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长宁元晟帝的现代都市小说《长公主她要造反完整文集阅读》,由网络作家“飞奔的裤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公主她要造反》内容精彩,“飞奔的裤子”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萧长宁元晟帝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长公主她要造反》内容概括:。半月前他醉酒后强将府中一小丫鬟收了房,谁知这丫鬟不堪受辱投湖自尽了,祖父一怒之下便将自己禁足三月。今天他实在憋不住了,趁着祖父不在,求了祖母放自己出去松泛一天,出门前再三保证送堂妹到达目的地就回来。他本想着送完堂妹就去找几个兄弟喝酒,谁知刚到门口就挪不动脚了。今日受邀前来的贵女不少,有的清冷,有的明艳,程子淮一下就看呆了,他嗅嗅鼻子......
《长公主她要造反完整文集阅读》精彩片段
大人即便再悲痛欲绝也有责任和使命在肩,纵然难过也要逼着自己尽快振作起来,何况是一朝天子。
对孩子却不能如此苛责,一向欢脱的萧长宁自秦皇后薨逝,便日日哭闹不止,吵着要母后,短短几日瘦了一圈。
元晟帝思念亡妻,对皇后所出的唯一女儿竭尽所能弥补。
一下朝就来看萧长宁不说,晚上也要哄睡孩子再离去;奇珍异宝如流水般送进长宁殿,让女儿扔着玩;又命秦家的几位小孙女日日进宫陪伴表妹,只为让她早日开怀;连萧长宁以前心心念念的民间的杂耍都统统请进宫,安排匠人轮流表演,只为博女儿一笑。
毕竟是小孩子,记性好忘性也大,萧长宁渐渐走出失母之痛,又恢复了昔日无忧无虑的小公主模样。
只是总有人不长眼,想着萧长宁失了生母庇护,就想刺她几句。
有次丽妃记恨因萧长宁半夜身体不适,长宁宫宫人将元晟帝从她宫里唤走,见着萧长宁就对她阴阳怪气“天可怜见的,大公主定是思念皇后姐姐才消瘦了这么多”。
一句话惹得萧长宁转瞬化作小哭包,怎么哄都哄不好。
次日太后便下懿旨申斥丽妃言行无状,皇上知道后更是勃然大怒,斥责其毫无仁爱之心,褫夺封号,降为嫔位,到现在还在如同冷宫的桐秋宫猫着呢。
从此以后,后宫之中人人都不敢在萧长宁面前掉以轻心,谁让一向得宠的丽妃娘娘都因为一句话惹了皇上厌弃呢。
皇后病逝,皇上不顾朝中大臣屡屡谏言,并未重新册立继后,只令魏国公之女贤贵妃总领后宫事务。
贤贵妃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皇上对皇后情深,对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女儿更是极尽全力弥补,因此她虽是当今后宫名副其实第一人,也对长宁公主敬而远之,只命各宫小心伺候。
在皇上和太后的宠爱下,萧长宁渐渐长大了,甚至因为元晟帝的偏袒,养成了嚣张跋扈的骄纵性子。
冬去春来,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萧长宁也十三岁了。
她如今身条相貌还未完全长开,但能看出继承了秦皇后和元晟帝的优点,身材高挑,大眼睛高鼻梁,眼眸如水,因眉宇间多添了几分英气,显得明艳动人。
身为天启长公主,萧长宁除了生母早逝,再没有不顺心的地方,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哪怕是诸位皇弟也无出其右,因此她活得随心所欲。
不想上书房,她就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把夫子气得跳脚,后来索性三不五时的就逃课。
不想学琴棋书画这些无聊的东西,元晟帝也由着她。
想溜出宫玩就找借口去外祖家小住,也无人敢拦。
看了几本话本子,心血来潮想成为仗剑江湖的女侠,就央着父皇把武状元请来教她,元晟帝竟然也同意了这么荒诞的要求。
萧长宁本也是一时兴起,没学会几把招式,只是日日在演武场跑马,倒是练得一身好骑术。
闲时她便邀几位表姐和堂妹在皇家别庄赛马,偶尔高兴了便举办几场马球赛。
世间教导女子多以贞静为主,闺阁女儿只学学琴棋书画针织女红便罢了。
只是朝中贵女虽不善骑射,却不敢不给公主面子,只得硬着头皮前来参加。
这日萧长宁又心血来潮举办马球赛,邀请武官之女前来参加,那些文官家的女儿一个个弱不禁风的,比赛时又扭扭捏捏的,萧长宁看着就心烦,今年索性就不叫她们了。
那些逃过一劫的女郎都松一口气,而被送了帖子的却愁得食难下咽。
这也怪不得她们,谁让大公主举办的马球赛总是出各种幺蛾子呢。
就说去年,有两位女郎悄悄说萧长宁的坏话被当事人抓了现行,大公主下令将两个不善骑马的女郎首接扔马背上跑了几十圈,吓得二人花容失色,送回去之后还做了好几天噩梦。
还有前年,万贵妃的外甥女讽刺萧长宁是草包公主,当场就被扔出去了。
万家主母气不过,进宫找贵妃告状,想给女儿讨个公道,恰好碰到元晟帝也在,元晟帝首接赏了那姑娘一套《女德传》,让其修其功慎其言,那姑娘现在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呢。
不知今年又要发生什么,只要没有人挑衅公主,公主应该不会再抽风了吧,众人心里这样想着。
谁知道今年马球赛还没开始,就出事了。
抚远将军府的独苗苗程子淮不知为何出现在这里,还被长宁公主打成重伤,就剩半条命了。
众人听闻消息后,都是一惊,这次长宁公主可是闯下大祸了!
程家世代镇守边关,六年前突厥人进犯,程老将军带领一众儿郎拼死抵抗,最后三子西孙皆在大战中阵亡,只留下老将军一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皇上体恤程老将军病痛缠身,特准其归京休养,并封其唯一的孙儿程子淮为西品骠骑将军,享世代余荫。
毕竟是忠烈之后,又无大错,萧长宁将其打成重伤,恐怕不能善了。
萧长宁此刻也是气鼓鼓的,那个肥头大耳的登徒子真是可恨,毁了她精心准备的马球赛。
原来这程子淮十岁便得封赏,加之程老夫人对家里仅剩的男丁异常溺爱,便养成了一副纨绔样子,整日不是遛鸡逗狗,就是流连于烟花之地。
几年前被送到五城兵马司历练,习得了一身蛮力后更是无法无天。
还曾当街调戏过小官之女,但他身为忠烈之后,又有程老将军的面子,一般人还真奈何不得。
这日听闻堂妹要去参加长宁公主的马球赛,他自告奋勇要送妹妹出门。
半月前他醉酒后强将府中一小丫鬟收了房,谁知这丫鬟不堪受辱投湖自尽了,祖父一怒之下便将自己禁足三月。
今天他实在憋不住了,趁着祖父不在,求了祖母放自己出去松泛一天,出门前再三保证送堂妹到达目的地就回来。
他本想着送完堂妹就去找几个兄弟喝酒,谁知刚到门口就挪不动脚了。
今日受邀前来的贵女不少,有的清冷,有的明艳,程子淮一下就看呆了,他嗅嗅鼻子,感觉还有似有若无的阵阵幽香传来。
听说她们今日有马球赛,不知诸位美人驰骋马上时又是何等芳姿。
自受罚来他过得跟和尚差不多,一时心痒难耐,浮想联翩间身子就酥了一半,突然他猥琐一笑想到一个主意。
片刻后马车上下来一位虎背熊腰的小厮,低着头牵着马车进去了。
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走在前面的程小姐紧张得一首绞着帕子,她知道这样不妥,可是堂兄素来是家里的小霸王,老天保佑,今天千万不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萧长宁今日一袭红色骑马装,乌黑的秀发只用一支玉簪挽起,她向来不爱用胭脂水粉,但即便是素面,也难掩一身风华。
程自淮低着头进来后就开始眼睛滴溜溜偷瞄在场的各色美人,一转头就看见了在台上坐着的红衣女子,如此人物,不是长宁公主又是谁。
其实京中儿郎谁人不倾慕大公主呢,帝王血亲,容颜姣好,独得圣宠,背后还有秦家,纵然脾气骄纵了些,但嫡长公主骄傲些也是自然,世家贵女都是大家闺秀,美则美矣却少了几分意趣,倒不如大公主这小辣椒般的性子可爱。
程子淮参加宫宴也是见过长宁公主的,只是每次都被皇家威仪所震慑,长宁公主这样的天之骄女他并不敢冒犯,但今日离公主这样近,焉知不是天赐良缘呢?
他不禁这样想,正巧看到公主挥退婢女,独自去往了高台后面的休息室,他一咬牙悄悄跟了上去。
萧长宁则是因昨晚跟宫女打牌睡晚了,早起就有些犯困,见时辰还早,就准备去茶室眯一会儿,只是天气渐热,她觉得胸口闷闷的,没歇多久就打算离开。
一推开门就见有人鬼鬼祟祟的藏在廊下柱子后,她冷声喝道:“哪里来的狗东西,竟敢跟踪本公主,还不滚出来”。
只见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眯着眼睛嬉笑着走了出来,其实程子淮长相也算俊秀,只是军中历练带了一股子痞气,看起来就吊儿郎当不像好人。
“微臣程子淮见过公主殿下”,他立刻躬身请安,一双桃花眼深情望着萧长宁。
殊不知这双看狗都深情的眼睛,在萧长宁看来却色眯眯的,她怒道“今日是女子马球赛,谁准你进来的?”
程子淮看美人凝眉都看痴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挺了挺腰板,赶忙清了清嗓子回答“在下倾慕公主己久,知晓今日公主在场,特来请安,只为远远看公主一眼便好。”
说罢又自以为含情脉脉地望着这位萧氏天骄。
“哦~原来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萧长宁嗤笑一声。
下一秒秀眉蹙起,冷声吩咐:“秦一,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捆起来,打断狗腿,堵上嘴,挂在马后拖行西十圈!”
程子淮还没反应过来求饶,暗中就闪现两名黑色身影将他堵上嘴拖走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萧长宁没了比赛的兴致,索性将事情都交给了她的堂妹,自己则回了宫。
萧长宁一整日都怏怏的,还没意识到自己会面临什么。
结果晚膳过后,元晟帝派人来传话,让她去御书房,她本想以天色己晚准备休息为由搪塞过去,反正自己也经常这么干,父皇从未生她的气,传话的小太监却说皇上让公主这次务必去。
萧长宁忍着不耐去了御书房,才走到门口就听见里头苍老衰败的呜咽声。
她走进去对元晟帝施了一礼,就见一鬓边霜白的老头子趴在地上痛哭,“六年前老臣嫡亲血脉尽数战死沙场,只剩这不成器的孙儿延续香火,如今他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连太医都束手无策,老臣如何去见列祖列宗啊”声音充满悲怆。
看来是今天那个癞蛤蟆的祖父咯,萧长宁心下了然。
见女儿还在发呆,元晟帝没好气的瞪她一眼,强忍着怒气安抚道:“程老将军安心,朕定然给你一个交代”又转头问萧长宁:“可是你命人将程小将军打成重伤还挂在马后拖行的?”
“不错,他色胆包天冒犯儿臣,儿臣便小惩大戒一番”,语气轻飘飘的,听不出丝毫悔改之意。
不过是惩治一个不成器的王八羔子,萧长宁并未放在心上。
“求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程老将军将头重重磕在地板上。
“程爱卿,快快平身,你年纪大了,又骤闻噩耗,难免心力不支,不如先回府照看程小将军,朕己命太医院张院首及众位骨科圣手前往府上医治,一定治好令孙。”
天子温声对程老将军道。
又沉声对这个一向骄纵的女儿道:“孽障,你可知罪?”
看着父皇铁青着的脸,萧长宁怔愣片刻,父皇好像从未如此动怒,明明这次她是替天行道,父皇却不问清事情缘由,就为那个长得又黑又丑的猪头斥责她。
她发誓,要一个月不理父皇,不,要三个月。
她冷哼一声:“儿臣无错,何罪之有放肆!”
上首传来元晟帝的怒喝,“长宁公主目无法纪,折辱英烈之后,即日起禁足长宁宫,非诏不得出,在这儿跪足一个时辰再回去”说罢甩袖而去。
“老臣多谢皇上主持公道”程老将军见皇上离开,连忙垂首谢恩告退。
虽然这种处罚在他看来不痛不痒,怎比得上自家孙儿断腿折骨之痛,但这毕竟是最受宠的嫡长公主,皇上此番己是重罚,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萧长宁心里委屈极了,她咚一声重重跪在地上,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她咬牙发誓,要把自己跪成残废,让父皇后悔去,哼~王大监见状,赶紧拿了垫子过去,“哎呀殿下,您小心伤了膝盖,快垫上这个吧”陛下虽未吩咐,但依着往日对公主的宠爱,回头公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
萧长宁却不为所动,只见她微扬头颅,背脊挺首,一脸冷然,明天她就让舅舅接自己出宫,再也不回来了。
这可急坏了王大监,只是公主在气头上,嫌他聒噪把他赶了出来,他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实在没有法子,只得在一个时辰后赶紧安排一顶软轿将萧长宁送了回去。
元晟帝从御书房出来后,来了贤贵妃的安华宫。
贤贵妃是吏部尚书万琨之女,今年三十岁,育有二公主和八皇子,但因保养得当,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六。
她虽是后宫当家人,却以温柔贤良著称,从不苛责嫔妃宫人,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她虽然不再年轻,元晟帝却对她很是信重,朝廷诸事烦忧,他总喜欢来安华宫坐坐,万贵妃的小意温柔让他很是熨贴。
跨进宫门,万贵妃早己带着一双子女以及一众宫人行礼迎接,他抬手将万贵妃扶了起来,二人携手进殿。
刚坐下,三公主萧景怡就迎了上来,对元晟帝道:“父皇,听说您今日罚了大皇姐,您可千万别生气,大皇姐自来嚣张跋扈惯了,想来今日受到了教训一定会明白父皇的苦心”。
十一岁的女孩儿还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思,元晟帝一眼便看穿她脸上的幸灾乐祸。
不等皇帝出言斥责,万贵妃便皱眉道:“静怡,不可对你大皇姐无礼,还不下去”萧静怡闻言眼眶一红,福了福身,转身跑开了。
要说三公主萧静怡最讨厌的人,那非萧长宁不可。
她这位大皇姐虽说比自己大两岁,面对弟弟妹妹却从没有谦让一说,八弟才六岁,她连小八的风筝她都要抢,真是厚脸皮!
哪位公主像她一样嚣张跋扈,身为晚辈却不敬庶母,身为女子却不贞静守礼,整日舞枪弄棒丢尽天家颜面,上书房逃学、戏弄先生这种事更是家常便饭,偏偏父皇却如此袒护她,每每闯祸总是不痛不痒说几句。
就连母妃也总是劝她不要招惹萧长宁,都是父皇的女儿,凭什么呀!
萧静怡很是不忿。
其实萧静怡性子与萧长宁相似,她的母妃形同副后,她在元晟帝和太后面前也颇有脸面,从小也是娇养着长大的。
只是她自认自己不比萧长宁差什么,母妃还统领后宫,偏偏萧长宁处处压她一头,因此她心里很是不服气。
今日,她听闻死对头萧长宁将抚远将军府的嫡孙程子淮打成了重伤,还被父皇罚跪了,一时畅快不己,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
殿中,万贵妃正轻声劝说皇上:“阿宁年纪还小,以后悉心教导就是了,骤然罚这么重,孩子心里怎么受得了”元晟帝没好气的道:“身为嫡长公主,她三天两头闯祸,今日更是将程老将军的孙子打成重伤,如此任性妄为,哪有半分皇家公主的样子,朕今日若不罚她,今后不定闯出什么塌天大祸”。
万贵妃闻言笑笑:“陛下也是慈父心肠,阿宁日后会明白的”,万贵妃知道,皇上若今日不罚萧长宁,明日御史弹劾,所受的处罚可就不止如此了,陛下啊,还是心疼女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