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豆豆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在线看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在线看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作者“文盲写小说”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崇祯王承恩,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5-04-06 03: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在线看》,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作者“文盲写小说”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崇祯王承恩,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在线看》精彩片段


方岳贡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但浪费的银子将是一笔巨款。

李邦华看不下去了,他向前一步躬身施礼:“陛下不可,京师中的奸商见流贼将至运输不畅,纷纷抬高粮价,此乃不法之行为,按律应当予以惩治。用内帑的钱买高卖低看似体恤百姓,实则有...有助纣为虐之嫌。”

其余众人纷纷汗颜。

李邦华太硬气了,竟然当着皇上的面指责皇上助纣为虐。

当御史的时候就屡屡如此,没想到当了内阁首辅更硬气了。

“大胆!”王承恩尖锐的声音响起,“李阁老应该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仗着陛下重用就胡言乱语,休怪陛下无情。”

李邦华毫不畏惧:“陛下,大明律有言,乱世用重典,王道杀伐震慑,法也!此时不用重典,何时用?”

乾清宫针落可闻。

李邦华的话已经不是指责了,而是质问。

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用重典!

崇祯没有生气,反而淡淡一笑:“李阁老怎知我没用重典?”

“可是...”

“朕如果用重典惩治那些商人,一旦消息传出去,还会有商人往京师运粮吗?”

“就算有,运送的数量有之前的几成?”

“京师百万民众每天吃掉的粮食多达上万石,流贼将至,应该广积粮。商人为了暴利,肯定会加速运粮,此举正合朕意。”

“至于银子...,范景文管着京师三大营,只要不让那些商人把银子运出去,朕就有办法将银子拿回来。”

方岳贡和李邦华对视一眼,纷纷汗颜。两人立刻下跪,先是向崇祯请罪,随后领旨谢恩。

“邱瑜!”崇祯将目光看向这位吏部尚书。

“臣在。”

“你说的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很普遍吗?”

“回陛下,占京卿总数的三四成。若是人少,臣也不会向陛下请示,早就联合都察院弹劾了。”

崇祯长吸一口气,点点头。

这件事很棘手。

官员们这么做无非是两种心态。

一,京师守不住了,继续做那些事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摆烂。

二,只有消极怠工,才能确保京师守不住。这样他们才能送走旧皇帝,迎来新皇帝。

第一种心态的官员还好,属于骑墙派。没有忠心,更谈不上爱国。虽然没干好事,但也没干坏事。

第二种心态的官员最可恨,身在大明心在顺/满清。专门做坏事,扰乱朝堂,搞乱朝政。使政令不通,百姓不满。

既然如此,必须给这帮大明打工人上强度了!

“其他人先出去等待。”

等所有人离开,殿门关闭后崇祯才低声说道:“邱瑜,你将消极怠工的官员名单整理成册,以升迁为诱饵,让他们每人每天清晨写一份工作计划,将这一天打算做的事全部写下来。”

“晚上写工作总结,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完成的在上面画个圈,未完成的要写上未完成的原因。”

“写完后将这份工作计划和总结交给你,你再进行求证考核。”

“胡编乱写的,不写计划和总结的,所做的事情与职位不符的,全部上书罢免。”

“听懂了吗?”

邱瑜站在原地愣了得有三分钟,他扭动僵硬的脖子,缓缓开口道:“陛下...臣没听懂。”

崇祯没有意外。

一个封建王朝的二品大员,肯定无法理解每日工作计划、总结,还有KPI这种东西。

他花了将近十分钟才把这些东西全部讲明白。

邱瑜听懂后震惊不已:“陛下此法无比精妙,实乃考核官员的一大利器!臣以为应当推广。”



“对,剩下的全部放进乾清宫内,顺便把内帑的四万两黄金也取出来,放到一起。”

“遵旨。”

“高时明回来了吗?”

高时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管内府二十四衙门,比王承恩的职位还要高一级。

也是备受崇祯信任的人之一。

他没辜负崇祯的信任,历史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高时明见大势已去,自焚殉国。

忠心可鉴。

此前他奉旨出京去往山东,给假装坠马受伤的刘泽清送银慰问。

按时间算,该回来了。

想起刘泽清,崇祯恨的牙根直痒。

明末这些武将中最可恨的就是他,杀良冒功,和匪徒无异。让人烧杀抢掠,残害百姓,事后放一把火,把锅甩到流贼身上。有人弹劾就派人刺杀,然后用重金贿赂朝中阁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现在他手上有一万五千兵马,如果能听朝廷调命,绝对是一股奇兵。

“回陛下,高公公已在门外侯旨,刚才见陛下休息,他没敢进来打扰。”

听到这,崇祯心里顿时一暖。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价值。
重用李邦华的目的是重启朝堂上的党争,把君臣的矛盾转移成党派矛盾。
他要借李邦华的手,搞钱,杀人!
钱从何来?
短期靠抄家,长期靠税收。
杀谁?
内斗的文臣,贪腐的朝臣,富可敌国的勋贵,投敌叛国的商人!
崇祯理了理情绪,吩咐道:“王承恩,召集百官朝堂议政。”
铛铛铛!
王承恩敲响了景阳钟。
清脆震耳的钟声传出十余里,响彻全城。
皇城内的女人们听到钟声后,纷纷一惊。以为流贼将至,顿时满脸悲伤:“天杀的流贼啊!”
北京城的大街上,溜早的人像往常一样提笼架鸟。街边的早点摊上坐着三五人,钟声掠过,众人纷纷议论。
“万岁爷又敲钟了,是流贼要打进来了吗?”
“你说对了,流贼昨天攻破宣府,我估摸着不出十天就打到咱北京城喽。”
“京师守得住吗?”
“不知道,反正流贼只抢那些富户的钱,咱们穷老百姓哪有钱给他抢。再说了,能不能守住是万岁爷该操心的事,咱们还是管好自个儿吧。”
“天冷,回见。”
寒冷的城墙上,三大营的士兵和宦官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钟声响起时只有几个小头目朝皇城方向瞅了一眼,随后躲在城墙垛口后对着冻僵的手哈气。
兵器散落一地,怀里的窝头冻得邦邦硬,啃不动舍不得扔。缺饷少粮的他们别说馒头,就是取暖的炭火都买不起。
冷!
崇祯十七年的春天太冷了。
......
皇极殿内。
文武百官早已聚齐,崇祯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声叩首。
崇祯站在台阶上,扫视群臣。
六部尚书中一半坏种,侍郎里面坏种也不少。


“可是……”李若琏搞不懂了。

皇上怎么能说出这种出尔反尔的话?

被自己知道了还好,如果被其他大臣知道了,他们会怎么看皇上?

那些读书人又会怎么看?

崇祯满不在乎的淡淡一笑,“他们阴险,朕就得比他们阴险一百倍才行!他们奸诈,朕也得比他们奸诈。”

“满朝文武嘴上说着仁义道德,私下里干的全是男盗女娼的事。他们管不住自己,却还想用仁义道德约束朕?”

“可笑!”

“你是朕信得过的人,面子上的事朕做,私底下的事你做,明白了吗?”

李若琏咽了口唾沫,震惊之余急忙说道:“臣明白了。”

“好,朕有逼供秘法,只需一张纸一桶水就能让他们乖乖招供。”

得到崇祯的传授后李若琏眼前一亮,谢恩后匆匆离去。

他要马上测试秘法的威力!

连日来各种政令的发布让各部官员无比忙碌,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办差,都得按部就班的工作。

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本和题本已临近傍晚,崇祯去往坤宁宫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急忙问道:“王承恩,太子怎么样了?”

......

是夜,武清城外!

古代城池附近基本没有树,那些树要么被老百姓砍倒,要么被官府砍倒。

老百姓砍树为了烧火,官府砍树为了安全。

有树的地方就能藏兵,官府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率领两千人,驻扎在城西二十里的地方准备迎驾鹤驭(太子的车乘)。

这两千人由三伙不同的势力组成。

五百锦衣卫,五百东厂厂卫,还有一千冯元飏从天津带来的驻军。

锦衣卫的帐篷在中间,东厂在北侧,天津驻军在南侧。

中军帐内,三个人正在啃烤馒头喝热水。

这三人分别是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内廷司礼监太监张容和天津守备邓珲。

邓珲边吃边问:“高千户,太子快到了吧?”

“嗯,据探马回报,太子鹤驭距此不足十里,最慢两个时辰也到了。”

“那就好。”邓珲认认真真的将馒头吃完,拿起手中的大碗将里面的热水一饮而尽。

他擦了擦嘴继续问道:“高千户,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随便问问。你们锦衣卫吃这玩意吃得惯吗?”"



明末党派林立。

楚党多为湖广人,徽党多为两淮人士,浙党中江浙人最多,齐党则是山东人为主,晋党由是陕西和山西人组成。

这些党派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商人支持。

楚商多为粮商;徽商、浙商以贩卖盐和茶起家;齐商贩盐、粮;晋商业务最广泛,贩盐,运粮,卖矿,只要有边关贸易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官商勾结,商为官铺路,官为商搭桥。

他们吃大明的肉,喝大明的血,嘴里还骂着大明的皇帝。

简直该死。

崇祯盯着方岳贡问道:“朕听说你与楚党人相交甚密。”

方岳贡立刻叩首:“陛下,臣是湖广人,私下里免不了同乡之情。虽然与楚党人有来往,却没有参与到党争之中,望陛下明察。”

崇祯走上前,拍着方岳贡的肩膀,“朕当然知道,否则也不会提拔你入主户部。”

“楚党人提出的纲盐法,让两淮和江浙的盐商们赚的盆满钵满。反观朝廷,仅盐税一项每年损失超百万两银子,他们楚党人干的全是徽党想干却没干成的事啊!”

“朕见过损人利己的,却没见过损人不利己的。哎,说远了,先说眼前的事吧。”

方岳贡眨了眨眼睛,明白了崇祯的意图。

“朕会给你们户部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想好怎么花了吗?”

说到正题,方岳贡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京师告急,臣打算将这些钱全部拨给兵部以稳定军心。”

崇祯摇头,“给兵部拨一百二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拨给工部。”

“陛下这是......?”

“不该问的别问。”

“遵旨。”

“方岳贡,朕让你去户部可不是看着你怎么花钱,你得想办法挣钱。你回去后想个挣钱的法子,写在奏章上递上来。”

“臣遵旨。”

看着方岳贡离去的背影,崇祯阴冷的笑了。

方岳贡是不是楚党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和楚党人走得近,在别人眼里就是楚党。

一旦他的政策触犯到其他党派的利益,那些党派就会认为是楚党人向他们开战

届时狗咬狗,皇帝坐收渔利。

方岳贡是个聪明人,肯定会按照他想法做事。

方岳贡走后,范景文来到了偏殿。

范景文虽然已经年近花甲,走路却十分利索,眼不花背也不驼。

他忧心忡忡的走到龙椅前,躬身施礼:“臣范景文参见陛下!”

“范尚书,朕在朝堂上那些话切莫往心里去。”

“臣能参与诛杀魏贼,实乃人生一大快事!”范景文声音显得有些亢奋。

他早就看不惯魏藻德的所作所为了,今天能亲眼看着他送死,心里痛快的不行。

“朕有两件事交给你,不知范尚书尚能饭否?”

范景文拱手施礼:“陛下,莫说两件事,就是二十件,两百件臣都能为君解忧。”

“好!”崇祯拔高了声调,“朕打算将京营总督一职交给你。”

此言一出,范景文诧异的看向崇祯。

京营总督麾下有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

是守卫京师的主力。

自嘉靖以来,京营总督一职向来由勋贵担任,最次的也得有伯爵衔才行。

今天把这个职位交给他,意义非凡。

“陛下,流贼将至,臣就不推辞了。”

“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范尚书放手去干吧,朕全力支持你。”

“谢陛下天恩!”

范景文老泪纵横的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磕了一个头。

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好了,范尚书年纪大了,不必被礼节拘束。”崇祯亲自走到范景文身边,伸手将他搀扶起来。

“说第二件事之前,朕先打听两个人,焦勖和汤若望。”

范景文年纪虽然大了,记性却非常好,他稍加思索后说道:“焦勖,南直隶宁国人,现任工部员外郎一职;汤若望乃西洋人,现任工部主事,与焦勖共同研制火器。”

“好,一个时辰后你和他们两个去戊字库等着朕,朕有要事相商!”

范景文心里开始犯嘀咕。

流贼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研发出新式火器。

就算能研发出来,量产也跟不上。

作为臣子他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施礼后离去。

此时殿门外只剩下两个人。

“王承恩,让襄城伯进来吧。”

“遵旨。”

李国帧得到召见后,迈着孔武有力的步伐急匆匆走进大殿。

襄城伯爵位自建文四年设立以来,传到李国帧这里已经是第十一代。

这位年仅二十六的襄城伯李国帧身高五尺半,健壮的肌肉将朝服撑的溜圆。精气神饱满,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

崇祯没有被他的外表所迷惑。

历史上的李国帧能言善辩,但作为武将,无论带兵作战还是运筹帷幄的本领都不行。

属于忠诚度足够,能力不足的一类人。

李国帧来到偏殿后跪地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李国帧站起身,黝黑的脸色写满了焦虑。

京营总督掌管三大营的兵马,自己手底下的兵他门清的很。

四万人里面,有一半人没摸过枪。

虽然枪是神机营的标配,但按照规矩,京营士兵训练科目中有熟练用枪这一项。

如此的士兵,羸弱的战力,怎么守?

他哭丧着脸说道:“陛下,臣有罪。京师三大营兵力空虚,战力羸弱,臣作为京营总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襄城伯不要自责,京营的弊病非你之过,朕不会治你的罪。”

崇祯说的是实话,也是真心话。

李国帧是崇祯十六年八月十号当上的京营总督,他的前任是成国公朱纯臣。

京营的锅在朱纯臣身上,不在李国帧身上。

见崇祯没有治罪的意思,李国帧松了口气,“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襄城伯乃大明砥柱,朕打算让你前往南京辅佐太子,你意下如何?”崇祯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李国帧咽了口唾沫,他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谨慎。

崇祯出了名的善变多疑,此时让他去南京辅佐太子,看似是信任实则是考验。

回答错了,襄城伯的爵位将终结在他身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