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则变成了公开的刁难。
一份报告被反复打回,一个项目预算被卡住不放,需要其他部门协作时,总会被各种理由拖延。
“林经理,这份市场预测的数据支撑不够充分啊,再细化一下吧?”
“林经理,这个预算方案成本压得太狠了,不符合我们部门的操作流程,恐怕批不了。”
“哎呀林经理,真是不巧,我们部门最近人手都扑在谢家撤资的那个项目上了,你这边的需求,恐怕得等等了……”每一次,我都强压着怒火,一遍遍地修改,据理力争,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去推进。
我知道,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更是沈聿的用人眼光和改革决心。
我不能倒,更不能让人看笑话。
沈聿知道我的处境,他心疼,却也无暇分身。
他正面临着董事会的巨大压力。
“智慧新城”的失利,虽然真相大白,但损失已经造成。
几个以李董为首的老股东,趁机发难,质疑沈聿年轻气盛、用人不当(矛头直指我),甚至隐隐有联合“启航资本”逼宫的迹象。
“启航资本”果然如我当初分析的那样,在拿下“智慧新城”后,动作频频,不断挖角沈氏的技术骨干,抢夺我们的潜在客户,攻势凌厉。
陈默更是利用他对沈氏内部(尤其是通过周雅茹时期)的了解,频频出手,给我们制造麻烦。
我和沈聿,各自在风雨飘摇的战场上艰难支撑。
只有在深夜加班后,他疲惫地靠在我办公室的门框上,或者我给他送去宵夜时,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和依靠。
“又被李董那老狐狸刁难了?”
看着他眉宇间化不开的倦色,我心疼地递过温热的汤。
“老生常谈,无非是觉得我太激进,不该提拔你,不该拒绝联姻。”
他接过汤,扯出一个疲惫的笑容,眼神却异常温柔地落在我身上,“你呢?
今天顺利吗?”
“还好。”
我轻描淡写,不想再给他增添负担,“就是预算又被卡了,明天再去找财务总监磨。”
“辛苦你了,晚晚。”
他放下汤碗,伸手将我揽入怀中,下巴抵着我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沙哑,“对不起……让你跟着我受委屈,还要面对这么多压力。”
“说什么傻话。”
我回抱着他,感受着他怀抱的温暖和力量,“我们是战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