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豆豆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姜淳于林小七小说结局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姜淳于林小七小说结局

江归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是作者“江归澜”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姜淳于林小七,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主角:姜淳于林小七   更新:2025-04-10 18: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淳于林小七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姜淳于林小七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江归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是作者“江归澜”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姜淳于林小七,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我穿进了一本小说里,原主妈妈是个恋爱脑,有情饮水饱。后爸是个凤凰男,靠两任妻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爸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原主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便承诺在女儿成年前,每个月会寄五十块钱抚养费。谁知道原主妈妈认识了刚刚丧妻不久的后爸,两人一见钟情,当天领证。最要命的事,我不是女主,不是女配,只是书中给女配输血的NPC,上线就挂的那种!亲妈不争气还有亲爸,亲爸要是不行大不了就自己一个人过,反正这日子怎么过,得我说了算!...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姜淳于林小七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周庆国的这笔钱,自然也汇总到了其中。
姜淳于和蒋晴嫌疑被解除,两人可以回家了。
不过,她们还有一件事需要解决,就是周庆国住院,需要人照顾。
蒋晴下意识地看向姜淳于,姜淳于看都不看蒋晴:“打电话给周庆国的女儿周云云吧,她没工作刚好让她来照顾,我妈明天要赶回去上班呢。”
其实蒋晴后天才上班,不过姜淳于是不会让蒋晴去伺候周庆国的。
她只恨自己当时没多踹几脚,才断了两根肋骨,真是便宜他了。
李明辉无奈:“既然这样,那今晚我们找人看着。”
姜淳于也很爽快:“那谢谢公安同志,明天早上我就给周云云打电话,让她尽快过来。”
反正她是坚决不会去的,也会阻止蒋晴去,阻止不住的话,她就放弃治疗,大不了这个妈不要了。
再过两三个小时天都要亮了,公安同志也没在这些事情上计较。
大晚上,娘俩是由从医院赶回来的裴景州护送回家的。
路上,裴景州就把周庆国写的欠条给了姜淳于。姜淳于知道是周庆国写的欠条,不由给裴景州竖起大拇指。
姜志远这个爸还算靠谱。
开门的时候,李奶奶还探出头来,悄悄问了句:“回来啦,事情解决了吗?”
“解决了。”
回答李奶奶的是姜淳于,她简短地把周庆国丢的钱是贼偷去了,却冤枉她们娘俩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顺便,还说清楚,那钱其实不是周庆国的,是她亲爸寄给她的抚养费。
听完,李奶奶心满意足地关了门,明天得好好和邻居们说说。
瞅瞅,这蒋晴找的什么人。
小鱼亲爸多好,大高个长得好,还是军人,这亲事还是她介绍的呢。偏偏蒋晴不识好歹,非要离婚,嫁这么个东西。
所以说女人这辈子,在婚姻上还是要慎重一些,不要轻易结婚,也不要轻易离婚。
回到家,娘俩简单地擦了擦,各自回房睡觉。
蒋晴有没有睡着不知道,反正姜淳于倒头就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的敲门声把她惊醒。
眼睛一睁,竟然快十点钟了!
蒋晴起的比小鱼早多了,开了门看见是穿着军装的裴景州,蒋晴忙进屋敲门。
“小鱼,小鱼。”
蒋晴忙去拍姜淳于的门,“快起来,裴景州来了。”
姜淳伸了个懒腰,慢吞吞爬起来。
也亏得她们的车都是中午的,要是七八点钟的车,估计能要她的命。
等姜淳于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又是十分钟后。"


姜淳于接过勺子,“我自己去倒。”顺便洗个手。
躺了半天了,再不动动,骨头都快硬了。
姜淳于去的快,回来的也快,茶水间就在这节车厢的尽头,另一头的车厢也是卧铺,所以等热水的人并不多。
等姜淳于坐下,裴景州将一盒饭递给姜淳于,见她接了过去就开吃。原本到嘴边的那句,‘要是吃不完,你先拨点在饭盒上’默默又咽了回去。
浪费就浪费吧,小姑娘娇生惯养估计也不知道,还有很多人连肚子都填不饱。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可能连白米饭都没吃过。
上铺的戴眼镜的男子听见下面有人在吃东西,也坐起身,从包里摸出两个三合面馒头,看着下面的卤味和烤鸭默默地啃着。
他吃的的很慢很小心,一只手拿着馒头,一只手在馒头下等着,不让掉下来的馒头屑掉在铺上。
这次临时买的馒头有些干,白面少,苞米面和豆面多,噎人的很。
和下铺吃饭的两个一比,他此刻狼狈又可怜。
姜淳于穿过来后胃口都变了,不像原主那么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她胃口和上辈子一样好,吃嘛嘛香。
什么冷的热的,只要能吃,都行。
满满一饭盒饭菜被她吃了一个精光,卤味和烤鸭她也没少吃。
卤味凉掉后的味道反而觉得更好,吃在嘴里很带劲。特别是卤过切好的猪耳朵,凉了后更好吃,一嚼嘎嘣脆。
凉掉的烤鸭味道就一般般,没有那么香,有一种软塌塌的口感。不过沾了酱,放上黄瓜丝大葱丝,再用薄饼一卷,往嘴里一塞,好像也还能接受。
看着对面胃口极好,长得却偏瘦的姜淳于,裴景州吃饭的速度都慢了许多、
这小丫头这么能吃,却这么瘦,肯定是平时吃的太差。也难怪周庆国能攒六千块钱,都是抠得这丫头的。
这事,到了京城他得打电话和首长汇报。
虐待军人的子女,还是首长的女儿,真是胆子不小,依首长的性子,只要女儿到身边,必定不会放过那对夫妇。
后爸不好就算了,亲妈竟然也这么不作为。
真是不配做个母亲。
许是迁就姜淳于的速度,裴景州吃饭的速度并不快,用勺子吃饭多少有些不方便,但是能看出对方的教养。
裴景州和姜淳于都是教养很好的人,所以这顿饭吃的大家都很满意。
虽然饭菜是凉的,但是都觉得自己饭搭子还行,吃菜不挑挑拣拣,吃饭也不吧唧嘴。
不像上铺,啃个馒头还能听见咽口水的声音。
等姜淳于放下勺子,裴景州也同时放下了勺子。饭盒里,还有小半盒卤味和半盒烤鸭。
裴景州将两个饭盒的剩菜倒在一起,准备把其他饭盒整理一下去洗洗,被姜淳于抢了先。
“我去洗吧,顺便走一走。”
“行。”
裴景州也没和姜淳于客气,将装剩菜的饭盒放进包里,拿起自己刚刚空掉的茶缸,“我和你一起去。”
他不是不放心姜淳于一个人,而是不好意思自己坐着,让一个姑娘去洗碗。"



赵亚楠坐到陶云的身边,压低声音道:“我没生过闺女,都不知道怎么和这孩子相处。”

陶云拍拍她的手臂,安慰道:“人心换人心,除非小鱼是个白眼狼,不然孩子不会和你处不来的。”

“我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握两人相处的这个度,就怕轻不得重不得。”

赵亚楠叹了口气,她宁愿去做一台手术,也不愿意去费劲地处理这些人际关系。

“你听我的,就像对你家小杰小雨一样,该怎么就怎么。”

赵亚楠点点头,心里还是没底的很。

她家小杰和小雨完全是两种性格,根本不能一样对待。

这个小鱼还是个女孩,又这么大了,怎么能和小杰小雨一样对待。知道小鱼要来,她愁的晚上睡不着,老姜还说她想多了。

男人懂什么,除了工作就是床上那点事。

“我得回去了,回来连家门都没进呢。”

说着,陶云站起身,“小鱼还记得我炒的蛋炒饭好吃,回头我炒一碗送来,好不好吃也得让孩子尝尝。”

赵亚楠送了陶云出门,看了一眼楼上,见小姐弟俩没有动静,干脆拿了围裙进了厨房。

因为家里有小袁,所以她几乎很少做菜,不过今天小鱼第一天到家,她起码得做个拿手菜给孩子接风。

楼上,姜于泽殷勤地帮着姜淳于抬着包。

包有些重,小家伙使出吃奶的力气,涨得一张小脸通红,才帮着姜淳于把包送到了房间门口。

“姐姐,这是你的房间。”

姜于泽喘了口气,又指了中间的房间,“这是我的,那边那间是哥哥的。”

小楼坐南朝北,楼梯从中间上来是个不算大的客厅,客厅西侧就是姜于泽口中哥哥的房间,东侧就是姜淳于的房间。

姜于泽的房间在中间,看样子好像不是很大,很明显面积被这个小客厅占了些。

姜淳于问:“你哥哥叫什么名字?”

姜于泽很自然地回答:“赵杰。”

赵?

不姓姜,不是姜志远的孩子。

那这个赵杰应该是阿姨的孩子,估计阿姨也是二婚,和姜志远结婚后又生了姜于泽。

“哥哥是跟妈妈姓的,我和你是跟着爸爸姓的。”

姜于泽跟着姜淳于往屋里走,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这句话的信息量有多大。

阿姨姓赵,叫赵亚楠。赵杰是跟着妈妈姓的,姜于泽并不知道她和他不是同一个妈,也不知道他和赵杰不是同一个爸。

真是个幸福的孩子。

姜淳于从包里掏出一盒弹珠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姐姐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哥哥多少岁?”

姜于泽的眼睛腾地一下亮了,他看着满满一盒的弹珠,眼中都是渴望,却没伸手:“哥哥十六。”

“拿着呀。”

姜淳于将盒子塞在他怀里,“这是姐姐给你的礼物。”

本来是给两个弟弟分的,但是她估计十六的应该用不上。

姜于泽看的眼馋,却还是把双手背到身后,努力控制着自己想收下的冲动。

“妈妈说好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姜淳于歪头:“可是我不是别人啊,我是你姐姐。”

姜于泽傻眼了,他看着姜淳于半天,最后才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一把抱住沉甸甸的盒子。

“对,姐姐不是外人,姐姐是姐姐。”姐姐给的东西可以拿。

“去吧。”

姜淳于拍了拍姜于泽的小脑袋,“去找小伙伴玩吧,姐姐洗个澡,有事你叫我,记得敲门。”

“知道,妈妈说过,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姜志远将弹弓扔进姜于泽的怀里:“拿去玩吧,有人问你就说是你姐姐在废品站捡的,没事。不过,可不能打玻璃,也不能打人,不然就给你没收了。”

“知道了,爸爸,我不打玻璃也不会打人的,我就和小虎子他们比赛,射麻雀。”

每年秋收,大院的孩子都会被带去驻地,让他们去帮农民伯伯撵麻雀。

乡下的麻雀可多可多了,会吃很多的粮食。

所以,没人会觉得打麻雀有什么不对。

姜淳于看着拿着弹弓,教姜于泽怎么握弹弓,怎么瞄准的姜志远,微微松了口气。

她是没想到,自己送个礼物还能连踩两次雷。

口红不能涂,一个普通的弹弓也被姜志远怀疑。

到底是军人,姜志远的警惕性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姜志远觉得屋子里施展不开,干脆拉着儿子去院子里:“走,我们去院子玩。”

“小鱼,我们也去看看。”

赵亚楠招呼姜淳于,“你爸说他眼线可准了,小时候射弹弓,经常会打到野鸡兔子这些回来,给家里添菜。你爸还说你小时候也像他,拿小石子指哪打哪。”

姜淳于和赵亚楠站在屋檐下说话,两人并不像第一天见面的后妈和继女,反而像一对亲母女。

院子里,姜志远找了几个小石子,教儿子射弹弓。

隔壁的二楼阳台上,探出一个脑袋来,羡慕地看着姜家的院子。

一直到楼下喊吃饭,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阳台,走之前,连窗户都没舍得关。

姜志远教了儿子一会,很快就找到了少年时玩弹弓的感觉。

父子俩在院子里比赛,此时,他不再是军区大院里的首长,而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

“小鱼,你和我来下书房。”

等姜于泽会玩了,姜志远才放下弹弓,看了一眼弹弓不离手的小儿子,“小雨,陪你妈出去散散步。”

“好的。”

姜于泽毫不犹豫地收起弹弓,“妈妈,你等我一下,我把哥哥的弹弓和小汽车送他房间,马上就来。”

只要妈妈晚上有空,都会和他散步,所以姜于泽并没有觉得爸爸和姐姐,要背着他说话有什么问题。

妈妈和爸爸有事商量就会去书房,哥哥也进去过。等他长大,肯定也能轮到他去书房和爸爸谈事情的。

一楼除了客厅厨房小餐厅,还有两个房间,东边房间住着姜志远和赵亚楠夫妻俩。

西边房间就是姜志远的书房,没有他允许,任何人都不能进这个房间。

姜志远的书房陈设简单,一张书橱,里面却没几本书。

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本翻开的书,是主席语录。

书桌后面靠墙放了张行军床,赵亚楠有时候连续手术会特别累。姜志远会打呼,他怕自己呼声太大会打扰到疲惫的妻子,偶尔就会自觉地到书房睡。

姜淳于扫了一眼书房,心里暗暗揣测,姜志远不会是穿越或者重生吧。

都首长了,书房还能这么简单?

“坐。”

姜志远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给姜淳于倒了一杯白开水。

“和爸爸说说,为什么离开周家。”

书房只有一把椅子,就在姜志远的屁股下面坐着。姜淳于左右看看,最后在角落看见一个小板凳。

姜志远坐椅子,她坐小板凳?

怎么感觉有点像审犯人呢?

姜淳于不愿意:“爸,我出去搬张凳子。”

说着,她飞快跑出书房,去餐厅搬了一把椅子放在姜志远的对面。


母子俩回海城,走的匆忙。

蒋晴带了一个随身的小包,是她平时出门常用的,里面装着钱包钥匙等杂物。

还有个自己做的布袋子,装的是她和姜淳于的换洗衣服,加上刚取的二千块钱。另外还有个网兜,里面装的是在供销社买的东西。

姜淳于只有个口书包,斜挂在肩头。

不管怎么看,也能看出这娘俩没带什么东西。

蒋晴有些懊恼:“早知道给你东西收拾一下带过来,直接从海城走,省的你还要回去拿东西。”

姜淳于不以为然:“不用回去拿了,我以后又不是不回来。”

除了钱房子这些值钱的,姜淳于对原主的东西都不感兴趣。

“对不起,这些年妈妈没有做好。”蒋晴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流出。

姜淳于不是原主,没有被感动到,反而觉得有些烦躁。

要不是因为原主的执念太深,她都不稀罕和蒋晴说那么多话。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换成母爱也没高贵到哪里去。

姜淳于没说话,静静地看着窗外。

蒋晴父母的房子在黄浦区,离有名的和平饭店很近。

房子是普通的民房,三间正屋,两间厢房,一个不大的院子。

娘俩拎着东西准备开门的时候,旁边玩耍的几个孩子问:“你们找谁啊,我们怎么没见过你们?”

别看只是一群孩子,这个时候警惕性还是很强的。

蒋晴一愣,没想到有一天回家会被人问她是谁,来找谁。

此地本是老树根,新生枝丫不识君。

最可悲的不是“儿童相见不相识”,而是“残门绣锁久不开”,当年高堂还在,而现在只留下她形单影只。

姜淳于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糖,笑着给他们一人分了一颗:“这里是我们的家,我和妈妈回家。”

“骗人。”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吃了糖也不嘴软,“这里的人我都认识,我都没见过你们。”

直到蒋晴母子俩开了门进屋,还能听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问旁边的小伙伴,刚才那是谁,她们家真的在这吗?

三年没有回来,院内荒草丛生,屋里满是灰尘。

姜淳于双手插兜,站在门口看着蒋晴收拾。

她不是什么勤快的人,蒋晴在周家任劳任怨,那也不差多做这一点。

蒋晴做事确实是干净利索,匆匆扫了地,擦了家具,又把地拖一遍,屋里完全大变样。

趁着太阳还有个尾巴,被子抱出去晾晒去湿气霉味,再把席子刷一刷。

伺候周家父子十几年了,蒋晴已经习惯了这些家务。

等姜淳于从外面拎着两碗馄饨回来,家里几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累了吧,我给你买了你爱吃的馄饨。”

姜淳于将馄饨放饭桌上,把新买的筷子拿到水龙头上去洗。

这几年没人住,屋子里水电竟然都有。

蒋晴洗了把脸,疲惫地坐了下来,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低头小口地吃着馄饨。

她一直惦记马路对面国营饭店的这一口馄饨,皮薄馅大,加了虾米和紫菜的汤也一如既往的鲜美。

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吃个茶叶蛋,还热乎着呢。”

姜淳于殷勤地给蒋晴剥了个茶叶蛋,这些小事她还是乐意做的,毕竟房子还没过户到她手上。

她也不是想把蒋晴家底掏空,只是怕蒋晴见到周庆国恋爱脑又犯,到时候白白便宜别人。

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看着普通,等拆迁,那可就不普通了。

房子她先拿到手,到时候拆迁的时候,她就要房子。给蒋晴留一套,等她被周家父子抛弃的时候,可以养老。

母女俩吃了饭,又借了隔壁,也就是刚才虎头虎脑小男孩家的煤炉子,烧了两锅开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有点热,母女俩一路风尘仆仆,不洗觉没办法睡。

洗完澡,蒋晴洗衣服,姜淳于坐在廊檐下吹风。

周庆国六千块,加上蒋晴的二千块,她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海城买房子。

老破小筒子楼不考虑,去郊区乡下可以买大一点的宅基地,或者自己建也行。到时候把户口落在村里,等拆迁的时候就发了。

就算对方反悔,她户口都在村里,对方也只能咬牙认了。

这些都是姜淳于看小说学的奇奇怪怪的知识,不知道有没有用,回头打听打听。

洗完衣服的蒋晴扭头,就看见坐在廊檐下的闺女正在发呆。

小鱼的那张脸和姜志远最少有五六分相似,同样一张脸,姜志远是丰神俊朗,气质不凡。

小鱼就多了几分女孩子的柔和,明眸皓齿,如花似玉。

说小鱼像姜志远,不如说小鱼更像她那个红颜多薄命的奶奶。

她嫁给姜志远的时候,婆婆已经去世多年。

蒋晴也只是在照片中见过她的婆婆,哪怕是一张黑白照片,也漂亮的让人心生欢喜。

小鱼从小就漂亮,简直就是姜志远的命疙瘩。

她说要离婚带小鱼回海城,姜志远那个上了无数次战场的人,竟然红了眼睛。

后来,她带着小鱼走,姜志远追着火车跑了很远。

看着姜志远那副狼狈的样子,蒋晴差点就心软想回头。

“小鱼,你要不要给你爸打个电话。”

蒋晴晾好衣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你要去你爸那,总要提前告诉他一声,让他也好有个准备。”

最主要的是,这些年姜志远除了每个月给小鱼寄钱寄东西,父女俩几乎没什么联系。

也就是逢年过节,她会让小鱼给姜志远打个电话。

电话有时候姜志远能接到,有时候还接不到。

这对父女俩,分开后就再没见过。

她都觉得姜志远可能没那么爱小鱼,可他月月寄钱,有好吃好玩的就巴巴寄过来,也不像不爱小鱼的样子。

估计还是因为忙,之前顾不上媳妇后来顾不上孩子。

姜志远不知道小鱼在她身边过的怎么样,同样,她和小鱼也不知道姜志远的事情。

有没有再婚,有没有生孩子,职位有多高。

父子俩,比陌生人也好不了多少。

现在小鱼要去姜志远那,也不知道姜志远愿不愿意,还有姜志远的媳妇,会接受且善待小鱼吗?

电话接通的时候,蒋晴看了一眼双手插兜,无聊地踢着石子的小鱼。

确定这个孩子不肯接电话,蒋晴只能无奈地自己拿起了话筒。

每年小鱼和姜志远通两到三次电话,她都是远远地站着,从来没和姜志远说过一句话。

这次还是她们离婚后,第一次听见姜志远的声音。


正房三间加上两侧的耳房都是坐北朝南,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加各一耳房,整个院子,都是青砖灰瓦白墙红漆。

院子里的两棵石榴树长得十分茂盛,此刻花开正艳,分外红火,将整个院落都照的精神了几分。

后罩房姜淳于只大致扫了一眼,越看越心惊。

四合院很好,可是她未必能保住啊!

这个时候,这么完整宽大的一个院子,竟然没成为‘经租房’,就这么空置在这里?

姜志远有多大能力她不知道,反正她知道,树大招风。

姜淳于不是一点历史都不知道的,她记得60年,京城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24平方米。

也就是说,一个七口之家,老少三代,实际居住面积也就二十平方左右。

她,姜淳于,一个穿书者,何德何能,能占着这么大的一个房子不住?

是怕死的不够快吗?

往外走的时候,李开明问:“现在去办过户还是再转转?”

姜淳于:“我想先给我爸打个电话。”

“那行。”李开明点头,三人又到了离的不远的邮局。

邮局打电话的人不少,排队的时候,李开明还特意买了瓶汽水,递给排队的姜淳于。

“你在这里排队,我和裴景州去外面抽根烟,你打完了出来就行。”

姜淳于点头,看着李开明和裴景州去了外面抽烟。

很快轮到姜淳于,电话接通的,那边传来姜志远的声音:“喂,我是姜志远。”

“我是姜淳于。”

“哦。小鱼啊,房子弄好了吗?你什么过来?我……”

“爸。”

姜淳于急忙打断姜志远的话,“我想问你,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电话那头,姜志远正斜靠在桌子上,闻言立刻站直了身子。

“有什么问题吗?”

电话里,姜淳于也不敢说的太明显,只含糊道:“我觉得房子空着太浪费,不如租出去。”

姜志远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租出去?为什么要租出去?

以他现在的身份,想要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有,只是因为这房子是父母留下的,才会更珍惜一点。

小鱼要把房子租出去,姜志远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孩子很缺钱吗?转念又一想,不对,小鱼不缺钱,她说了蒋晴把离婚时候的两千块钱给了她。

不缺钱,那么为什么要把房子租出去?

姜志远的脑海中闪过刚才姜淳于的第一句话,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她为什么这么问?这孩子是意识到了什么?

姜志远没继续往下问,只说了一句:“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李开明商量一下,他是爸爸以前手下的兵,你完全可以相信他。不过有一点,爸爸要问清楚,小鱼,你想把房子租出去不是为了钱吧?”

姜淳于忙摇头:“不是,我不缺钱。”

听她这么说姜志远就放心了,他这个女儿虽然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但是通过这两次通话,姜志远还是很放心的,这孩子像他,聪明着呢。

换成别人家十几岁的孩子,哪里能想到房子空着不好,得租出去。

他这个闺女,可以啊!

临挂电话前,姜志远突然问了姜淳于一句:“小鱼,你给你妈打电话了没有?”

姜淳于“啊”了一声,只能老老实实说:“还没,等给你打完再打。”

听说女儿没想起来给妈妈打电话,姜志远心里美滋滋的。别以为隔着电话他听不出来,要不是自己说,估计这丫头都不记得给她妈打电话。


这个家有小袁,吃完饭碗筷一推,装装样子都不用,在厨房吃饭的小袁会过来收拾。

看着低眉敛目,任劳任怨的小袁。

姜淳于确定了,这个小袁就是家里的保姆。

一个保姆对她不满,大概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她就要多做事吧。

总不能是因为雌竞,身份不对等,没有雌竞的可能性。

姜淳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认知,只要姜志远不倒,未来十几年的风雨飘摇都和她没关系。

她穿书,就该是来享福的。

吃完饭,小袁收拾好碗筷,清理完厨房就忙告辞。

这时候姜淳于才知道,小袁不住在家里,她的家就在市里,离大院十几分钟的路程。

等小袁走后,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说话。

“爸爸,阿姨,小雨,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姜淳于上楼,把她给家里人带的礼物拿下来。

“爸爸,这是你的。我在海城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喜欢,喜欢。”

姜志远看到女儿给他带的烟酒,眼睛都笑成了弯月。

他现在的位置,不缺烟酒,但是女儿买的,那肯定不一样。

而且媳妇是医生,很多事情上讲究的很,平常在家是禁他烟酒的。他也就只能在办公室偷抽几烟,回来是不让的。

赵亚楠见他这么高兴,也只能对着眉飞色舞的老姜笑了笑。到底是女儿买的心意,她不好给没收了。

只能是暗地里提醒姜志远,少喝,少抽。

“阿姨,这是您的。”

姜淳于拿出两瓶雪花膏,一支口红,“我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就给您买了两瓶雪花膏。”

现在女性的护肤品很简单,百雀羚油脂比较厚重,保湿锁水预防干裂,很适合当医生的赵亚楠做护手霜用。

友谊牌的雪花膏香且白,更受广大爱美女性的欢迎。

姜淳于各准备了一瓶,再加上一支口红,用个很精致的化妆盒装着,雪花膏下面还垫了一条真丝围巾。

这一下,礼物的档次就提了上去。

“给我的?谢谢。”

赵亚楠接过盒子,先递给了姜淳于一个红包,“这里有一百块钱,还有一些票据,你喜欢什么就自己买。”

为了吉利,她特意找的红纸的包的。

“谢谢阿姨。”

姜淳于很爽快地接了过去,她就喜欢这种出手大方的长辈。

赵亚楠见姜淳于这么乖巧,心里也很高兴。她先看了盒子一眼,“这盒子真好看。”

“是我在海城友谊商店买的,说是化妆盒。”

姜淳于按了一下前面的按钮,掀开盒子,“阿姨,您看,这上面还镶嵌了一面小镜子。”

能去友谊商店,还是托的裴景州的关系,不然那地方她可去不了。

“老姜,你看。”

赵亚楠把盒子递给姜志远看,“这化妆盒还真不错,我们这边可没有。”

姜志远点点头:“确实很精致。”

别看赵亚楠是个铁血军医,可她骨子里是个温柔的小女人,对这些小玩意还是很喜欢的。

赵亚楠又去看盒子里的东西,雪花膏对她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这些她都有。但是下面垫的那块丝巾还挺漂亮。很素雅,是她喜欢的款式。

赵亚楠拿了丝巾在面前比了比,可惜现在天气有点热,不然她明天非戴着去上班不可。

这颜色和花色,太符合她心意了。

柔美而不出挑。

虽然姜淳于说是送她雪花膏,但是赵亚楠又不傻,很明显这化妆盒和丝巾的价值要更高点。

“那你以前怎么没想着离开?”
姜志远一句紧跟着一句,“我每年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从来没说?是不想说,还是不敢说?”
“我怕妈妈伤心。”
“愚蠢。”
姜志远面色微沉:“那你知道那天送你去医院的人是谁吗?有没有感谢人家?”
“不知道。”
姜淳于摇头,“他还给我垫了医药费,我还没还他呢。”
“如果下次遇见,记得要把这恩情还了,人家对你有救命之恩。”
见姜淳于点头,姜志远才继续说道,“还有你说的牛叔牛婶,回头我让你阿姨买点东西寄过去。人家帮了你,你要记得感恩。不能让人家做了好事,还寒心。”
“谢谢爸。”
“和爸爸不用说谢谢。”
姜志远端起茶杯,闲闲地问道,“关于周庆国,你有什么想法。”
“爸爸,周庆国还差我六千块钱没还呢。”
说着,姜淳于掏出裴景州逼着周庆国打的欠条,“欠条上说了,周庆国每个月的工资一半还给我。我要是给他工作弄没了,以后养家的重担不是就全在妈妈肩上,他也没钱还我工资了啊。”
姜志远慈爱地看着自己的闺女,他这个闺女还是太良善,能想到最狠的报复就是把周庆国的工作弄没了。
蒋晴那么废物,她还惦记着蒋晴,深怕她吃苦。
依他看,蒋晴喜欢吃苦,就让她多吃点,省的天天风花雪月,不知道人间疾苦。
还有这欠条的事情,裴景州已经给他打过电话,里面的内容他都一清二楚。
裴景州到底年轻,要是他就让周庆国拿出全部的工资,把儿女房子都卖了来还这钱。
一个月二十几块钱,要还二三十年才能还清。
与一个月二十几块钱比,还不如直接把周庆国踩进烂泥里更痛快。
“其实这个钱他不还我,我也无所谓。我就是想着周庆国和蒋晴还是一家人,我不能连亲妈都不顾。”
姜志远点点头,是个好孩子,就是心慈手软了点。
见姜志远没说话,姜淳于把包里的一沓钱掏了出来,还有十根金条也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
“这是我在周庆国房间拿的。”
说完,姜淳于低着小脑袋,一副很愧疚的样子,“我就是觉得这钱是爸爸给我的,不能便宜他。”
她偷周庆国的钱,其实不值得推敲,只要姜志远和公安局有心想查,很轻易就能查到。
她不过是依仗着空间,还有跨省报案,主打一个就是胆大妄为。
所以,姜淳于根本就没打算瞒着姜志远这件事。
无论她留没留下痕迹,看在她主动交代的份上,估计姜志远也会想办法保住她这个闺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