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刘小兰齐耳短发,圆盘脸,皮肤被风吹的又糙又黄,看着快四十的样子,但为人很热情。
“哎呦,大妹子,你这都是好东西呀,哎呀,给我们太多了,你们留着吃嘛。”
“家里还有,都是老家的东西,给你们尝尝鲜。”
“那真是太感谢了,来,喝水,喝水。”
林晓晴是第一次喝营地的水,黄黄的,很浑浊,带着一股沙土味。
林晓晴抿了一口,实在喝不下去,拉嗓子。
刘小兰解释道,“这地方风沙大,水质不好,我在老家的时候,皮肤不说白嫩,也是不错的,来这几年后,就成了黄脸老太婆。这还算好点的,要是刮沙尘暴或者下雨,一瓢水都有半瓢沙,不过滤根本喝不下去。”
林晓晴不由庆幸自己有灵泉,而秦谨行又不在家,她可以随意用空间和水。
得知林晓晴要去供销社买东西,刘小兰很热情的说陪她一起去。
林晓晴还要去另一家,跟她约好等会来找她。
西边的是一营的副营长王来顺家,媳妇瘦长脸,头发乱糟糟的,看着一脸憔悴,见林晓晴拿了东西过来,并未多说,接了东西,连句谢都没说就关了门。
林晓晴隐约听见屋里有孩子哭,以为她忙着去照顾孩子,没多说什么就走了。
去供销社的路上,刘小兰跟她说起王来顺家的事。
王来顺的老婆赵来娣是童养媳,原本在老家照顾公公婆婆,后来公公去世了,婆婆身体不好,再加上分隔两地没法要孩子,她和婆婆就来随军了。
但是来了三四年,肚子也没动静,她婆婆到处找偏方、找中医,还请了大仙来给媳妇做法。
王来顺都四十了,做了好多年副营长,据说是因为母亲搞封建迷信,错过了升营长的机会。
去年,好不容易才怀了孕,生了个女儿。
但是婆婆嫌弃是丫头,不愿照顾,月子里都不舍得给儿媳妇鸡蛋吃。
刘小兰的性格很好,一路上说了许多的事情。
林晓晴还问她怎么寄信,得知写了信后,要交给部队,等部队检查过后,会给代寄出去。
供销社的东西不多,但基本生活用品都有。
林晓晴买到了一把菜刀,一些碗筷、碟子。
油盐酱醋倒是都有,林晓晴各买了一些。
因为来得晚,吃的菜只有一些干海带,肉只剩两条硬邦邦的咸鱼。
林晓晴买了半斤海带,另外买了点洗衣服的皂角粉。
刘小兰看着她手里的海带,
“你买这玩意干啥,洗也不好洗,齁咸,吃了光想喝水。”
家属区只有一口井,吃的水、洗衣服的水都要去自己挑。
这边的人都不爱吃海货,能运到这里的海货,都齁咸。
“买都买了,反正能放,先放着吧。”
家里还有许多东西要买,林晓晴打算再去一趟镇上的集市。
“那你得明天去,现在走到地方都中午了,东西都没了。等明天一早,我陪你一起去。”
刘小兰回家做饭,林晓晴也打算自己开火。
家中只有一个锅,林晓晴先蒸了米饭。
米饭蒸的多,她打算剩下的放到空间里,留着慢慢吃。
家里的柴火不多,还是那天张团长的通讯员小李给送来的。
后面她要用柴火,要到附近的戈壁滩去捡。
刘小兰给送了半篮子青菜,林晓晴懒得洗,暂时先给放空间了。
空间里各种青菜都有,也不用怎么洗,林晓晴炒了个小青菜,又凉拌了个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