这批官员,以正刑典。

崇祯并没有将他的建议当一回事,不是崇祯不想,是这个建议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审查案子的官员,肯定都拿钱了,八大蝗商的亲属中肯定也有漏网之鱼。

涉及到两万多人,他这个皇帝不可能一个个去查。

就算去查,下面的人也可以随时弄几个顶包的。

古代的信息本身就隔阂很厉害,这种要操作起来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追究是追究不下去了。

得从根上面来缓和这种凡办事就拿钱的恶习。

更让崇祯愤怒的是,山西案中,查抄出来的粮食预估和结果相差甚远。

这其中也必然有人在中间夺了粮食的。

这种行为着实可恨。

他也不是完全容不得沙子的人,但这种时候来添麻烦,却是该死!

但这笔账确实已经比较乱了,户部缺一个能臣。

朕缺一个财务大臣!

正月初七的这一日,崇祯正在吃饭,听到了一个消息之后,立刻兴奋放下了筷子。

什么消息?

一个人进京了。

谁?

毕自严!

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崇祯朝最厉害的财务大臣!

在正统历史上,他在崇祯元年被拜为户部尚书,向崇祯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政策,执行得都非常好,使崇祯前几年的财务状态得到很大缓解。

他绝对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样动不动就提加税。

明末什么最花钱?

打仗!

但这个打仗里面花了很多冤枉钱,就像张维贤的京卫一样,瞒报兵额是常态,军官领空饷是常态。

但万历到天启年间,大家都忙着贪污和党争,根本没有人管这种事。

于是朝廷派发下去的军饷,相当一部分到了军官口袋,朝廷多给钱了,士兵又少拿钱了。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毕自严。

他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公正严明,清廉无私!

他在的时候,辽东可没有饿过肚子,且崇祯的财务状态是越来越好。

他就是崇祯最理想的财务大臣。

崇祯放下筷子,着了一身常服,便着急向外面快步走。

太监和锦衣卫紧紧跟在皇帝身边。

正在文华殿办公的内阁和六部重臣看见皇帝突然快步出来了,都莫名其妙。

但当看到皇帝过来的时候,都出去准备迎圣。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说完,崇祯就向午门走过去,毕自严已经到了午门。

“老臣参见陛下!”

毕自严连忙行大礼。

此次他从南京被紧急调到北京来,也是一肚子的话要跟皇帝天子说。

大明朝民生凋敝,官员贪赃枉法,军饷亏空巨大,军田荒废兼并,都是问题。

商人不法,官商勾结,财税紧张。

每一个问题都是定时炸弹。

毕自严是天生善于理财的那种大臣,他对大明朝的财税弊端一清二楚,但因为在南京,又因为天启阉党作乱,他也无能为力。

现在新皇召见了他,委以户部尚书之职,毕自严总算觉得自己心中的诸多良方可以施展了。

这一年的毕自严已经五十九岁了。

从南京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到北京来,就直接进宫准备陛见,着实是辛苦。

当见到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顿时就老泪纵横,一把跪在地上了。

崇祯最缺的就是钱啊!

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来给自己理财。

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

那都是需要钱的!

“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

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

“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

毕自严见这位少年天子举手投足大气合度,心中更是高兴,心中连呼: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眼下诸位大臣还在文华殿前,崇祯道:“诸位爱卿且不必多礼了,公事要紧,都去忙吧。”

大臣们这才各自回了去。

“孙胡子,你与朕一起。”

孙承宗微微一怔,怎么皇帝今天突然叫自己“孙胡子”了?

不过,这个叫法倒是很亲切。

孙承宗连忙道:“是!”

如来道宗、张瑞图等人老老实实待在阁中,他们毕竟不是这个穿越客崇祯钦点的,所以难免受到了一些冷落。

崇祯今天心情好,毕自严来了,自己的财务大臣来了,叫上自己的内阁首辅大臣,接下来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山西案可以顺利结尾,田地制度可以开始谋划改革了,还有军饷亏空,收税这些,都可以一步步来策划了。

最主要的是,有人帮朕来去执行了。

崇祯饭也不吃了,带着两位大臣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他还专门给两位大臣准备了椅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