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絮魏渠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阅读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由网络作家“许元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主角李絮魏渠,是小说写手“许元宝”所写。精彩内容:穿成科举文里靠爬床上位的恶毒炮灰原配,李絮果断扔掉手中的爬床道具。她可不想被心黑手辣的男主和官配女主联手弄下堂,还是紧抱男主大腿,专心赚小钱钱吧~当李絮沉迷搞钱后——魏渠第一反应:呸!以为用金钱就能攻克我?你就是搬座金山来,我也不会折腰娶你!后来的魏渠:真香!...
《全文阅读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精彩片段
李絮沉默着跟在王氏身后,心头沉重。
只见温氏茫然呆滞的眼珠子转了转,突然就有眼泪涌出。
“嫂子,小山,小山他出事了,呜呜呜~”温氏哽咽道。
王氏怪道:“他什么时候回村了?怎么没听人说起?不是说在城里找了什么差事么,怎么……”
温氏哭得更大声了,欲言又止,最后把王氏拉到一处无人窄巷口说话,还强笑着扯了个太阳大的理由,让李絮去旁边的树下等着。
李絮默默走远,看着这对妯娌的互动。
其实不必看也大致知道温氏会说什么,只是不知魏小山给自己的伤编了个什么来由。
听完温氏讲述,王氏先是震惊得瞪大眼睛,张着嘴好一会没说出话来。
“这,怎么就这么严重了?大夫真的说不能治?换其他大夫看看呢,可以去别的大州城或府城……”
温氏流着泪摇头,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还是王氏扶着她坐下,才慢慢缓过来。
魏广德一家,王氏最恨、最厌恶的是魏广德,其次则是敢咒骂她、甚至扬言要打她的魏小山。温氏性情温吞,倒没有染上这对父子的坏毛病,王氏还挺可怜这个弟妹的。
她安慰了温氏好一会,后者勉强擦干眼泪,期期艾艾道:“嫂子,按理说我不该说这话,只是小山的伤实在太严重了,前两天在城里他就把银子花光了,大夫开的药也都不便宜。我带了一钱银子出来,结果只够抓两副药,还差一点就能多抓一副。嫂子能不能借我点,回头我让老二还你?”
王氏脸色一僵,很快恢复如常:“遇到这种事,也是苦了你了。咱们虽然分家了,却还是妯娌,能帮的我当然会帮。不过你也知道,我家大郎这几天病得也厉害,前前后后光抓药就花了快二两银子,家底都快掏空了,还不知明年上不上得起学堂呢。”
她叹口气,从腰间摸出一把铜板,塞给温氏:“这是我和葵娘做针线活换的,除去给大郎抓药的,剩下都在这里了。你点点看,够不够多抓一副药?”
这钱不多,李絮目测不会超过三十文钱,但温氏已经感动得又要落泪了。
“多谢嫂子,够了,刚好就差这么多……”
王氏试探着问:“小山到底怎么伤的?这么严重,应该不是意外吧?要是和人打架伤到,怎么不去找那人索赔?实在不行就报官嘛,他大舅兄不是跟知县老爷很熟吗?”
温氏脸色灰败,木然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他不肯说。”
事实上,魏小山可不只是不肯说,还在她问起时往她身上砸碗筷,跟疯了似的,她肋骨这儿还有点隐隐作痛呢。可她又能怎么办,那可是她头一个孩子,十月怀胎生下来,养了十八年,早已割舍不开。再说,她早就习惯了。
王氏暗暗撇嘴,心里已有猜测。
魏小山从十三四岁起就是村里有名的浪荡子,没少调戏各家大姑娘小媳妇,听说被他勾上手的也有一些。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不准这次就是栽河里了。
她当机立断,借口还要去找个娘家亲戚说事,就跟温氏道别,领着李絮快步走远。
李絮憋了一会,见王氏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只得佯做好奇问:“舅母,二舅母怎么哭了?莫不是二舅病得很严重,可我前些天看他还活蹦乱跳的……”
王氏沉默了会,含糊道:“不是你二舅,是你大表哥病了。走吧,赶紧去下一间。”
李絮还想再问,却被王氏以小孩子家家不需要知道的借口骂了回去。
她默默叹了口气。
不过想想也是,魏小山伤在那种地方,依王氏的古板性格肯定不会跟不亲近的外甥女主动说起这事,免得污了耳朵。
罢了,既然温氏亲自来抓药,看来魏小山多半是回村了,回头再去打听一二便知。
李絮眼里闪过一丝漠然。
就算他敢攀咬到她身上,她也绝对不会让自己落到被沉塘的可悲下场!
两人拐了个弯,走出去十几丈远,却听得前方突然喧嚣起来,一群人聚拢过去不知围着什么,又依稀听见“晕过去了谁去帮忙请大夫糟了好像没气了”之类的关键词,李絮猛地抬头,下意识快步走过去,推开人群挤到中央。
地上躺着个胖胖的中年妇人,看打扮家境不错,身侧蹲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正急得面红耳赤,不住摇晃妇人。
“太太、太太您快醒醒,您这是怎么了?”
见中年妇人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却几乎有进气没出气,李絮心中冒出个猜想,忙道:“姑娘,你快松手,别摇了,有些病人可不能乱动。对了,你家夫人平素可有心疾?”
那婢女吓得马上收手,抹着泪说:“心疾?没有啊,我家太太身体一直很好,不知怎么突然就……”
围观人群道:“你这丫头也是个傻的,后头不是有家医馆吗,赶紧去喊人来抬你家太太啊!”
“嗨,那家算什么医馆?只是个卖药的,没有坐堂大夫,要看病还是得去春和堂,尤其是这种大病。”
“春和堂在城北,从这儿过去至少得一柱香,善林寺那边向来堵得很,今儿刚好又赶集,这可真是……”
“都没气了,去了春和堂也未必能治,还是拖回家准备办事吧。”
婢女一听,哭得更大声了,又哽咽着求众人搭把手,表示过后主家定会重谢他们。
围观人群本来也有心帮忙,只是见这妇人穿戴不一般,怕人家规矩大,碰了对方招惹麻烦,此刻听见有重赏,这才放心大胆动了起来。
李絮皱了皱眉,挺身而出拦住众人:“不可!你家太太这病暂时不好挪动,否则,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正准备出手的两个汉子动作一顿,便踯躅着不敢伸手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一真像这小姑娘说的那样,他们好心办了坏事,害了这妇人,别说什么赏金不赏金的了,他们自己良心可过不去。
好在王氏也不是爱攀高枝的人。
理由也是现成的,家里最能干活的半大小子魏寅去学手艺了,剩下一群老弱病残,要不是秋收已过,里里外外那些活计她们几个压根忙不过来,哪里还能随随便便让林泱和魏葵出门玩耍,又不是家里有产业可以不愁吃喝的千金小姐。
王氏的话说得很委婉,只说最近家里活儿多,等进了年关闲下来,有机会再去拜访走动。
林泱刚松口气,忽然又提起心来。
看袁太太的话音,过几日她多半会来魏家致谢,到时她会不会带上袁贞呢?
大半年前,袁贞好像还在读书,不是县学,是县里的一家私塾,也不知道现在还读不读了。若是要读书,除非袁太太挑休沐日过来,否则袁贞也一并出现的几率就很小了。
万一袁贞还对原主有意,在魏家撞上她,说些惹人误会的话,恐怕她这几日努力刷的人品值又要掉回负值去了!
本来还想着,这袁太太家境不错,没准能跟她合作做点生意,结果这下全泡汤了,她得努力避着袁家才行。最好维持着淡淡的交情,平时千万别太热络往来!
认出车窗外熟悉景色,林泱马上说:“舅母,大夫说表哥得好好补身子。方才忙得忘了买肉的事,不如咱们就在前头三岔口那儿下车?这个点人应该还没散,咱去买点肉骨头炖汤。”
三岔口那里有个野集,每逢二、五、八都会开集,频次比槐市高一点,来的主要是附近乡里的村民,规模自然比不上县城的槐市,但,想买点常见肉菜还是有的,价格还能比县城便宜一二文钱。
这也是刚才离开春和堂时林泱打算提出的备选方案,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袁家婢女和管事打断。
野集离草沟村近,走上一柱香多点就到了,但林泱没想过来这儿卖。
这里卖草编的人也有,但卖的都是些箩筐、篮子之类的器物,毕竟来的人都是村民嘛,这些东西实用。像林泱编的小动物,带去那里八成卖不出去几个。没办法,经济水平决定购买力。
她主动提起去那儿,不只是因为馋肉,更是怕得先去袁家门口遛个弯,或是被邀上门做客。
选择在野集下车就很完美了,那里是两边回家的必经之地,袁家在东边,草沟村在西边,买完东西走回去也不远。
总之,林泱现在非常不想见到那位袁小少爷,一点风险都不想冒!
王氏心疼儿子,也觉得袁太太的热情有些难以适应,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等马车到了三岔口,就客客气气道别袁太太,拉着外甥女下车。
看着青皮马车远去,两人齐刷刷松了口气,而后面面相觑,都没忍住笑了下。
王氏有点不自在,很快敛起笑容:“走吧,都什么时辰了,别磨磨蹭蹭的。”
林泱诶了一声,跟在王氏身后,走向肉摊。
乡间野集和城里的槐市不一样,后者开的时间长,最晚能拖到傍晚城门关闭前那会儿,野集没那么多人气,基本上卖到午后就各自收档回家了。
她们来得有点晚,野集有些冷清,卖竹篓箩筐扫帚的已经撤了,还剩下一些卖肉菜的继续坚持。
野集的肉摊默认只卖猪肉,很偶尔才会有牛羊肉或其他野味,前者是因为贵、官府管制,后者则是要看天意了。
木板上的肉已经卖掉大半,只剩下一条两指宽的五花肉、一块瘦肉、两根大骨头以及半副下水吸引着苍蝇。
林泱主动过去问价,得知五花肉十五文一斤,瘦肉十文,骨头和下水则更贱价,再加上这会儿急着回家吃饭,肉贩都懒得上称,直接说要的话五文钱全部拿走。
哪怕知道古时美食文化不发达、猪下水肯定便宜,可她也没想到可以便宜到这种地步!
林泱有种天上掉馅饼的错觉,傻笑两声,果断把肉摊上剩下的全包了。
王氏大惊:“絮丫头,这筒骨上加起来都没半两肉,下水又腥又臭,做什么要花这个钱?你,你虽然——”
她不好当着外人的面提林泱的财政现状,也不好强硬阻拦,只能气得跺脚。
林泱拽着王氏衣袖摇了摇,笑说:“舅母放心,我会想办法把它们煮好吃点的。说好了给表哥买肉吃,总不能食言吧?今儿不买,接下来几天可吃什么呢?总不能继续杀鸡……”
王氏当然心疼她那几只鸡,也不吭声了,眼睁睁看着林泱掏出三十个铜板给肉贩,提着苇叶草绳绑起的肉欢欢喜喜走向其他摊位。
剩下的人主要都是卖的自家种的蔬菜,也有卖粮米豆类的,但没啥特色,基本都是魏家有的,林泱不敢再大手笔“败家”。
走着走着,看到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头,身前放着半篓子暗黄皮的圆果子,饱含希冀地看向林泱。
能在肉摊上一下子买这么多肉的人,应该会愿意花钱买这个吧?
林泱果然被吸引住了,躬身拿起个果子问:“老丈,这个怎么卖?”
老头儿激动道:“你要买多少?全买的话算你便宜点,十文钱,不不,八文钱就行!”
林泱再度被这儿的物价震惊到了。
这么半篓子差不多有十几个,个个都有成年男人拳头大,算下来岂不是每斤不到一文钱?
王氏顿觉头痛:“絮丫头,你买这山梨干什么?咱们后山上不是就种着吗,就是离咱们家远了点,得绕过去。这山梨味道不咋样,糙得很。”兜里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呀!
山梨?
林泱眨巴眨巴眼,原主记忆里怎么没有这回事?
仔细一想,大约是因为这山梨不好吃,正如王氏所说,所以不大受人欢迎。而原主刚好是个嘴馋的,不好吃的东西她怎么会刻意去记的,毕竟原主本来也不怎么聪明。小时候魏广仁就一视同仁地教她认字写字,这么多年了,原主也就只能认得百来个简单的字罢了。
至于后山,说实话,她现在还有点小阴影,哪怕知道魏小山短期内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在那儿,她还是不太想上去。
驼背老头见王氏不让买,脸上皱纹更加愁苦,嗫嚅着说:“要是嫌贵,还可以再便宜点……”
他知道这妇人说得不错,这山梨就是普通的野果,还是味道不咋地的那一类,不然早被人摘完了,也不会轮到他。也就是汁水多,卖的又便宜,乡下稍殷实点的人家愿意花点钱给孩子买两个解馋罢了,普通人家多半是不会浪费这个钱的。
可家里米缸都见底了,今天若不换点粮食回去,接下来这几日可怎么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