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浅浅曾诚的其他类型小说《我妈带三娃嫁人后,扮猪吃虎!全局》,由网络作家“遇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曾诚点头。他也确实不适合掺和到老钱家和赵家的事中。因为老钱头和他爹是战友,对他爹还有救命之恩。赵家母子几个又是他的岳丈家。他好像站在哪边都不太合适!当赵赛华知道钱二田对她和儿子的算计,真的怒了。当初说好了。只要她两个儿子没钱盖房,就可以一直住的。就算赶她两个儿子走,那也得等他们找到了对象或者结婚后。现在两个儿子连对象都没有呢!他们这么做,就是想把事情给做绝啊!“浅浅,你现在上班,知不知道哪里还有卖工作的。”赵母直接和他们摊牌:“放心,钱不是问题。”“你打算给哥哥买个工作?”“嗯!”赵氏叹息了一声:“钱二田本来就是个有心机的,他那未过门的媳妇更是人精。如今老钱头对我的感情也不如当初……以后有的闹呢!”“干脆离了算了~!”赵浅浅在一旁劝...
《我妈带三娃嫁人后,扮猪吃虎!全局》精彩片段
曾诚点头。
他也确实不适合掺和到老钱家和赵家的事中。
因为老钱头和他爹是战友,对他爹还有救命之恩。
赵家母子几个又是他的岳丈家。
他好像站在哪边都不太合适!
当赵赛华知道钱二田对她和儿子的算计,真的怒了。
当初说好了。
只要她两个儿子没钱盖房,就可以一直住的。
就算赶她两个儿子走,那也得等他们找到了对象或者结婚后。
现在两个儿子连对象都没有呢!
他们这么做,就是想把事情给做绝啊!
“浅浅,你现在上班,知不知道哪里还有卖工作的。”赵母直接和他们摊牌:“放心,钱不是问题。”
“你打算给哥哥买个工作?”
“嗯!”
赵氏叹息了一声:“钱二田本来就是个有心机的,他那未过门的媳妇更是人精。如今老钱头对我的感情也不如当初……以后有的闹呢!”
“干脆离了算了~!”赵浅浅在一旁劝说道。
因为她是知道剧情的。
钱三丫往后不单单要对付自己,挑拨她和曾诚的感情。
她还要对付赵母和她的两个儿子。
反正早晚要撕破脸。
还不如趁这个机会逃离,这样的话还能少被钱三丫针对。
“就算要离。”赵氏的眼底闪过一丝心狠:“那我也要咬出一丝血来,这么多年他们虽然对我们母子几个苛刻。但我从平常的生活费,以及我们所赚的工分中,也积累了将近2000块钱。”
在这一刻。
赵氏摊牌了。
其实她不但有钱,而且有钱的很。
2000块钱呢,即便是在人人都富裕的钱家村,都是一笔巨款。
更不要说对别的村子来说!
就连见过大世面的赵浅浅听到这笔钱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更不要说赵氏的两个儿子。
乖乖?
2000块?
她家曾诚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怪不得赵母给她陪嫁了一份600的工作后,还有钱给大哥买工作!
之前书中所说她妈和赵家两个儿子都是极品。
赵浅浅还是有些不相信的。
她认为那是女主钱三丫在陷害自己的妈妈和哥哥弟弟们。
没想到啊,没想到……
她妈还真的是超级大白莲!
嘻嘻。
超级大白莲好啊。
她妈妈的战斗力越强,那她赵浅浅就过的越舒心。
将来若是真的和重生女主对上。
她也有帮手不是吗?
女主眼中的超级极品赵氏,赵浅浅已经看出来些苗头了。
那就是外人眼中善良温柔,对待继子女非常好的赵氏,恐怕平常没少占他们的便宜。
只不过人家明明占了便宜,却让外人觉得她是十里八乡的好继母。
这可是2000块钱呢,全部是从平常的生活费中所获取。
你说赵氏清白,从没苛待过继子女?
反正赵浅浅是第一个不认。
赵母的白莲花品质,已经显露。
只是不知道大哥和小弟的极品在哪里?
毕竟这是一本以重生女主为主角的三观,那女主说他们是极品,就一定有他们非常奇葩的地方。
整本书,肯定是要突出女主的三观正。
那别人就只能是奇葩!
女主后来把赵家母子害的死的死,伤的伤,总要给女主找一个理由不是吗?
赵浅浅突然有点期待。
两个对她极好,看起来三观也不错的赵家两儿子,后来是怎么变极品的?
关于赵母说的买工作一事。
别说。
赵浅浅还真的知道一份工作。
昨天在食品厂吃饭的时候。
她只感觉到曾诚温柔又略带攻击的手以及急促的呼吸……整个人都像是被电击中一般,浑身酥麻无力,大脑也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们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之中,夜越来越深,但他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直至黎明时分才相拥而眠。
翌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时,这对新人依旧沉醉于梦乡之中。
两个人昨晚折腾了一夜,新婚的第一天睡到了日上三竿,连早饭都没吃。
中午两个人才悠悠睡醒。
赵浅浅问:“你今天没去上工,没事吧!”
曾诚把怀里的女人又搂紧了一些:“没事,成亲我请了三天的婚假。”
“那也不能睡了,我得起来做饭了。”赵钱浅打着哈欠说:“昨天蒸的馒头和办酒席的菜是一点都不剩,所以我们今天得重新做。”
“再睡会。”男人宠溺道:“呆会,我带你去镇上吃。”
赵浅浅一听,那感情好。
昨晚很累了,她也不想起来做饭。
两个人又睡了一会,起来一人冲了一杯麦乳精。
等到镇上的时候,都下午了,刚好赶上晚饭。
曾诚很是奢侈的要了红烧肉,粉蒸丸子,油焖大虾,外加清蒸鱼,主食就是六两米饭。
原本以为吃不了的可以带回去,明天早上吃。
反正现在是初冬的时节,也不怕食物会坏掉。
谁知他们可能是太累的缘故。
也可能是一天没吃饭的缘故,四个肉菜,外加六两米饭全部吃个干净。
赵浅浅觉得这种没有婆婆管,只有他们小两口的日子真的很爽。
饭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最主要的是曾诚有钱。
可以满足她做米虫的生活!
吃完饭,曾诚问赵浅浅要不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
毕竟明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
可赵浅浅说不要。
一是曾父给曾诚邮寄了不少的东西,可以借花献佛。
二就是赵浅浅着实不喜欢钱老头和钱家的人,都太会算计,不想准备更多的东西!
三就是赵浅浅一心想做米虫的生活,那她也要为自己打算,能省则省。
现在她的手里,已经有曾诚补给她的300彩礼,以及陪嫁的20快,还有就是曾诚给自己买菜的20,赵母没要,加上自己平常攒下的十三块零八毛的私房。
她手里总共有353.8毛钱!
这些钱虽然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但离自己当米虫的生活还差不少。
最少要攒够一万块,才能安安心心当米虫。
老钱家。
今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
昨天赵浅浅昨天没让曾诚另外买东西。
因为曾诚父亲有邮给他的红糖,和麦乳精饼干这些东西。
赵浅浅觉得这些当回门礼足够了。
最后她准备了二包红糖,二包大白兔奶糖,一瓶麦乳精,和一盒饼干。
东西看着不多。
但每一样拿出来,都是紧俏的货。
钱家的人和赵母看了也很欢喜。
新婚,哪怕是回门他们也起的很晚。
反正来的时候就到了中午。
赵母是包了饺子给他们吃的,走的时候,还给他们带了两碗。
晚上回家煎一下,刚好连饭都不用做了。
除了饺子,还给赵浅浅装了一些小咸菜。
当时赵浅浅是不想拿的。
可赵母非要她拿:“你以后也是要过日子的人了,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这小咸菜有时候可以当一顿菜吃。”
三天的婚假过后。
曾诚就要去上工了。
老三赵雨十六岁,他很是勤奋,每天都能赚十个工分。
老四赵顺十三岁,他每天都去打猪草,偶尔还跟着大哥去山上打猎,每天能赚五个工分左右。
老五赵多七岁,如今在上学。
他是二房的五个儿子中,唯一可以上学的,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赵浅浅跟他们不熟,简单的打过招呼,就说明来意:“二叔……我是想有一件事情请你帮忙。”
“什么忙?能帮的二叔一定帮。”赵老二一脸的真诚。
其实当初赵母改嫁的时候,他就想帮大哥留下一个儿子的,好歹留个后。
但是自己家养五个儿子就挺困难的。
根本就不能再帮大哥养一个儿子。
“那个我在镇上买了一份工作,但是自己有一些别的事情暂时不能去,想请堂兄帮我上班,我每个月会出三块钱的工资,外加三十斤粗粮。”
三十斤粗娘?
……“乖乖,那可是顶我们家半个月的口粮。”最小的老五第一个开口。
赵家村工分能换的粮食本就不多,但他们还要留出一部分用来换钱。
所以一大家子七口人,每个月只吃六十斤粗粮。
……“还有3块钱呢,我想干,堂妹。”老二赵调第一个表达意愿。
不过他一开口,就被赵老二给白了一眼:“就你这样不务正业的,把你堂妹的活给干坏了怎么办?老大和老三都可以去,他们干活好。不过我家只要三十斤粗粮就好,3块钱工资就不要了。”
赵老二撇撇嘴,也没敢反驳。
爹说得对,他确实不务正业。
其实对于二叔的提议,赵浅浅反而有些不赞同。
因为食品厂后勤仓库,更适合赵老二。
那里没有多少活要干,整天跟各种来拉货的打交道,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
“二叔,这三块钱的工资我是一定要给的。而且这只是目前的工钱,等我把买工作的600成本都收回来后,就给涨到八块钱的工资,外加三十斤粗粮。”
什么?
后续可以涨到八块。
那他们家岂不是要发达了。
毕竟赵家村没法跟别的村相比,如果村里有一个能拿八块钱工资的临时工,绝对可以让全村人都羡慕。
再说加上三十粗粮的话。
那就是每个月超过十块钱了!
整个赵家二房的人,都不由的心中一喜,好似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目前还是先把赵浅浅这个财神爷给哄好。
心里虽然高兴,但面上还是要客气一下的:“那个每个月三块钱,外加三十斤粗粮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别的更多的。”
“二叔,二婶,我说话算话。”赵浅浅一锤定音:“只要我把买工作的600块给收了回来,一定会给涨工资的。而且以后把工作半价卖给你们都可以。”
“好好好。我们家保证一定会把这份工作给干好。”赵老二讨好的笑笑:“不知道老大和老三你看中哪一个?他们干活都超级好的。”
“我选二哥。”
什么?
赵老二一家都大吃一惊。
“二叔,我的工作不需要干很多活,只需要账头好,能说会道就可以。”赵浅浅看向赵调:“而二哥刚好够资格。”
“是吗?”赵老二傻笑:“想不到我这不成器的儿子,还有有用的时候。”
赵家最小的两个儿子倒是没什么感觉,就是开心自己家终于出了一个上班的了。
但是老大赵风和老三赵雨心里都很不舒服。
就好像是一直不如你的人,忽然有一天爬到了你头上。
本来赵浅浅是要赵调把自行车骑到食品厂。
她偶尔去上班的时候再拿回来就好了。
可赵二叔一家怕把这么贵的自行车给弄坏了,当天就要赵调给送回来。
而且送车回来的时候,还给赵浅浅带了一只野兔子。
本来这只小野兔,他们拿去换钱的话,至少能够卖一块钱。
但觉得占赵浅浅的便宜太多了。
所以才把这只兔子给她。
赵浅浅是真的没想到堂兄不但当天就把自行车给送回来,还送了一只野兔子。
说实话。
她真的很想要这兔子。
毕竟野味不是那么好弄的。
况且这兔子还是活的,她可以养着,什么时候想吃了再吃。
不过。
她也知道二叔一家很穷。
所以赵浅浅给了二堂兄一块钱,没想到他说什么都不要。
而赵浅浅又不想占人家的便宜。
倒不是她道德高尚。
而是二叔家实在太穷了。
突然想到发工资,她也奢侈了一把,买了二斤肉。
还包了二大锅韭菜猪肉陷的包子。
所以给二堂兄装几个包子带回去吃吧。
于是她硬给他装了四个大包子带回去。
普通的肉包子大概为一毛到二毛钱一个。
但赵浅浅包的肉包子,绝对值二毛钱一个。
因为她的包子不但肉多,还是纯白面的,份量又大!
老钱家。
钱二田的媳妇闹了这么长时间,今天才算正式接管老钱家的生活费,因为今天是老钱头发工资的日子。
所以她今天得到了30块钱的生活费。
钱二田的媳妇早早地就开始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心中盘算着如何规划这笔收入?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还是怎么让老钱家一家都吃好。
这样才能狠狠地打脸赵氏。
才能更好的把每个月的生活费给夺回来。
不过。
赵氏也有赵氏的算计。
反正现在家里就她和最小的儿子吃饭。
那她只要交出够他们两个人吃的就够了。
剩余的粮食,她全部都拿到了赵浅浅那。
到时候。
她要二田媳妇花最高的价格买粮食。
这老钱家一家好几个没工分没粮食的,在家赚工分的也是偷奸耍滑的,以及年龄还小的。
总之一句话概括。
这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饭桌上。
这二田媳妇刚得到30块钱的生活费,赵氏就提醒道:“每个月的生活费给了,要先买十多块钱的粮食。”
“什么?”夏兰愤怒道:“婆婆,这是把粮食都给贪污了?”
在乡下,大队里会发粮食的。
而且之前没分家的时候,她可从没见家里缺过粮食吃。
不管吃的好,还是坏,都是让各位吃饱的。
赵氏早就防着夏兰闹:“二田媳妇,这是老钱家的传统,我之前管家的时候,也是每个月拿出10块钱买粮食的,大家都可以做证。还有这是当初发的粮食,现在还剩下三个月的,不信你可以让他们都看看。”
赵氏把赵家的粮食全部都拿走了,然后只给他们看了老钱家的粮食。
当初发了多少粮食都是有数的。
他们一看账本和粮食,就知道。
这三个月的粮食是对得上账的,平分到每个月就是一个月还有二十斤的粗粮,三十斤的细粮。
也就是说一个月共有五十斤的粮食。
其实原本还可以更多一些的。
但当初分粮食的时候,老钱家大部分要的都是细粮,这样就导致分得粮食斤数比正常的量要少了三分之一。
听到这个。
赵氏笑了:“不如我们直接离婚得了,毕竟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老钱家的房子和财产我都没要,如今连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算计上了,这还过什么?”
老钱头一噎。
说实话他真的很满足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想离婚。
可赵氏一贯很是容忍。
在他面前连大话都不曾说过几句。
这两天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呛声,和他的子女不对付。
钱老头知道如果再不加安抚,可能真的会出事。
于是他妥协道:“那个,我另外每个月再加五块钱给全家改善生活,家里的条件摆在那,没道理天天吃窝头,五块钱应该够我们全家吃十天的白面了。”
虽然出了钱。
表面上是对赵氏妥协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
钱老头对赵氏也是有要求的,算是半悄打:“我出的这些钱,只能用来改善生活。5块钱够一连吃10天的白面了,你一点都不能给我少。”
10天的白面?
他是真的敢想。
一家十几口人,只吃白面的话,一个星期都不够。
这不就是让她往外掏钱吗?
以前。
赵氏会忍,那是因为她的三个孩子都没长大。
真的闹僵了。
她也不好再找愿意帮她养三个孩子的男人。
再说了。
钱老头有钱老头的算计。
赵氏也有赵氏的算计。
钱老头以为赵氏母子一年最多能从他这里赚个几十块。
其实会装,又会过日子的赵母,每年能够从老钱家净赚一百赌块。
但这并不值得她感恩。
因为这一切不是钱家或者钱老头来的。
而是她算计和隐忍吞声而来的,更多的还是靠她辛苦劳动!
她自从嫁过来。
不论是来月事,还是生病,都要去地里干活。
而且还要照顾老钱家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散。
赵氏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
但现在不同了。
她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真的不想再忍了。
如果不是赵氏处处算计。
她真的是被钱家这一大家子吃的渣都不剩。
赵氏对于钱老头又多出了5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不满意:“我平常逆来顺受习惯了,所以你们就一再的欺压我。如今有些事情也该说说清楚了。”
“自从我嫁到钱家村来,每天都至少拿八个工分,有时候还拿十个工分。所分得粮食足够我和女儿浅浅吃,甚至还有剩余。而我大儿子也是每天都拿十个工分,放假的时候我小儿子也会帮忙,能拿六七个工分……”
这一点。
钱家的人不能否认。
因为赵家母子真的都很勤奋。
就连最懒的赵浅浅,那也是做饭针线活样样精通。
钱家几个儿女大概是富裕日子过多了。
所以都不太能吃苦,也赚不了多少工分。
说到这里。
赵氏顿了顿:“所以这十年来,不是我们母子几个吃了钱家的粮食,而是你们钱家人吃了我们母子的。但你们最近事事锱铢必较,我也想帮我两个儿子算计算计。以后我们工分分发的这些粮食要么你们出钱买,要么我们只交一半。”
赵氏的这一番话落下。
钱家几人瞠目结舌。
原来这么多年,是他们占了人家赵氏母子几人的便宜吗?
只是还不等他们回味过来。
心机很深的钱二田又有话说了:“可不要说我们钱家占你们母子几人的便宜,你们工分能分到那么多粮食,是因为嫁到了我们钱家村,不然你换别的村庄试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