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豆豆小说阅读网 > 武侠仙侠 > 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免费阅读

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免费阅读

李曼君 著

武侠仙侠连载

李大为就又笑了,“要不我们一块儿去呗,大牛开拖拉机等着呢,这会儿大嫂和娘应该把饭都做好了,也不用你去厨房。”“不去!”王晓娟冷笑,“我可不想晚上还得去隔壁舅婆家借住麻烦人家。”说来好笑,李大为出了一千块重新修整的老房子,人家老太太老头连他们一间房都没留。“我这还有两锅粽子没煮呢,我去什么去。”王晓娟挥挥手,让李大为快走,别提让她上火的事。“你今年包这么多粽子干什么?”李大为好奇问。王晓娟忙碌着头也没回,“你那些主任领导的,这家送点那家送点,这还不一定够呢。”她也心疼老公天天下乡做群众工作,想走走人情把这活撇了。李大为楞了一下,看着大热天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的妻子,眼里涌上潮意。他这辈子,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姐妹关系也淡,就一个小妹逢年...

主角:李曼君李丽君   更新:2024-11-27 10: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曼君李丽君的武侠仙侠小说《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李曼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大为就又笑了,“要不我们一块儿去呗,大牛开拖拉机等着呢,这会儿大嫂和娘应该把饭都做好了,也不用你去厨房。”“不去!”王晓娟冷笑,“我可不想晚上还得去隔壁舅婆家借住麻烦人家。”说来好笑,李大为出了一千块重新修整的老房子,人家老太太老头连他们一间房都没留。“我这还有两锅粽子没煮呢,我去什么去。”王晓娟挥挥手,让李大为快走,别提让她上火的事。“你今年包这么多粽子干什么?”李大为好奇问。王晓娟忙碌着头也没回,“你那些主任领导的,这家送点那家送点,这还不一定够呢。”她也心疼老公天天下乡做群众工作,想走走人情把这活撇了。李大为楞了一下,看着大热天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的妻子,眼里涌上潮意。他这辈子,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姐妹关系也淡,就一个小妹逢年...

《李曼君李丽君的小说重回九零搞事业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李大为就又笑了,“要不我们一块儿去呗,大牛开拖拉机等着呢,这会儿大嫂和娘应该把饭都做好了,也不用你去厨房。”

“不去!”王晓娟冷笑,“我可不想晚上还得去隔壁舅婆家借住麻烦人家。”

说来好笑,李大为出了一千块重新修整的老房子,人家老太太老头连他们一间房都没留。

“我这还有两锅粽子没煮呢,我去什么去。”王晓娟挥挥手,让李大为快走,别提让她上火的事。

“你今年包这么多粽子干什么?”李大为好奇问。

王晓娟忙碌着头也没回,“你那些主任领导的,这家送点那家送点,这还不一定够呢。”

她也心疼老公天天下乡做群众工作,想走走人情把这活撇了。

李大为楞了一下,看着大热天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的妻子,眼里涌上潮意。

他这辈子,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姐妹关系也淡,就一个小妹逢年过节还知道发电报过来问一声。

对他最好的人,不是那些血脉相连的家人,而是妻子。

“让孩子们帮你点,我先走了啊,你也别太累了。”

冲只知道吃的李建军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动一动,李大为提着粽子和公文包走了。

夏天天黑晚,乡下吃饭也比较晚,跟着大侄儿一起坐拖拉机回去,时间还来得及。

到了那栋新建成的砖木结构大房子前,明明里头热闹得不得了,李大为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回家的急迫。

见又是他一个人,老头子就不太高兴,碍于身份不好说儿媳妇什么。

老太太就没那么客气,饭桌上当着所有亲戚的面直接问:

“她呢?又不来?嫌弃咱们乡下又脏又臭,她自己不也是乡下来的?大过节也不来,让老祖宗们都等着,都是当妈的人了半点事不懂!”

李大为给族里九十多的老祖宗先敬一杯酒表示欠意,解释道:

“家里太忙抽不开身,知道您老惦记着,晓娟做了您老最爱吃的肉粽子让我拿来,回头老祖宗多拿几个带回家慢慢吃。”

老太太扒拉了下那布袋子,啧了一声,选了几个装好给老祖宗备着,剩下的搂到柜子里锁上。

大牛家两岁多的闺女眼巴巴跟在后头看着,小小声喊:“重奶奶,我想吃肉粽子......”

老太太不为所动,小姑娘眼看着就要哭了。

李小妹今天特意回家来过节,看不过眼,说了她妈一声,“您拿几个分这些小娃娃吃呗,大过节的。”

李大妹嫁得近,老公外出打工去了,公公婆婆好说话不管她,天天往娘家奔。

看侄子的女儿要哭,把小丫头撵了出去,“走走走,这肉粽是留给你堂弟他们还有小叔吃的知道不?女娃子吃这些要烂牙的。”

小姑娘睁着大眼不懂,堂弟还在堂婶娘肚子里,他怎么能吃肉粽子?

原本站在灶台前炒菜的大牛媳妇砰的扔下勺子,起身一把把女儿抱走,瞪了一眼这大姑婆,跟正在和二叔李大为和公公李大龙喝酒的老公李大牛说了声:

“我妈喊我带囡囡回去吃肉粽子!”

扭头直接出了李家大院,回隔壁娘家去了,留下一脸尴尬的李老头和黑脸的李大龙。

李大为见侄儿急得要死又不敢去追,玩笑似的催他:

“你还愣着啊,再愣着老婆孩子回娘家就不回来了!”

老祖宗和其他亲戚们哄笑出声,气氛缓和不少,李大龙阴翳着一张老脸,还骂:

“不回来就不回来,下不出崽的女人要她做什么!”

大牛生气的撇了眼他爸,“都什么时代了,爸咋还说这种话!”

心里惦记妻女,冲李大为点点头,还是追出去了。

李大为看着气急败坏的李大龙,无比庆幸家里孩子和老婆都没跟来。

而此时的石楠镇上,李曼君和弟弟妹妹、妈妈一起吃晚饭,有肉有蛋,还有新鲜出炉的各种口味粽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舒坦得很。

王晓娟杀了一只鸭,爆炒出来的香辣味儿直击李曼君味蕾,她就喜欢吃辣。

虽然分肉的时候两只鸭腿李建军和李丽君一人一个,自己只轮到两个鸭翅膀,但想想老家那边的女人连桌都上不了,李曼君已经知足了。

至少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正随着时代一点点有所转变。

夜里,李曼君做了一个梦,梦里朦朦胧胧有个高大的身影在白雾弥漫的温泉边冲洗。

水滴从冷硬的发梢滴落,砸在宽厚的肩膀上,顺着肩胛骨中间的腰线一路向下,每一寸肌肉都紧绷着,散发出浓郁的雄性气息,引她靠近......

李曼君刚想凑近去看那张背对自己的脸长什么模样,就被镇中学嘹亮的起床号叫醒了。

睁开双眼,望着头顶糊满天报纸的天花板,李曼君甚至都来不及回味儿,梦境就一点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那种屏住呼吸想要贴近的暧昧。

“曼君!”

房子前刘燕以手做喇叭冲院里大声喊,“李曼君!”

没有手机便捷通讯的时代,找人基本靠吼,赵燕站在李家院门前喊了好几声,院门才被急匆匆打开。

换回自己土气衣服的李曼君冲了出来,要不是刘燕在这喊,她差点忘了自己还有正事没干。

“你昨天顺利吗?”刘燕一边走一边把买好的白糖包子递给李曼君,她俩都爱白糖。

李曼君咬一口包子,融化的白糖馅料烫嘴,嘶嘶吸了两口冷气也舍不得吐出来,和着包子皮咽下,点点头,

“相亲对象人还可以,你和刘成你俩呢?”

“今天的糖准备了吗?昨天收获怎么样?你们只两个人没累着吧?”

刘燕一点不客气的点头,“少一个人累那是肯定的,但回报也是值得的,白糖已经熬好了,牙膏皮不怎么有了,我今天只熬了十五斤糖。”

掏出别再腰上的自制拉链布袋,把里面的零钱拿出来,

“昨天废旧和牙膏皮除去你给的七十块成本,总共卖了八十块二毛五,你昨天没去,拿三成是二十四块零七分钱。”

“今天又花十五块买了糖,剩下这七十九块零九分是你的。”刘燕把钱数了一遍,让李曼君自己也数一遍。


“数数。”

万荣明把钱递给李曼君,又举着放大镜把那乾隆年制铁钵看一遍,然后拿出一个泡沫箱,把它装了进去。

他那边已经完成交接,李曼君这边的钱还没点完。

这年头假钱太多,不得不谨慎。

最终确定都是真钞,李曼君才把钱收下,觉得万荣明人品不错。

“不写个收据之类的吗?”李曼君疑惑问。

万荣明白了她一眼,“一看你就是个没经验的,能得到这个钵,也是踩狗屎运了吧。”

李曼君心说怎么还骂人呢,她这个问题不是很正常吗?

事后万荣明告诉她,这行都是灰活儿,也就是这些不值钱的小物件,要是国宝级的那些东西,风险可大了去了。

还写收据?是想把自己送进去吧!

两千块的只算小东西?

李曼君表示涨姿势了,把两千块分成好几份,裤腰带别一份,内衣里塞一份,还有一份踩鞋底,都还觉得不够安全。

万荣明见她这样,乐得不行,给她想了个招,“你这样,我给你找个碗继续放包里,假装没卖出去,你再把脸苦一苦,保管只觉得你晦气,没有会盯上你。”

“那些人一般不敢真做什么,顶多拿个几分钱的玻璃珠硬逼着你花几百块买下来而已,等出了这条街,公园里有保安巡逻,他们就不敢怎么样了。”

李曼君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今天真的谢谢您了万叔。”李曼君真心道。

万荣明找了个和钵差不多大的碗塞她背包里,戏谑道:“真要想谢我,下次继续找我就是。”

“这个碗我爱人买的,三毛五,你找给我吧,回头你也可以拿来吃面。”万荣明笑嘻嘻的,钱上算得清清楚楚。

李曼君可真是服了,那兜里零钱拿出来,硬是凑了三毛五分给他。

万荣明送佛送到西,把卷闸门重新打开,一脸不耐烦的挥挥手,

“走走走,这些假得不能再假的就别拿来忽悠老子!”

李曼君一脸“无辜”的抱着旧背包从店里走出来,“唉,您要不收了吧,三块五块也成啊。”

万荣明稀奇的飞快瞪了她一眼,还跟这演上了。

“滚!”他不耐喝道,懒得多说一句废话。

李曼君往四周看了看,不出预料又见到那几张面孔,正注视着她这边的一举一动,听见她和万荣明的对话,几人很失望,嗤笑着撇了撇嘴。

她还没走呢,几人就先走了,走前还瞪了她一眼,一副浪费他们表情的样子。

走前,李曼君小声问万荣明,“千工拔步床,你这能收吗?”

已经躺回椅子上的万荣明眼睛“唰”的一亮,“老物件?”

李曼君点头,万荣明整个人都坐了起来,“要不我陪你去弄过来?那玩意一般人拆不了,你别乱来!”

他那双眼睛像是饿狼见了小白羊,李曼君吓得转身就跑,只留下一句:“过两天我再来。”

就苦着脸离开了。

万荣明一颗心被她弄得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好险没憋过去。

平复半晌,仰天轻笑一声,“随缘,强求不来。”

干他们这行的,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

李曼君心惊胆颤的走出小潘家园,来到喧闹的海洋公园里,发现身后没有人跟来,长舒了半口气。

剩下半口,等她先把钱存进银行再说吧。

李曼君觉得走哪儿都不安全,直接打的士到银行大门口,进去办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存折。

直到把存折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李曼君才后知后觉感受到真切的喜悦。

两千块,居然就这么到手了。

回想这几天的经历,真的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直到此刻,手握红本本,才感受到真实。

离开银行前,李曼君看了一眼大厅里黑板上写的存钱利率,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年利率百分之十七,原来九十年代银行利率高得这么离谱的吗?

不相信似的又找银行工作人员问了一遍,对方很热情的告诉她,就是这个利率,如果存三年,直接百分之二十利息率,问她要不要存点。

“谢谢,我暂时不用。”李曼君礼貌微笑。

银行工作人员说没事,递给她一本储蓄利率宣传手册,让她带回去慢慢看,存的金额越大,利息越高。

一千元就是大额存单了,可享受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利息率。

李曼君拿着红色的宣传册,一脸梦幻的走出银行大门,被风一吹,清醒过来。

银行利率高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反应了当代的高通货膨胀率。

等到明年,她手里的钱又会贬值很大一部分,得赶紧把这些钱,换成真正保值的东西才行。

李曼君在附近找了家米粉小店,吃了一碗米粉,便动身返程。

下午最晚一班车是四点钟,忙了这一大中午,时间已经不容许她再留下,要不然今晚就得花钱去住宾馆了。

预料之外,她在客运站见到了赵勇,看那样子,是特意在这等她的。

“幸好你还没走。”赵勇欣喜的大步走到她面前来,掏出一张纸递给她,“这是我的哔哔机号,还有家里的电话号码,你以后有事就直接给我打电话讲。”

他这么一说,李曼君顿觉惊讶,“你的哔哔机号?”

赵勇难掩嘚瑟的把口袋里的哔哔机掏出来,问李曼君要不要学,很简单,他可以教她。

李曼君摆手,“我又没有,等我有了再跟你学吧。”

她得给自己买一个哔哔机了,出门在外方便些。

“你在这等我就是为了给我你的联系方式?”李曼君好笑问。

赵勇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挠了挠手臂不自在的说,“那要不我送你回去?”

李曼君无奈道,“吴阿姨跟我讲你只有一辆自行车,你确定要和我一块坐汽车回去这样送我吗?”

“不是。”赵勇惊讶,“我今天没跟你说那货车是我自己的吗?虽然是二手的,旧了点,但我刚把车洗干净了,绝对干净。”

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直觉,觉得她应该就是非常讲究卫生的,刚刚下完货,马上把车里里外外洗了一遍。

李曼君讶然,“赵勇,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李曼君在门口等他出来,好笑问:“送了?”

赵勇点头,“送了。”

说着,剥了一颗,递到李曼君嘴边,硬是要她也吃一颗。

他自己则吃了一颗接一颗,好似甜不够似的,笑着笑着,眼眶有些潮热,忙转开头看了远处好一会儿,才回头,专注的看着她。

这下可以光明正大的牵着手走了,赵勇的大掌把李曼君小小的手完全包裹在掌心里,拉她来到照相馆。

相馆老板一看这种一对对的就知道的来拍结婚证件照的,熟门熟路放下红色背景纸,让两人坐过去。

“咔嚓咔嚓”两下就拍好了,李曼君今天也化了妆,相馆老板说效果相当好。

可李曼君看那黑乎乎的胶片,不是很相信。

照片不能马上就洗出来,要等五天才能拿到,留下签名,到时间报名字来取。

赵勇结账的时候,忽然看见展示的玻璃柜台上压着的其他人的婚纱照,指着照片问:

“你们店里还能拍这种吗?”

男的打领带穿西装,女的穿漂亮华丽的大裙子,还带头纱的。

他就觉得今天这照片拍得怎么这么不得劲,心里欠欠的,原来是他忘记了要拍婚纱照。

小关结婚的时候,他老婆就吵着要拍这种照片,不拍还一哭二闹三上吊,好不容易两人才去拍的。

一拍回来,那个欢喜劲,把小关伺候得舒舒服服。

当时小关就跟还没结婚的那些弟兄们说:“这女人啊,就是要哄着的,把她们哄高兴了,咱们老爷们在家里才舒坦。”

“但是你要是哪里惹她不如意,那你就等着吧,不出两天,屋顶都能给你掀咯!”

相馆老板推了推镜框,瞄一眼赵勇手下指的照片,镜片后的眼睛唰的一亮。

“有啊,你们要不要来一套?我马上把化妆师叫过来,免费给你们化妆,还送摆台大相框。”老板极力推荐。

指指对面照片墙,欧式油画大相框,可气派可洋气。

还有站在照片墙前看照片的李曼君,“你爱人这么漂亮,穿起婚纱来肯定更漂亮,这么好的日子里,拍下美美的婚纱照留作纪念,以后你们翻出来看,那多美好。”

赵勇听得两眼放光,他还没跟曼君一起拍过照片,今天日子又好,确实得来一套。

“你们这个送摆台大相框的多少钱一套?”

“999一套,天长地久,包您满意,婚礼那天还能再送您一套免费摄像。”

赵勇暗吸了一口凉气,难怪小关老婆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才能拍成,原来这婚纱照一套居然这么贵!

可看看照片上的婚纱,粉色的蓬蓬公主裙,是真特么好看。

又回头看看李曼君,她穿上肯定还能更好看。

赵勇还是很想拍,特别是天长地久这个寓意好,一咬牙,“999就999!”

李曼君狐疑走过来,“什么要999?赵勇你还没结好账?”

结果低头一看,赵勇手指底下指着一张穿着婚纱的女孩结婚照,李曼君瞬间懂了。

“你看看你喜欢吗?咱们也拍一套吧。”赵勇很上头。

李曼君扫了眼柜台里那些照片成品,正是时下从西方进来的西式婚纱照片,国外的婚纱是白色的,但跟本土的喜好结合,就有了各种颜色。

其中以粉色、红色最受欢迎。

新娘子盘着新娘头,头发梳得蓬松后撒上金色的亮片,配粉红头纱和珠花,化上从沿海传来的港风妆容,还挺好看,有种特别的韵味。

只是999元,这是要抢劫?

现在的胶卷可不像是从前了,国产胶卷直接打破了从前的国外胶卷垄断市场,现在一个胶卷才五块钱。

摆台相框什么的,也用不了多少成本,999绝对的大冤种。

“还有其他套餐吗?”李曼君看赵勇那上头劲,不忍打击他,微笑问相馆老板。

相馆老板眼珠子精明一转,得,这种事还得是男人的钱好骗,女人可能计较了。

不过今天这个男客人也是很少遇见的,一般夫妻两进店来,都是女的哭死哭活要拍,男人都嫌贵,还觉得拍这些花里胡哨不顶用,不如去买两身新衣裳。

“就像是这种的七寸单照片,加上服装费和化妆费,拍一册十张多少钱?”李曼君说出了更明确的需求。

赵勇想说话,拍就拍好的,他出钱。李曼君眼睛一扫,昨天给李丽君和李建军包两百块红包的事她还没来得及说他呢。

一开头就送这么多,以后过年过节需要送的时候该怎么送?

最主要的是,她不希望他打肿脸充胖子,自家的人还好,她震得住。

但要是旁边那些亲戚知道他有钱,麻烦事才刚刚开始。

帮吧,你自己吃力不讨好,不帮吧,人家说你没有血脉亲情,人情淡薄,看不起穷亲戚。

赵勇只得悻悻闭嘴。

不过婚纱照是要拍的,经过李曼君和相馆老板一番交锋,最终定下99元拍十张做成相册。

一下子减去九百块,赵勇心里一转就明白过来,相馆老板想坑自己呢。

幸亏有曼君,要不然真做冤大头了。

“再加个刚刚说的那个什么油画相框,要多少钱?”

赵勇看向李曼君说,“咱们也弄一个挂在床头上,多好看啊,洋气。”

洋气?

你小子是没见过后世垃圾场里被扔掉的那些大相框吧?拾荒人都嫌碍事。

李曼君摆手,“不用了,相册看着方便,够了。”

赵勇:“做一个吧,别人都有你也得有。”

小关老婆逢人去她们家吃饭,就要显摆一下那大相框呢。

李曼君挑了挑眉,“你想要?”

赵勇“咳咳”低咳两声,装作不在意的这看那看,“还行吧,主要是你们女人不都喜欢这些。”

相馆老板见李曼君有所松动,笑着说:“加五十块就能换个大相框,挺划算了,再加一个呗,大家现在都兴这个。”

李曼君看了眼装作不在意的赵勇,无奈的笑着点点头,“加吧。”

男人嘴角翘了起来,又极力压下去。

这傻瓜真是憨得怪可爱。趁相馆老板进去找服装的空档,李曼君没忍住伸手捏了捏赵勇的脸。

啧,糙的,手感不好。

男人一把擒住她的手,紧紧握着,“李曼君,光天化日的想干什么.....”

李曼君娇媚一笑,转身进了试衣间,把心神荡漾的赵勇丢在外头。


李曼君和刘燕两人一人吆喝一人换糖,把石楠镇的几条居民巷都走了一遍,一个下午,换来满满一袋子的牙膏皮。

两块钱的熬出来的糖稀稀,刘燕扯出五十根糖稀稀,换来了大牙膏皮60块,小牙膏皮150块。

这个时候的牙膏皮里有特殊金属锡铝合金,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在金属物质十分匮乏的八九十年代,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人们将这些牙膏皮回收利用。

像是石楠镇这样的小镇,消息比较滞后,人们都把牙膏皮当成普通废品去卖,最近才有人专门来收牙膏皮。

刘燕挎着空篮子空罐子,看着李曼君背上那鼓嚷嚷的一大包,抹了把额头热出来的汗水,问她接下来去哪儿。

东西收来,肯定要卖出去才有得赚。

李曼君示意刘燕跟上,两人往镇上公交汽车站牌那边走。

她上午出来转悠,就看见有个腰间挎着大包的中年男人在那收牙膏皮,这会儿才是下午四点半,集市都还没散,人应该还在。

果不然,来到车站牌附近,就看见那个熟悉的人影拎着一个大蛇皮袋从对面巷子里走了出来。

看样子,是刚收了一批牙膏皮。

李曼君忙招呼刘燕一起找了过去,中年男人眼睛犀利,一眼就盯住了那个鼓囔囔的旧布包,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笑着问:

“这都你们俩收上来的?”

刘燕觉得这中年男人长得像是电影里的黑社会大哥,拉了拉李曼君,有点虚。

李曼君安抚的冲她笑了笑,转头对这男人说:“是的,刚收来的牙膏皮,老板你这怎么收?”

老板说:“按个收,小的一个两分,大的一个五分。”

这个价格让李曼君感觉自己今天碰对了,把布包放下来,当着老板面又数了一遍报给他:

“一共是60块大的加150块小的。”

老板也爽快,打开他的蛇皮大让李曼君倒里头,拉开腰上的腰包拉链,数了六块钱递给李曼君。

“你们这石楠镇里,我还是头次收到货,刚刚拿的那些都是约好了从别的镇给我送过来的,你们要是还有,这几天我都在这块转悠,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

走之前,这个自称自己姓刘的刘老板自信满满的说道。

李曼君和刘燕对视一眼,拎着空掉的布袋和竹篮来到一个小巷里。

刚进巷子,刘燕就迫不及待的催促:“快看看咱们赚了多少!”

李曼君把钱掏出来,虽然只有六块,却数出了六百块的气势。

花生碎是刘燕家里自己种的,不要钱,竹签成本低,刘燕说就当她出的成本了。

那么减去李曼君自己买糖的两块钱,今天下午盈利四块,两人五五分账,一人分得两块整。

这两块钱不算多,可两人想想付出的成本和收获的比例,几乎是翻倍的赚,刘燕乐得合不拢嘴。

约好明天早点开工,继续收牙膏皮,两人各自家去。

......

回到家时,上学的和上班的都回来了。

晚饭王晓娟做了红烧五花肉,那香气,馋得李曼君直咽口水。

等菜上齐,父亲李大为先动了筷子,姐弟三个拿起筷子就对准了那碗亮汪汪的红烧五花,你一筷我一块。

三人不争,但也各不相让,能吃到多少全凭本事。

不得不说王晓娟这手红烧肉做得十分到位,就算跟饭店大厨比也毫不逊色。

李曼君搂了个底,酱红色的肉汁全部盖在饭上,吃得非常满足。

“大姐,你吃这块儿,瘦的,你爱吃瘦的。”李建军夹到一块特别瘦的肉块,想起大姐爱吃,放到她的碗里。

李曼君夹了回去,在李建军碗里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我现在喜欢这样的。”

李丽君把筷子伸了过来,“给我给我,我爱吃瘦的。”

李建军憨笑捧着碗,任凭两个姐姐从自己碗里夹走妈妈特意倒在自己碗里的红烧肉。

王晓娟眼看李丽君得寸进尺还要再夹,用筷子啪的打掉她伸出来的筷子:“你吃你自己的,你弟还长身体呢!”

李丽君撇撇嘴,“妈你偏心......”

王晓娟听不得这种话,没好气斥道:“我偏心你怎么长这么大的?喝西北风就能长?”

看着家里三个孩子吃个肉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李大为好笑又有点心酸,示意妻子别再教训了,快点吃饭。

“不吃菜都凉了,再说你难得做一回儿红烧肉,孩子们心里惦记着,可不都想一次吃个够嘛,回头再做一回吧。”

李大为舔了舔筷子上沾到的酱汁,这是真的香!

王晓娟就是觉得做这个菜太麻烦,才懒得做的。

现在看一家四个全都眼巴巴望过来,没忍住噗的笑出来,得意的说:

“我这红烧肉的本事是跟你们姥姥学的,你们姥姥又是跟一位大厨学来的,人家那位大厨可是给大领导做饭的,那可不馋死你们。”

“妈,今天这点根本不够吃的,明天再做呗。”李丽君卖乖。

李曼君也狂点头表示认同。

王晓娟把手摆了摆,“下回吧,看我心情。”

姐弟三个对视一眼,无不感到失望。

晚饭吃完,李丽君和李建军还要去上晚自习,走之前,李建军掏出一个用鞋盒做的捐款箱,让家里人捐款。

“怎么又捐款?这次又是哪个同学家里人得绝症了?”王晓娟一边收拾一边不耐的问。

李大为带着眼镜坐在木沙发上看报,嘁了妻子一声,“你这张嘴,不会说话就别说。”

就算心里不想捐款,也不能这样说人家同学家人的。

李大为问儿子:“是哪个学生家里出事了?”

“谁都没出事,你们不看看我这捐款箱上写着什么吗?”李建军拍拍鞋盒,一个字一个字读:“亚运为国争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

84年我国得到了举办亚运会的机会,之后便开始为亚运筹建,但以此时的国力,资金不足,无法完成亚运筹备。

是以,为了国家的荣誉,全国发起总动员,各地工人学生,自发为亚运会捐款。

石楠镇中学也给每个班级的学生们派发了捐款任务。


两米多宽,四米多长,由五百多个榫卯结构拼接起来的千工拔步床,上有镂空雕花,镶嵌螺钿,不怪刘成第一眼看见就发出如此感慨。

胡大叔很自豪的说:“这是我奶奶的嫁妆,那时候有一句话,说是富人家的千金小姐从出生到嫁人都不下床,用这来表明姑娘在娘家受到的宠爱,也是家族财力的体现。”

“这张床从我奶奶出生就在做,工匠做了十几年,直到我奶奶出嫁完工,当做嫁妆一起带到我们家。”

李曼君面前这张千工拔步床有三进,最里面是床,中间有妆台和洗漱架,最外一间有马桶和座椅,丫鬟一般就在外间睡,随时听候小姐的差遣。

李曼君曾在博物馆里看见过一张八进的拔步床,那种奢华哪怕是隔着百年的时光,也能再次令你震撼。

现在她眼前这架三进拔步床,保存完好,用的还是上好的黄花梨,床上有螺钿镶嵌,哪怕是被灰尘掩埋,也能够感受到它的华丽精美。

床内配件也都保存完好,一个不缺,是一套非常完整的拔步床。

李曼君在心里计算着它的价值,强忍着倒吸一口冷气的冲动,握了好几次拳头才平复内心的激动。

刘燕只觉得好看,但也说,“谁家现在放得下这么大一张床啊。”

言语间多有嫌弃,胡大叔听得尴尬,笑得老实巴交,“这床能拆走的,这些架子以前我奶奶带过来的时候听说也是一片片的。”

刘成走进床里,这摸摸那看看,啧啧称奇,“原来古代的小姐是这样睡觉的啊,难怪从前大家都想当官。”

“不对,现在大家也喜欢铁饭碗。”

刘燕看这床够老的,忙让刘成出来,别弄坏了人家的东西。

刘成在那雕花洗脸架子前照了照上面的镜子,这才意犹未尽的退出来。

胡老板摆手说:“随便看,结实着呢!”

生怕李曼君等人不知道他奶奶这床有多好,又补充说:

“先前多的是人问,不过他们给的钱太少,我儿子没舍得卖,说这些老物件都算得上古董了。”

谈到钱,李曼君挑了挑眉,一边围着床检查质量一边问:“这床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她问得很随意,像是随便都能拿得出钱来的样子,刘成给姐姐递了个眼色,曼君姐好有老板的气势呢。

刘燕得意一笑,那可不~

胡大叔试探开价,“两千......行不?”

“两千?!”

刘成和刘燕齐齐惊呼出声,九零年的两千什么概念?那得是一个铁饭碗一年的工资!

放在农村,都能修起来一层毛坯砖房了。

就这破架子床能值几个钱?四五百顶天了!

姐弟两急急朝李曼君看去,却见她面上毫无惊讶之色,不对,有个形容词叫啥来着?刘燕使劲想了想,一拍脑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胡大叔心里很忐忑,上次被这个价吓走的也不是没有。

李曼君从床后面走出来,面上没什么表情,“木材用料确实不错,但老物件也有老物件的毛病,这床没办法睡人了,我要把木材收走卖掉才能赚点跑腿钱。”

“两千块,与我心理预期不太符合,这床我得找人拆,还得找专业的人拆,运费也不便宜,两千的话,算下来我没什么赚头了。”

这话听得刘燕姐弟一愣一愣的,曼君啥时候有这种渠道了?

而且,两千块她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姐弟两接收到李曼君递过来的眼神,默契保持沉默。

气氛有点凝固,胡大叔皱着眉头,非常为难,“那一千八,再少我儿子得骂我了。”

他这也是把心里最低价位报出来了。

李曼君看得出来胡大叔的无奈以及迫切,故作迟疑的想了一分多钟,这才像是下定极大决心一般,真诚道:

“那行,我回头找人来拆,你给我留着。”

说罢,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数了五十块递给胡大叔,“这是订金,过几天我找到人和货车就过来拆走,你可不许再卖给别人了。”

“咱们做人得讲诚信,您说呢?”

五十块钱相当不少了,乡下人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张钱,李曼君拿出钱的那一瞬间,胡大叔眼睛铮的一下就亮起来,好似那见着肉的恶狼。

他连声说:“那肯定的,那是肯定的。”迫不及待伸手来拿钱。

他都没想到李曼君才来看一眼就愿意收走,而且砍价也不是那种特别狠的。

先前那个人过来看,一下子砍他一千五,只肯出五百块,当时他直接就把人赶走了,气得不行。

真当人是傻子呢,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要是真不值钱,这些商贩也不会花钱收走。

有了对比,再看李曼君的爽快和真诚,胡大叔简直高兴得要落泪,这年头这样的人不多了。

“李老板那你啥时候过来啊?”胡大叔老板都叫上了,现在在他看来,李曼君就是大老板,年纪轻轻,事业有成。

李曼君把剩下的钱收好,又对着拔步床转了一圈,“这得看我那个专业朋友有没有空,可能四五天,也可能半个月,你反正放在这也不急,我那边朋友一有空我马上过来。”

胡大叔不疑有他,连声说好,李曼君等人离开时他还不太放心,捂着手里热乎的五十块问她:

“这订金你要是不来拉床,我可不给你退了,我等你半个月,要是半个月你还没找到人来,期间又有别家出价要买,我就没办法给你留了。”

刘成急道:“我们不是说好买了吗,多等几天又没什么。”

胡大叔也苦笑,“我家儿子急用钱啊,那边生意不等人,我也没办法不是。”

李曼君示意刘成别说了,多说了露馅,点点头,“那就半个月,等我半个月。”

“行,半个月行。”

双方谈妥,直到离开下水村坐上回镇的班车,李曼君这才释放出自己激动的心情,一边深呼吸一边控制不住嘴角上扬。

这次要是成功,那就真的发了。

刘燕急着问:“曼君你真要买那张床吗?”

李曼君坚定点头,就算是想办法贷款她也要拿下那张床,有了那张床,她第一桶金就有了!

黄花梨的清代三进千工拔步床,她保守估计,至少值五六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