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寒秦慧宁的现代都市小说《锦堂归燕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风光霁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锦堂归燕》是作者“风光霁月”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秦寒秦慧宁,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孙氏此时正在生气,一想到这次的事起因就是秦宜宁私自出府去,见到人自然不喜欢,抹着泪哼了一声别开脸。定国公夫人看的蹙眉,却站在原地没动。她想看看秦宜宁想做什么。秦宜宁见孙氏哭的眼睛通红,还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模样,就知道七八天过去孙氏还没回过味来,只得端正的跪着。“夫人不要动气,一切都是我的不是。”......
《锦堂归燕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唐萌看着那些首饰,面色复杂的摇了摇头。
“姑娘是磊落之人,从前你我素昧平生,你诚心来救我,我不但不能回报你什么,反而少不得给你惹来麻烦,你不怪我,我已经很感激了。
这些首饰就当是我送给姑娘,算作我的谢礼,姑娘千万收下。”
“那可不成,这些都是清流们对你的心意,是你父亲从前结下的善缘,我是万万不会要的。
从前的事咱们不去计较,往后你跟我入了府,我少不得还有带累你的时候,只盼望咱们能够相互扶持。
至于你的体己,我是说什么都不会沾的。”
秦宜宁说着,将首饰硬塞给唐萌,“你听我的,多存一些体己,总是有利无害的。”
唐萌与秦宜宁撕捋了半晌,最后还是拗不过。
她并非拘泥之人,秦宜宁这般真诚对待她,她很是感动。
将东西收下,唐萌给秦宜宁行了礼:“我孑然一身,姑娘的厚爱,我只能以忠诚报答。”
秦宜宁笑着扶起她:“相遇便是有缘,我们相互扶持着把日子过好,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二人相视一笑,虽是主仆,可心底里掺杂了许多情绪,有恩情,也有友情。
见事情办妥,秦宜宁嘱咐瑞兰尽快养伤,便叫了钟大掌柜的小厮吩咐他备车:“我要去定国公府。”
小厮应是退了下去。
唐萌见秦宜宁身边没有人伺候,原本还要跟着,秦宜宁笑着道:“这两日我就先安排你还俗的事,到时候跟在我身边也名正言顺,瑞兰的伤势还要靠你来医治,你就先留在瑞兰身边吧。”
唐萌虽还穿着道袍,可心理上已将秦宜宁当成主子,便听话的点了头。
“姑娘放心吧,我自小跟着父亲学习医术,治个皮肉伤还难不住我。”
又抓起秦宜宁的手看了看,笑道:“姑娘手上的疤痕不少,以前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我这两日就将祛疤的药膏调制出来,姑娘擦一盒,保管手上恢复如初,就连姑娘的皮肤我也有法子调理。”
哪里有女子不爱美的?
看着府里那些水光玉润的姑娘,秦宜宁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太糙了,风吹日晒的,手上疤痕茧子不说,就连脸上的皮肤也要比其他姑娘粗糙一些,只是仗着年轻看不明显罢了。
如今听唐萌说有法子,秦宜宁欢喜的道:“那我可就指望你了。”
唐萌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捣鼓这些我最在行了。”
秦宜宁又嘱咐了唐萌和瑞兰一番,便离开了踏云客栈,乘马车往定国公府去。
** 午膳过后,正是定国公夫人听管事嬷嬷们回话、收发对牌的时间。
议事的暖阁里正忙着,包妈妈悄然到了定国公夫人身边低声回话:“老夫人,姑奶奶来了。”
定国公夫人皱眉,“让她吃饱了就好生回去歇着。
在房里闹还不够,这儿正忙着呢,哪里有闲工夫理会她。”
“母亲说什么呢。”
不等包妈妈出去传话,孙氏已经自己撩暖帘进了门。
也不管周围那些管事嬷嬷,就大步走到定国公夫人身畔。
“母亲,您说秦蒙怎么还不来接我!”
定国公夫人听的额角青筋直跳,无奈的摆了摆手。
包妈妈立即会意,带着管事嬷嬷们退了下去,将暖阁的空间留给母女二人。
定国公夫人这才道:“你这会子急了,哪个又叫你回娘家来了?
这一次依着我看,就完全是你的不是,你自己犯了错,难道还指望着别人低头服软不成?
你若聪明的,就赶紧回去做你的太师夫人,别将夫妻间的情分都消磨干净了,到时候有你哭的。”
“母亲,您是不是我亲娘啊,怎么每次见了我都只知道训斥我,都只说我的不是,您怎么不看看秦蒙都做了什么。”
定国公夫人觉得心累,抚着额头疲惫的道:“菡姐儿,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道理还用我说吗?
你婆婆和你夫婿根本也没针对于你,他们说宜姐儿的事,你就臊了,还拿出你定国公府小姐的身份来压制人不成?
你别忘了,你可是秦家的媳妇!”
“难道我做的不对?
宜姐儿私自出门去见外男,我管教女儿,秦蒙不但挥开我的手,险些就将我推了个跟头不说,还斥责我,说我的规矩不怎么样,对女儿却下得去狠手,还说我才该学规矩!
“ 孙氏抹眼泪:“我到底是哪里对不起他了,他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这般下我的面子,我规矩不好,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山里回来的丫头不成?
他自己说宜姐儿犯了错,我替他管教,他居然还骂我!”
孙氏的抱怨,这段时间定国公夫人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这会子听着她哭哭啼啼,若这不是自己的亲生闺女,定国公夫人真想将人直接丢出去自生自灭算了。
“菡姐儿,你要清楚,宜姐儿不只是秦蒙的女儿,也是你的女儿!
你的夫婿疼惜你们俩的孩子,难道你不该高兴吗?
哪里有你这种做娘的,还跟自己的女儿攀比起来?
我看你哭的不是眼泪,都是脑浆子,你脑子里是不是早就空了。”
“母亲!
您怎么这么说我!”
“我说的难道不对?
这几天我就在观察你,你自己头脑理不清,旁人说了你又不肯听,只一味的知道哭闹,还等着秦蒙八抬大轿来抬你回去不成?
我告诉你,现在秦蒙已经是当朝太师了!
你再不回去,仔细姨娘都能骑你头上去!”
“我……” “你愚蠢又糊涂,还识人不清,秦慧宁撺掇你,你四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能中圈套,这会子还有脸哭?
!
我瞧你是该哭哭你的脑子了,简直愚昧的不像我的女儿。”
孙氏被当面训斥的呜咽起来。
定国公夫人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所幸站起身来要出去。
正当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包妈妈笑吟吟的在廊下道:“老夫人,您看谁来了。”
暖帘一撩,秦宜宁笑吟吟的进了门来,身上猩猩红的锦缎披风映着她白里透粉的俏脸,漂亮的就像是后院新开的梅花。
“外祖母。”
秦宜宁墩身行礼。
定国公夫人惊喜的将人搀扶起来:“我的宜姐儿,大冷天的怎么来了?”
秦宜宁看了看一旁的孙氏,就向定国公夫人眨了眨眼睛,摘了披风交给包妈妈,便到孙氏跟前行礼。
“女儿见过夫人。”
孙氏此时正在生气,一想到这次的事起因就是秦宜宁私自出府去,见到人自然不喜欢,抹着泪哼了一声别开脸。
定国公夫人看的蹙眉,却站在原地没动。
她想看看秦宜宁想做什么。
秦宜宁见孙氏哭的眼睛通红,还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模样,就知道七八天过去孙氏还没回过味来,只得端正的跪着。
“夫人不要动气,一切都是我的不是。”
孙氏冷哼道:“你还知道你有错?
那怎么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出去见外男,还单枪匹马的跑去宁王府要人了,好大的胆子啊你!”
“当时也是救人心切,想着尽人事罢了。
没想到宁王会直接将唐姑娘给了我。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此事,父亲才能登上太师之位,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秦宜宁低垂着头回话。
孙氏听了,根本没懂是什么意思。
定国公夫人听着却是点头,暗想自己没有看错人,上前去将秦宜宁扶起来,道:“地上凉,坐着说话便是,你母亲现在气头上,有些事情想不通,你给她说说她就知道了。”
“是。”
秦宜宁感激的对定国公夫人笑了笑,随即将宁王的计策,唐萌一事引发的格局变化,曹太师官职被撸和秦槐远为何能登上太师之位的缘故一一与孙氏说了。
孙氏已经不落泪,而是有些惊愕的看着秦宜宁,“这些话都是你爹教给你的?”
“都是女儿自己想的,”秦宜宁羞涩一笑,道:“我也是乱想的,不知道对不对,而且我觉得,若是我这么当上了太师,一定会立即参宁王一本的。”
定国公夫人听的眼中精光一闪,笑着问:“为何这样说?”
秦宜宁笑道:“皇上必定不会喜欢看到臣子结党的,宁王本来就是个武王爷,在军中有一定的威信,若是再与新任太师交好,皇上哪里能放心?
我想就算我父亲不这么做,宁王也会再弹劾我父亲的,只有两人不亲近,才能维持朝局的平衡。”
“好孩子。”
定国公夫人拉过秦宜宁,将她搂在怀里,拍着她的背道:“你说的没错,你外公今儿才与我说了你父亲参奏了宁王的事。
我果真没有看错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孙氏听的惊呆了,愣愣的看着秦宜宁。
定国公夫人见状叹了口气。
秦宜宁则是再度给孙氏跪下,道:“无论如何,女儿私自出门都是不对的,夫人怎么教训女儿都使得。
那日父亲也是在气头上,情绪激动才会言语不得当,如今父亲荣登太师之位,大后天太子还要亲自登门,府里还要办请师宴,母亲如今是太师夫人,若不在场,父亲的脸上也过不去啊,您与父亲伉俪情深,哪里有隔夜的仇呢。
女儿今日来,是特地与您赔罪,求您回府去的。”
见秦宜宁停下脚步,面露沉思,秦嬷嬷顿觉欣慰,看来秦宜宁并不是遇事冲动莽撞的性子,秦嬷嬷从前对秦宜宁的印象就很好,如今感觉更好了,即便只有一分帮衬之心,如今也变成了十分。
“姑娘。”
秦嬷嬷快步走近秦宜宁身边,道:“姑娘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才最合适。
现在姑娘自身难保,您若是不听相爷的吩咐非要强冲出去,不但救不了瑞兰姑娘,恐怕自己也会彻底失去相爷的喜爱,姑娘想想将来的路还怎么走?”
秦宜宁知道秦嬷嬷说的对。
瑞兰被抓了个人赃并获,她又没有证据证明瑞兰的无辜,她去救人也只能是求老太君开恩罢了。
可是秦宜宁也知道,自己在老太君处,恐怕根本没有多少面子。
但她能见死不救吗?
瑞兰就算犯过错,也已经改过了,并且对她一直贴心照顾。
这一刻,秦宜宁面色紧绷,前所未有的厌恶秦慧宁!
自她回家之后,秦慧宁已经闹出多少幺蛾子来了?
她原本心存体谅,觉得秦慧宁当年被换来也是无辜的,有危机感也可以理解。
可是再有危机感,也不该为了自己一时爽快就罔顾无辜的人的性命!
瑞兰并没有害过秦慧宁,也没有做出损害秦慧宁利益的事,秦慧宁还能如此害她性命,简直比野兽还可怕!
野兽吃人是为了果腹,若不吃可能就会饿死。
可秦慧宁若不害人,自己又会损失什么呢?
想要宠爱,可以去孝顺祖母和母亲,可以展现才华,可以正面去竞争!
秦慧宁自己不肯付出真心,又想要别人的真心对待,得不到就心生怨怼,比不过旁人就妒恨欲狂,以藐视他人性命的方式逞一时痛快!
秦宜宁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若是有人害她,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反击。
可她绝不会凭身份之便去害死无辜的人。
“多谢秦嬷嬷劝告。
可是瑞兰到底服侍了我一场,她此番受过,也是被我牵累了,如今我已十分的内疚。
我身为主子,若尽了力也救不了她,那是我的无能,可是为了自己的太平就不管她了,却是我的无德。”
说到此处,秦宜宁顿觉身心俱疲。
但她的脆弱只是一瞬,再抬眸,眼神已十分坚定。
“秦嬷嬷,我宁可做个无能之人,也不能无德。”
说罢了便要往外走。
秦嬷嬷心内对秦宜宁的赞赏已快化作泉水喷薄而出,她本身就是奴婢,与老太君风雨同舟了大半辈子,一同经历度过的苦难数不胜数,与老太君自然也有这种情谊在。
如今听秦宜宁的话,无异于触碰了她心里最柔软的所在。
秦嬷嬷眼疾手快的拉住了秦宜宁的手。
“姑娘,请听我一言。”
秦嬷嬷凑在秦宜宁耳边,以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道:“姑娘这么去了,着实百害而无一利。
我可以保证瑞兰姑娘不死,其余事情只要姑娘通过老爷的考较离开宗祠,要做什么都可以从长计议。
姑娘想想奴婢说的,您现在还要出去吗?”
秦宜宁闻言愣住了。
秦嬷嬷若能保证瑞兰不死,可不是比她出去还要有用?
毕竟她出去,也只是去求老太君饶了瑞兰性命,至于洗脱罪名也要日后找到证据再说。
秦嬷嬷做了这样的承诺,等于代她做了她要做的事!
上一次她与秦慧宁一同罚抄写,是秦嬷嬷在老太君跟前提了醒,老太君才想起点一点抄写的数量。
这一次她被关宗祠,本来下人会捧高踩低短少她的吃穿用度,也是秦嬷嬷亲自来嘱咐了一番才有她这七天舒坦日子。
“嬷嬷,您……”秦宜宁一时语塞,愣了片刻才道:“嬷嬷为何要这样帮我?”
秦嬷嬷给秦宜宁行了一礼,笑容满面的道:“姑娘是老太君的孙女,就是奴婢的主子,对主子尽力是奴婢的本分。
何况奴婢是老太君的人,奴婢做什么,也都是老太君的意思。
姑娘请回去吧,今日之事就当做没发生过,姑娘安心背书从未听见外头的动静。”
秦宜宁立即明白了秦嬷嬷话中之意。
秦嬷嬷此番来,完全是出于对老太君的忠心,一则帮老太君结下善缘,二则也是为老太君制衡手下,不让东风压倒了西风。
要知道,身为一个大家长,手下任何人独大都不是好事,于朝堂上如此,于小家中也是如此。
看来以老太君的性子,能够屹立秦家不倒还熬成了老封君,秦嬷嬷的智慧、沉稳、忠诚都功不可没。
秦宜宁笑着给秦嬷嬷行了礼:“多谢嬷嬷,我都明白了。”
“姑娘切勿如此,奴婢不敢当。”
秦嬷嬷避开了秦宜宁的礼,转而看向秋露。
“念在你一片赤诚,今日之事就不计较了。
你也回去好生反思,做下人的,要学会压着事儿,可不是给自己主子找麻烦,你可知道了?”
秋露连连点头,面上已经愧悔的发红。
上次救唐小姐就是她多嘴,这一次又是如此。
她知道自己贸然闯了来是给姑娘惹麻烦了,好在秦嬷嬷仁厚。
“奴婢知道了,多谢秦嬷嬷教诲。”
秦嬷嬷点头,道:“四姑娘放心回去念书吧。”
秦宜宁知道瑞兰不会为此而死,秋露也不会受罚,目前为止就够了,其余的,也要等她出去了再动作。
秦慧宁要对付她,那也要看看她愿意不愿意!
她从前是不想害人,可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她没有不还手的道理!
** 外头纵然风云变幻,宗祠里的日子依旧清静。
次日清早,来宗祠给秦宜宁送食盒的人换成了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妈妈。
秦宜宁觉得有些奇怪。
这位老妈妈穿的是一身簇新的墨绿色的细棉布袄子,款式材质都是最新的样式,头上插着一根金簪子,腕子上还戴着一对儿绞丝金镯子,看穿着打扮却是一位体面人物,绝不是需要给人送食盒的地位。
见了秦宜宁,老妈妈恭敬的行了礼:“四姑娘安好,奴婢夫家姓景,特地来给姑娘送饭的。”
“景妈妈快请起。”
秦宜宁笑着搀扶。
景妈妈便笑着将食盒交给了葛家的和小玲。
趁着二人去摆饭的功夫,低声对秦宜宁道:“四姑娘,奴婢在外院厨房做管事的,今日是听了钟大掌柜的吩咐,特地来给姑娘传句话,如今瑞兰姑娘已经被接到了昭韵司旗下的踏云客栈,身上受的伤不重,且都是皮外伤,擦几天金疮药就好了,四姑娘放心便是了。”
秦宜宁惊讶的道:“景妈妈是昭韵司的人?”
“回四姑娘的话,奴婢的儿子如今在钟大掌柜手下做个三掌柜,奴婢全家都靠钟大掌柜提拔,姑娘如今是昭韵司的东家,往后奴婢一家还要多多仰仗姑娘呢,奴婢只来传个话儿,也不碍事的,何况奴婢年纪大了,也打算回家荣养了。”
秦宜宁了解的道:“原来如此,无论如何,此番多劳景妈妈走一趟了。”
“姑娘太客气了,能来见见姑娘是奴婢的荣幸。”
看了看左右,景妈妈笑容满面的压低声音: “钟大掌柜还让奴婢来给姑娘捎带个消息,宁王殿下几日前当殿弹劾了曹太师,从前也不是没有人弹劾,可大多数人都保持中立,这一次宁王一挑头儿,却有好多从前中立的人都支持宁王,皇上当殿申饬了曹太师,已经褫夺了他太子太师的职务,勒令回家颐养天年了。”
什么!
曹太师那个老家伙居然就这么倒了!
不用说,原来中立的人突然倒向了宁王,必然是看定国公和秦槐远与宁王交好的缘故。
这些人是与宁王商议好的?
还是看风向才选择支持宁王的?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宁王参奏的成功,都离不开她成功救出唐萌的那件事。
秦宜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成为曹太师倒台的一个导火索!
曹太师罪有应得,可是曹太师的女儿依旧是皇后,她又会怎么应对父亲的倒台?
怎么对付导致她父亲倒台的罪魁们?
还有,太子太师一职如今空缺,皇帝只有太子一个传承,必定会寻找合适的人教导太子,那么,新的太子太师又会由谁担当?
这个人选,绝对关乎到朝堂的风向和大燕朝的命脉!
秦宜宁早饭都没吃下多少。
景妈妈带来的消息震惊了她。
而且景妈妈本身的到来,也让秦宜宁第一次真切的意识到昭韵司人脉之广,能力之大。
且不论朝堂上如何变幻,她手中的昭韵司却不单单是个银库,恐怕还能开发出更多的用处来。
一想到这些,秦宜宁便觉得热血沸腾,信心满满。
如此过了晌午,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拍门声。
葛家的去开了门,就见老太君身边的大丫鬟吉祥笑容满面的道:“老爷荣登太子太师之位,这会子已经到家了,快让四姑娘大妆准备一番,稍后老爷要带着全家人来宗祠上香,敬告祖宗如此大喜!”
葛家的和小玲一听,当场就笑开了,连声道:“大喜!
大喜!
老爷果真洪福齐天,四姑娘,奴婢这就去给您预备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