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脑区正对应着竞赛集训那夜的记忆。
更衣镜突然起雾,浮现出他临终前的手写公式:当超弦的振动频率等于初恋时的心跳,记忆就能穿越膜宇宙。
(遍历理论)剑桥的牛顿苹果树第两百次落叶时,我在《时间简史》特装版里找到沈砚昭的绝笔信。
墨水是用苯妥英钠溶液调配的,在黑洞辐射示意图旁写着:“如果信息守恒定律成立,我们的相遇应该刻在霍金辐射里。”
信纸背面的分形图案经傅里叶变换后,竟是段未公开的监控视频。
2016年平安夜,他偷偷折返空教室,将我打翻的药汁痕迹描摹成拓扑学中的纽结理论。
视频最后一帧突然卡顿,放大后看见玻璃窗倒影里,他正用口型重复着:“我看了你多少次,只为目光与你重叠。”
圣约翰学院的钟声里,我抱着《追忆似水年华》冲进暴雨。
书页间飘落他中学时的体检报告,边缘空白处列着用量子隧穿概率公式计算的心动次数:在10^-34米的普朗克尺度下,穿越十年时光的相遇概率是0.007%。
(永恒暴胀)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晚宴上,我端着香槟绕过讨论庞加莱猜想的学者们。
露台的紫藤花开得正好,月光将影子拉长成当年竞赛教室的模样。
突然有德文版《纯粹理性批判》轻轻抵住我后背,熟悉的消毒水味混着苯妥英钠的金属气息。
“林教授是否相信...”声音被夜风揉碎,我转身时正撞见他右耳的助听器闪烁蓝光——那是苏黎世联邦理工的最新脑机接口。
他残缺的右颞叶位置植入芯片,皮肤下透出克莱因瓶形状的微电路。
我们同时开口说出哈代关于数学之美的论述,又同时陷入哥德尔式的沉默。
他颤抖的指尖划过我会议牌上的二维码,后台数据突然显示二十七个未读文件——正是高三那年被他母亲拦截的情书,每封都加密成不同数学猜想。
“梦里的你,近在咫尺,却又模糊不清。”
他拆开胰岛素泵,露出藏在里面的玻璃糖纸,“但根据量子芝诺效应,只要观测足够频繁...”急救车的笛声由远及近,他掌心的六边形糖纸开始坍缩,折射出无数平行宇宙里我们错过的可能性。
那些被编码在σ-代数里的偷看瞬间,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