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同行走在冰冷的迷雾之中。
她依旧按时上学、放学,沉默地穿梭在教室、食堂和图书馆之间,像一尊没有生气的瓷娃娃。
那张诊断书被她死死压在书包最底层,如同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身体的隐痛如同跗骨之蛆,时刻提醒着她那残酷的现实。
她不敢去医院复查,昂贵的费用和可能更糟的结果像两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偷偷把林昊换掉的那瓶药藏了起来,依旧吃着以前那种廉价的止痛药,胃部的灼烧感越来越明显,但她只能咬牙忍着。
林昊,则成了她生活中一个无处不在又充满矛盾的阴影。
他不再像那天下午那样疯狂地冲到她面前。
他变得异常沉默,甚至有些…刻意地避开她。
在走廊上迎面遇见,他会迅速移开目光,加快脚步走开。
在食堂,他永远坐在离她最远的角落。
放学时,也总能看到他早早地背着书包,混在人群里匆匆离开。
可青莲总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一种无形的、带着强烈存在感的视线,如同实质般落在她身上。
当她不经意地回头,总能捕捉到他在人群后迅速移开的视线,或者是在教室后门一闪而过的身影。
更让她心绪不宁的是,她的书桌抽屉里,开始频繁地出现一些东西。
有时是一盒包装精致的进口牛奶,上面贴着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却异常用力地写着:“热的,喝了胃舒服点。”
(她认得,是陈东的字。
)有时是一个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清香的苹果。
有时是一本崭新的、包着素雅书皮的笔记本。
甚至有一次,是一小袋包装严实、散发着淡淡药香的中药茶包,便利贴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试试看。”
这些东西,没有署名,但青莲知道是谁送的。
她每次看到,心里都像打翻了五味瓶。
愤怒、抗拒、一丝被窥探隐私的羞恼,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微弱的酸楚和茫然。
她把这些东西都原封不动地塞回抽屉深处,或者直接交给老师,说是捡到的。
然而,最让她感到恐慌和无力改变的,是放学路上的“偶遇”。
无论她走哪条路回家,无论是早是晚,在她必经的那个最繁忙、车流最密集的路口,总能“恰好”看到陈东的身影。
陈东有时叼着根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