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听到胖子招呼他时,没打算出来迎接。
毕竟都是好兄弟,不用那么客气。
但他没想到,胖子没打招呼就带了人来,于是从屋里出来,看向跟在胖子身边的人。
此时,赵建民抬头看来,当他将周毅看清楚时,整个人愣在当场。
哪怕昨晚听胖子跟他说,《潜伏》的作者甚至比他还小一岁,可在见到了真人后,这份冲击力还是格外大了些。
周毅站在门口,瞧着赵建民的模样,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他慢慢走上前来,冲着人伸出手,“您好,我叫周毅,咱们进屋去说话吧?”
“欸,好!好!”赵建民连忙回神,他心情有些激动,因而用了不小的力气,捏得人生疼。
周毅面不改色的忍着,毕竟,这样的握手在如今的年代中,也算是一种独有的表达方式。
他也越发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将人请到屋中。
进屋之后,胖子见周毅要去倒水,连忙伸手推了他一把,“毅哥,我去帮忙泡茶,你跟赵同志好好说说话。”
在好兄弟的面前,他脸上的兴奋不再遮掩。
周毅也没跟他客气,邀请赵建民进屋坐下,“赵同志,一路奔波,辛苦了。”
赵建民坐下来,并没有到处乱瞧。
听周毅如此说,他的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你……你是不是猜到我从哪里来了?”
“差不多,”周毅点了点头,“您应该是从燕京来的,您是人民文学的编辑?”
“对,”赵建民重新站起来,冲着周毅伸出手,“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建民,是人民文学的编辑,周毅同志,您好!”
“你的那部《潜伏》写的非常精彩,我在燕京的时候还以为你跟我年岁差不多大,实在没想到你竟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详谈一下,不知在这部小说之后,你是否又有了新的创作?”
周毅确实没有想到,人民文学的编辑竟会在看过小说之后,亲自登门拜访。
更甚至,这就开始催稿催新书了。
赵建民说完了后面那句,立刻意识到自己有些心急,哈哈一笑,“周毅同志,请你见谅,这算是我们做编辑的一种通病。”
“理解的,”这对周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赵同志,不介意的话,您可以叫我小毅。”
“好的,那咱们就都别这么客气,我比你年长许多,你可以叫我赵叔。”两人再度握手后分开,各自坐下。
胖子给帮忙倒了水,端进屋里,他随着周毅一起改了口。
“毅哥,赵叔昨天就到了,在我单位等到晚上,还陪我值了个夜班,不过你放心,我带着赵叔来之前,吃过早饭了。”
别看胖子大大咧咧的,但在人情世故这一块,完全可以让周毅放心。
“对了,赵叔还跟我说,你的小说这个月就能发表了!嘿嘿,毅哥,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得知眼前的赵建民的确是人民文学的编辑后,周毅就知道,《潜伏》一定能够发表。
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这个月就会发表。
“我跟编辑部的小徐一起看了你的小说,都非常喜爱,特意去找了主编,请他帮忙特批,主编看了你的小说也是赞不绝口。”
赵建民笑着解释,周毅不由得心中一动。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如今人民文学的主编,应当是张广年先生。
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作家与文学评论家,他与作曲家合力创作的那首《保卫黄河》,在后世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