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小飞叶玫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无业游民,我先混个九品当当?叶小飞叶玫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虫子阿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乾真的出事,世家掌权人会先通气,皇帝也会有自己的预案,最后双方碰一下,商量个对策。像这种例行朝会,其实就是见见面,试探试探,一个证明自己还活着,另一方证明他们依旧一条心。回到御书房之后,皇帝随口问道:“二狗,恢复的怎么样?”叶小飞摘下帽子,露出又红了一寸的头发。皇帝看后愣了一下,本来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叶小飞摇了摇头。“既然伤势还没好,那就先回去休息,出宫之前再去太医院一趟,让他们给你检查一下。”叶小飞点了点头,转身就走。目送叶小飞离开御书房之后,王公公笑道:“叶侍卫有些失礼啊。”皇帝看了眼王公公,同样笑着回应道:“管他呢,这点儿虚礼朕不在乎,只要他一心为朕,无所谓。”王公公没有嫉妒...
《穿成无业游民,我先混个九品当当?叶小飞叶玫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大乾真的出事,世家掌权人会先通气,皇帝也会有自己的预案,最后双方碰一下,商量个对策。
像这种例行朝会,其实就是见见面,试探试探,一个证明自己还活着,另一方证明他们依旧一条心。
回到御书房之后,皇帝随口问道:
“二狗,恢复的怎么样?”
叶小飞摘下帽子,露出又红了一寸的头发。
皇帝看后愣了一下,本来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叶小飞摇了摇头。
“既然伤势还没好,那就先回去休息,出宫之前再去太医院一趟,让他们给你检查一下。”
叶小飞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目送叶小飞离开御书房之后,王公公笑道:
“叶侍卫有些失礼啊。”
皇帝看了眼王公公,同样笑着回应道:
“管他呢,这点儿虚礼朕不在乎,只要他一心为朕,无所谓。”
王公公没有嫉妒,只是随口一提,看看皇帝的反应,如果皇帝在乎,他以后就要提醒叶小飞。
如果皇帝不在乎,适当的提一下就够了,能记住最好,记不住也无所谓。
叶小飞顶着半头红发去了太医院,把脉,拿药,溜达着回府。
禁军和宫女太监也不是全部忠心于皇帝,有一部分人已经被世家收买,甚至干脆就是世家送进皇宫的眼线。
大家都是为了钱,只要不是必杀皇帝,一点儿消息而已,卖了就卖了。
叶小飞的异常当然会被注意到,再说这本来就是叶小飞有意展示给世家的,消息传到世家耳朵里也没什么。
染发,这种技术大乾可没有。
回到叶府,叶小飞拿了三万两银票出门。
他要去换现银,想从系统商城倒腾东西出来赚差价,银子必不可少。
大乾流通的银票只有一种,就是几大世家联合发行的。
原本这生意不是世家想出来的,但世家势大,把这个生意抢了,然后垄断。
皇帝也想干这行,不是有多大利益,而是为了的公信力。
可皇帝的票号根本顶不住世家的攻势,这是商业战争,皇帝没那么多现银,也没那么多可信的人手。
所以刚开始就陷入停滞,最后皇帝就干脆不玩儿了。
几大世家联合发行银票,说是联合,只是制定了统一的银票样式,谁家发行的银票都有自己的特殊标记。
但在其他世家的票号里也能兑换现银,这就是联合发行的意义。
公信力,皇帝想要,世家也想要,票号是个很好的途径,几大世家在这方面不会让其他人一家独大,所以才联合发行,制定统一样式。
叶府有马车,叶小飞独自驾车去了最近的票号,分三家先后兑换了三万两现银。
不是他不想一次全兑换,也不是票号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而是马车的运载能力有限。
三万两银子,后叶小飞开展业务了。
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的开搞。
皇帝问起来,到时候再说呗。
皇帝赏赐的铺子上下三层,占地面积也不小,起码二百平米。
一楼,售卖的主要物品都不太值钱,最便宜的是纸,系统商城出品的竹纸,A4标准,一文钱一张,装订成册,一本一百张,只要一百文。
启蒙用的书籍,一两银子一本,其他各种书籍从一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大乾有的书籍,叶小飞这里都有。
这些书籍一般都掌握在世家手里,最便宜的启蒙书籍都得十两银子,其他更贵。
每次有人来给柳如烟赎身,立刻会有世家大臣跳出来阻止。
因为当初皇帝判柳如烟父兄流放就是收买人心。
柳如烟父亲柳山,那是一员虎将,世家得不到,自然也不会让皇帝得到,想尽办法阻止。
给柳如烟赎身事小,就算世家阻拦也能办,可赎身之后呢,皇帝不能明着庇护,暗中庇护。
不管柳如烟留在京城还是去沿海找她父亲,都是危险重重,万一被抓了要挟柳山,那就亏大了。
所以皇帝只能把柳如烟安置在教坊司,有掌司庇护,王公公压着,虽然名声不好听,但起码安全,柳山也放心。
不出教坊司,一切都好说。
可叶小飞不一样,猛的一塌糊涂,除了皇帝发话,可能也就王公公的面子有用,其他人谁来都没用,世家也不行。
叶小飞来教坊司找人,这让掌司看到了机会,这么一来,王公公交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烫手的山芋也交出去了。
当然了,后面写着话,掌司太监可不会跟叶小飞说。
叶小飞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看到叶小飞耸肩,掌司当即松了口气,就怕叶小飞反悔。
他是王公公的亲信没错,可他也不想整天面对世家。
“多少银子?”叶小飞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掌司太监愣了一下道:
“不要银子,侯爷能带走柳姑娘,已经帮了大忙了,怎么可能跟您要银子。”
叶小飞笑了笑,能白嫖当然好了。
很快,柳如烟的身契送到,就等柳如烟收拾好了。
可越是到后面,意外发生的几率越高。
柳如烟出来了,可不是自己走出来的,而是被人押着出来的。
“李掌司,柳如烟意图潜逃,被我抓了个正着,我打算把她移送刑部。”
叶小飞身边的掌司太监笑眯眯的说道:
“柳姑娘已经被赎身了,现在不归我管,你要是想把她送去刑部也没问题,这位大人同意就行。”
说完指向叶小飞。
来人看向叶小飞,眯着眼睛道:
“按照规律,柳如烟不能赎身。”
“我知道,你要是不同意,可以跟这位大人沟通。”
“这位大人面生,第一次来教坊司吗?怎么称呼?”
“铁衣侯,卫龙营统领,叶二狗,随便。”叶小飞笑眯眯的说道。
来人一愣,他刚才只看到柳如烟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知道有人给她赎身,什么都没问,直接就把人抓了。
万万没想到给柳如烟赎身的是这个杀神。
“原来是铁衣侯,可按规矩,柳如烟不能赎身,铁衣侯想坏规矩?”
叶小飞起身,缓缓问道:
“规矩?谁定的?”
这怎么说,皇帝?眼前这个杀神就是皇帝的人,世家?眼前这个杀神会在乎?
“今天早朝,有个人插手卫龙营事务,要不是陛下开恩,现在脑袋刚缝回去,应该能入棺了。
你也想插手卫龙营事务?”
叶小飞嘴上这么说,手里的动作也没停,腰间雁翎刀已经拔出三分之一了。
来人骑虎难下,早朝发生的事他也知道,毕竟教坊司中午以后才营业,上午几乎没人来。
有的是时间打听消息。
世家出身的大臣都敢砍,他只是一个太监而已。
叶小飞拔刀搭在来人的肩膀上笑道:
“我现在砍死你,屁事儿没有,给你制定规矩的人也会当做什么事都没没发生。
现在,卫龙营需要柳如烟做事,你要插手吗?”
“不……不敢,早知道是卫龙营的事,借小人个胆子也不敢插手。”
叶小飞有系统,商城定价一文钱一千张竹纸,一本启蒙书籍只要五十文。
这是十倍的差价,但跟世家卖的书,同样是十倍的差距。
但叶小飞不在乎,来都来了,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大乾变成阿三,种姓制度不可取。
十倍又如何,他照样有的挣。
不止有纸,盐,一百文一斤,糖,一百文一斤。
这两种东西在商城的售价只要五文钱。
粗粮,十文钱一斤,大米,五十文一斤,白面,也是五十文一斤。
而粗粮在商城里的售价只有两文,大米白面也就五文钱一斤。
如果说售卖粮食、盐、糖,是和世家作对,那售卖纸张和书籍,绝对是挖世家的根本。
但没办法,粮食,盐,糖,这些是百姓的刚需物品,而这些东西都掌握在世家手里。
多少人交不上地租只能卖儿卖女,为奴为仆,叶小飞就是要搞世家,没的商量。
纸张和书籍更不用说,不识字,朝廷政令就传达不下去,百姓,永远是百姓。
叶小飞不在乎和世家为敌,别说只是卖东西,正面硬刚他也不在乎。
别觉得这些东西贵,这个价格真的只有世家的十分之一。
一两金十两银,一两银一千文。
这就是大乾流通货币的兑换比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想学成文武艺的成本很高,高到超出想象。
拿普通百姓来说,学文,首先得识字,找人教,需要找夫子,束脩,也就是学费,这个需要花银子,不多,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
买启蒙书籍,最少一本,一本最少十两。
练字,需要纸笔墨纸砚,不多二两。
总共十三两银子就可以成为一个识字的人,但也仅仅是识字。
这笔钱每年都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贵,因为需要买新书,没读过的那种。
一户普通百姓,一年收入也就五两银子,除去吃喝等必需品,到手也就二两银子。
启蒙的最佳年龄是六七岁,也就是说,一户普通百姓,这家人从孩子出生存钱,到了启蒙的时候,所有积蓄只够这个孩子一年花销。
而一年后,他们没钱了。
假设他们有钱,真正的考验来了,有没有人给他们写推荐信?推荐信的代价是什么?
从村子,到镇子,再到县城,想弄个官职,最低需要去州城,得到州城官员的推荐才能当官。
一个人才,想得到世家把控的官职,只有一个办法,娶一个世家出身的女子。
而这就会被打上世家的标签,也需要按照世家的规矩办事。
绕过世家,侥幸得到了皇帝的关注,皇帝也给安排了官职,更大的考验来了,世家会拉拢你,给银子,送女人。
如果这些都没作用,世家出身的官员会排挤你,让你举步维艰,甚至有些政务根本无法施行。
甚至只要你崭露头角世家就开始拉拢你,不听话,直接毁了你,娶青楼没钱被扣了,转头学院就开除你。
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让一个没背景,没靠山的人声名狼藉。
就问你怎么办?
说完学文再说学武。
学武,首先得身体好,有足够的伙食供应,还要拜师,这都需要银子。
从军也可以,但立功之后真的能得到晋升吗?不一定,因为你有上官,上官给你报功,这份功劳才是你的。
而且世家同样会拉拢你,一但打上世家的标签,那一切功劳都要重新划分。
叶小飞的样子太惨了,浑身上下布满伤口,唯一完好的也就那张脸了。
但此时因为疼痛,叶小飞的脸色一片惨白,就像失血过多,马上就要死了的那种。
皇帝这么想很正常,因为从叶小飞身体正面看,光是箭矢就不下二十根,刀伤无数,甚至还有长枪捅出来的血洞。
这种伤势在场的人都没见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平放不行,翻过来放更不行,因为前后都一样,没一块好皮。
“陛下,桥断了,援军过不来。”一个武将检查了一下周围情况,回来汇报道。
“让他们想办法,朕要二狗活下去。”皇帝抱着叶小飞怒吼。
武将马上去皇茶地形想办法,文臣只能在一旁干站着。
“陛下,先把叶侍卫抬进屋里,找些其他人留下的伤药,处理伤口,继续流血人就没了。”王公公赶紧开口,这是他能想到的处理办法。
皇帝二话不说,抱起叶小飞就走,径直去了之前侍卫们待着的地方。
王公公先走一步,跑去寻找药品。
很快,叶小飞被侧放在一张临时用木板搭起来的床上,浑身上下撒满伤药,皇帝和王公公一起动手,用找到的衣服包扎伤口。
最后,叶小飞被包成一个五颜六色的木乃伊。
一旁的地上扔着二十八支断箭。
没有郎中,伤口只能这么处理,拔箭,上药止血,包扎。
至于能不能活下去,就看天意了。
皇帝站在门口,看着外面一片狼藉,沉声道:
“援军没过来,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二狗一个人杀的?”
“回陛下,应该是这样。”王公公满脸担忧的回应着。
去想办法的武将回来了,他找到了书生逃离时留下的绳子,把这个发现汇报给了皇帝。
皇帝当即让石桥对面的骑兵准备伤药,让随军郎中带着治伤用的东西上来检查叶小飞的情况。
还有衣物,食物之类的东西。
一队骑兵说着绳子爬上来,开始清理土匪的尸体,扔下火海烧了就行。
一个时辰之后,一个随军郎中带着治伤用的东西爬上来,紧锣密鼓的开始治伤。
一天后,叶小飞依旧在昏迷,但皇帝一行人已经下山,正在回京的路上。
叶小飞躺在一辆马车里,身下是厚厚的垫子,车厢里还有一个郎中随时照顾他。
叶小飞之所以还在昏迷,主要是因为阵法反馈的力量太大,他这具身体承受不住,需要时间改造适应。
但这个改造适应的过程可不轻松,剧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神经。
身体时不时的抽搐一下,随军郎中也被吓了个半死。
叶小飞死,他也得死。
可一天过去,叶小飞虽然昏迷,但应该死不了。
而且随军郎中也没有其他办法,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看天意。
皇帝在另一辆马车里,满脸阴沉,近万人的队伍,居然没人发现,这要是没有那个倒葫芦山,没有叶小飞这个卫龙营士兵,他就交代了。
巡游计划直接被推翻,皇帝在两千骑兵的护送下直接返回京城。
沿途路过的城池一个都不进,路上所需粮草全部由当地官府准备。
除了这些,去通知官府准备粮草的人还会把当地最好的郎中找来,替叶小飞诊治一番。
别人不知道,这两千骑兵可是一清二楚,马车里的人不仅仅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还是一位阵斩敌军过千的绝世猛人。
别的先不说,光是石桥断裂之后,土匪的人数就不止千人,现在都死了。
而且皇帝下山之前清理尸体的也是他们,两千多具土匪尸体,都TM 摞成山了,一个侍卫没找到。
这代表着什么,不用说他们也都知道。
而且路上每次休息,皇帝都要亲自过去查看情况。
除了过夜和补给,全程不停,唯一的例外就是叶小飞换药,这个必须停,皇帝创造足够安稳的条件让随军郎中换药。
不说叶小飞的实力,光是皇帝这份看重,只要活下来,那就是一切的开始,真要死了,估计都能陪葬皇陵。
他们也是救援部队,可寸攻未立,硬要说的话,剿灭两千同伙勉强算功劳吧,可一个骑兵也就分一个人头,这算个屁啊。
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接下来的才是重点,皇帝从军驿发出一道口谕,指定了几位太医立刻启程赶来,目的就是来为叶小飞诊治。
这种重视,谁看了都得眼红。
叶小飞昏迷,吃不下东西,每天过夜的时候,随军郎中都要灌一碗人参汤,第二天早晨出发的时候还得灌一碗。
好家伙,皇帝都没这么补过,但叶小飞昏迷的这段时间天天这么喝。
再说叶小飞本人,确实昏迷了,三颗拼命药下肚,叠加的后遗症就是有九条命都得死。
这后遗症太猛了,倍药下肚,会激发大部分潜力,能恢复,但恢复之后想继续打熬身体就是做梦,没潜力了。
狂药下肚,身体潜力被挖掘干净,肌肉骨骼超负荷运转,七成直接身死当场,侥幸没死也成了废人,因为肌肉骨骼已经被玩儿废了。
而死药下肚,消耗的就是内脏潜力,内脏被消耗一空,不死才怪,服用过死药的人别说坚持到药力耗尽,就是能坚持一半时间的都不多见。
本来是必死的局面,可偏偏系统保住了一条命。
如果叶小飞现在清醒就会发现,那个反馈阵法依旧没消散,因为它在反馈力量的同时,也在改造叶小飞的身体。
肌肉骨骼需要修复,内脏同样需要修复。
叶小飞是实实在在的昏迷了,其实系统也没想到,前身居然有三颗这种药丸。
这也导致叶小飞嗑药之后,需要反馈的力量增加了很多,反馈力量的同时改造身体耗费的时间更久。
连续赶路半个月,从京城赶来的太医们终于来了,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也轻松了不少。
不是因为太医赶到,而是叶小飞身上的伤口已经愈合,虽然还会时不时抽搐几下,人也在昏迷,但身体却诡异的壮硕了一些。
能活下来就行,什么时候醒,这个只能看天意了。
大乾王朝实行的是州郡县制度,有七州一郡。
七州分别是惠州,灵州,燕州,靖州,云州,海州以及青州,一郡是京城郡。
每州下辖三郡,每郡下辖的县城数量不等,少的有五六个,多的有十一二个,县城下辖数量不等的镇子,然后是村子。
每州设州牧一人,四品文臣。
每郡设郡守一人,五品文臣。
每县设县令一人,七品文臣。
每镇设里正一人,九品文臣。
村正不入品,只是一个小吏。
州牧有副手一人,官职是別驾,五品官员,负责州城内事务。
郡守有副手一人,官职是道台,六品官员,负责郡城内部事务。
县令有副手一人,官职是师爷,八品官员,负责协助县令处理县内事务。
里正同样有副手一人,叫镇长,从九品官员。
別驾,道台,师爷,镇长,他们也都有副手,一个捕头。
官职一样,但任职的地方不同,品阶就不一样。
除此之外就是驻军,每州驻军五万,主将官职叫州守将,只不过称呼的时候会加上州名当前缀。
比如惠州守将,云州守将等等。
守将的品阶是四品武将,平时在军营,军营一般在州城附近。
麾下五万大军也不是一直驻守在军营里训练,而是分派到州城,郡城,以及县城守卫。
能在军营里安心训练的只有三万,其中两万会定期和驻守各城的守军换岗,剩下的一万是应付突发状况而准备的,也就是精锐部队。
就像皇帝遇袭,救援他的一万军队就是长期驻守军营的士兵,只不过骑兵先到而已。
这些就是七州的官员和驻军的情况。
而京城郡,地域面积堪比一州,这里有京城,有八座卫城,有十万禁军,以及三十万常备军。
京城郡虽然是郡,但负责日常事务的不叫郡守,叫京都府尹,八座卫城的负责人倒还是叫县令,只不过县令的品级比其他地方的县令品级高。
说完这些再说大乾王朝的世家,有六个世家都延续了千年。
分别是灵州赵家,主营丝绸。
靖州刘家,主营食盐。
燕州高家,主营铁矿。
云州吕家,主营粮食。
海州李家,主营纸。
青州王家,主营马匹和动物皮毛。
原本还有一个惠州陈家,但十三年前的那次围攻,陈家牵扯其中,而且被找到了证据。
然后惠州陈家就没了。
当时皇帝刚登基,皇位不太稳固,亲信也不多,惠州陈家被灭族之后,州牧郡守县令以及驻军将领都被现在的六大世家瓜分。
好在京城郡是皇帝一族的根本,这个没丢,皇帝还有清理世家的机会。
但别以为京城郡的各城官员都是皇帝的族人,不是,甚至皇帝都不敢用他们,都是皇帝亲自挑选培养的亲信。
而且六大家族的核心后辈都在禁军任职,这是一种相互制约的手段。
皇帝怕世家起兵造反,把他们的核心后辈放在身边当人质。
现在又被围杀了一次,而且出事的地点正好是惠州,皇帝打算借这个机会把惠州掌控在手里。
十三年,这十三年皇帝也不是白混的,已经培养出一些心腹,可以放出去替他办事了。
价钱已经开了,剩下的就看这些世家怎么选。
选惠州,那现在惠州的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都得死。
选惠州这些族人,那惠州就得让给皇帝。
但皇帝挺自信的,因为惠州这个地方对世家来说并不重要,否则惠州陈家也不会被灭族。
陈家作为传承近千年的世家,没有主营产业,什么生意都做,这完全是从其他世家锅里抢饭吃。
所以陈家被灭的时候,其他世家只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话,因为他们想在生意场上一家独大,想瓜分陈家的地盘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样,皇帝在回京的路上才想到了这个计划。
相比慢慢安插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进朝堂,直接掌控一州显然更划算,更省力气,利益更大。
皇帝被围攻,生气吗?肯定生气,但他笃定幕后指使者不是这些世家,而是某个王爷或者皇室子弟。
惠州官员只是牵扯其中。
但这个牵扯其中也了不得,毕竟是围杀皇帝,这是造反,只要有证据足够灭族。
所以才有了这一出。
世家确实牛,传承千年,独家生意,有自己的地盘,族中成员在大乾各地为官,朝堂上也有人立足。
可大乾传承两三百年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人家是正统,结束了前朝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加上手里的军队。
除非六大世家同时起兵造反,否则他们手里掌控的力量依旧可以被皇帝几十万常备军摧毁。
世家罢官确实可以让大乾陷入混乱,但皇帝手里的军队也可以灭掉几个世家。
再说大乾还不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世家确实横行霸道,可百姓终究还能正常生活。
这个时候造反,百姓第一反应不是跟着造反,而是去投奔皇帝。
人都没了,连士兵都没有,怎么跟皇帝打。
皇帝也没到荒淫无度的地步,百姓想搏个出身,但也知道对比双方实力,明知打不过还想搏出身,那就是送死。
世家确实引导着舆论,但没到彻底掌控的地步。
大乾历代皇帝也不是傻子,手里不仅有卫龙营作为最后的安全保障,还有收集情报的暗卫部门,同时也负责引导舆论。
世家知道皇帝有暗卫,可这些暗卫连个统一的名字都没有,真的就隐藏到底了。
皇帝把所有能考虑的东西都考虑了,这才做出掌控惠州的决定。
怎么选是世家的事,但皇帝也有自己的任务,清理世家,让大乾传承的更久远,起码不能比世家传承的时间短。
这是大乾历代所有皇帝的目标,不仅仅是大乾历代皇帝,前朝,甚至再往前的王朝,但凡有上进心的皇帝都是这个目标。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王朝在世家眼里只是他们推出去的管理者,是各个世家的平衡点。
而世家在皇帝眼里就是毒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