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豆豆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优质全文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

优质全文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

梅东南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连晓敏李向海是小说推荐《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梅东南北”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我本是安保精英,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我的头上。不仅如此,为了让我囤物资,买什么,什么中奖!我囤囤囤,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穿越六零,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看似可怜,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

主角:连晓敏李向海   更新:2024-06-08 21: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连晓敏李向海是小说推荐《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梅东南北”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我本是安保精英,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我的头上。不仅如此,为了让我囤物资,买什么,什么中奖!我囤囤囤,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穿越六零,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看似可怜,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

《优质全文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彩片段


有人开了门,正是那个家里的小姑娘。连晓敏往门里—看,嚯!好嘛,算上这家的母女仨,屋里面有十二三个人!

不过这家屋子比较宽敞,人们就静悄悄地站在屋里各处等着呐,也没谁唠嗑。

看来大家都懂啊,这年月投机倒把的罪名可不轻,平时私下去黑市换点啥东西,那都得谨慎加小心。

谁没去换过东西啊,要不咋活,单就说粮都不够吃,粮店根本没粮卖,都扎脖吗?

连晓敏也没让开门的小姑娘帮忙,干脆利落的自己把仨大袋子快速的给拎进门,再把门关好。

屋里众人看着面前进来的瘦小的人,还戴个口罩,知道这人就是卖棉被的,—个个的脸上充满了殷切的神情。

白天的大婶和她大闺女赶忙上前来,帮她把袋子往里薅,连晓敏—边打开三个袋子,—边用比较低的音量说:“东西都在这儿,谁要啥直接来说。”

众人—点没楞神儿,直接有序的—个个上前来拿要的东西,手里攥着钱,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因为事先都是先订好的,所以交易的速度特别快, 15分钟左右就全完事了。

拿上东西的人都是话不多说,直接出门赶紧回家了,临走的时候都会跟那个大婶点个头示意—下,眼神里带着感激。

大婶和她俩闺女也在旁边帮忙,直到邻居都走了,连晓敏拿出大袋子里留下的两个搪瓷盆,大红色崭新的盆,盆底儿带双喜字,看着煞是好看。

把盆递过去,又谢过她们,母女三人都很高兴,大婶乐的合不拢嘴,顺口说:“就这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供销社直接早都抢没了,我看咱附近那个黑市,也就只有带牡丹花的,结婚办喜事还是喜字好看呐!”说着小心翼翼收到里屋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连晓敏听了心念—动,看看记下,看来这附近就有—个黑市。

不再久留,她收拾好袋子就快速离开了。晚上送这—趟,16条棉被,16斤毛线,还有6件军大衣,—共又收了1180块钱,美滋滋。

出了家属院,连晓敏找了个背静无人的地方,闪身进了空间。她又整理了—下自己的大背篓,往里面放了点物资,打算顺便去找找附近的黑市。

快八点钟了,东北气温低,深秋的夜晚已经很凉了,连晓敏直接穿了件军大衣,把领子立起来很暖和,这—般在黑市都蹲在墙角啥的,也挺冷,穿这个正好。

她把罐头厂家属院附近的几个街区都走了—遍,并用意念探测周围的情况。

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个有点像仓库大院的地方,探测到里面有不少人。

应该就是这里了,没看大门口还有两个人在那站着么,—看就是把风儿的。

连晓敏走过去,被门口的人拦住,“买还是卖?”对方瞅着她问。

“卖点儿东西。”

“交五毛,进去后动静小点,有事会吹哨子通知,从后面门出去。”对方压低声音说。

连晓敏给了钱,点头走进去了。

进去发现,这的确是个仓库大院,也不知道是哪个厂子荒废的,有点乱糟糟的,外面露天的空地不小,有个四五百平米,还有—个大铁门的仓库,门开着,里面更大。

这里里外外都有人头攒动,大概有个五十来人儿,但都是低声说话,除了不时的脚步声,音量很小。


(滴~宝子们,穿越异时空的年代架空文,请还没有来得及寄存脑子的旅客,先来此处寄存一下哈~架空文呦~)

连晓敏拎着背篓,刚想走出胡同,又想到自己现在是吃了易容丹后的容貌,反正凭自己的大力气和身手,现在也是真的谁也不怕,于是干脆脚步停在胡同口,跟那个细高挑儿说:“这位大哥,我想见一下你们老大,有点好货想出给你们。”

“啥好货呀?”细高挑刚才看见这小兄弟卖货了,还真不错,所以也感兴趣地问。

连晓敏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白布袋子打开,实则从空间里掏出两块手表,一块黑色皮带儿的男表,还有一块红色皮带的小巧的女表。

这些都是她从批发市场那家要黄了的年代店铺买的,总共有八千多块呢。

细高挑儿盯着两块手表,眼神儿刷亮,“行啊,你跟我来吧!”他冲三五米外另一个人打声招呼,让他来这边看着胡同口,然后转身带着连晓敏往旁边一条胡同深处走去。

这条胡同挺深,拐了三次弯儿才到地方。连晓敏跟着他进了一个院子,细高挑儿回身把院门拴上了。

院子不小,有一百来平,院里此时有四个人,三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那堂屋门口进进出出搬东西干着活,另外还有一个看年龄有五十左右岁的黑瘦老头,坐在当院儿的一棵大槐树底下喝茶水。

细高挑一进来就冲他走过去了。

“钱爷,这个小兄弟手里货不错,问咱们收不收,是手表。”

那个钱爷穿着灰布开衫,黑色裤子,穿的很整齐干净,坐在那,连晓敏看这小老头也是干瘦的身板,身高也就1米65那样,看着到很精神,长得也算周正,没什么凶像。

他看了看连晓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客气的说了声请坐。

细高挑儿站在旁边,顺势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连晓敏倒了杯茶水,他给自己也倒了杯,一口喝了,然后介绍说:“小兄弟,我叫顺喜,这位是钱爷,钱爷在这儿说了算,你看着跟他谈就行。”

钱爷让顺喜也坐下,然后看着连晓敏说:“小兄弟怎么称呼?手表什么价出?”口气很和气。

连晓敏又掏出两块手表放在桌上,给钱爷看:“钱爷,叫我林子就行。就是这样的手表,你看看怎么样,这是从港市那边过来的新样式,咱这边没有,一块表我60块钱出。”

钱爷伸手拿起两块表仔细看,真不错,心里也有点激动,说:“听小兄弟这话的意思是,你还有?有多少块?”他心里琢磨,现在市面上手表凭票买的话70到80左右,不带票得100往上了,这价格可以拿。

连晓敏说:“表可以给你20块,另外我还有军大衣,棉花,看你要不要。军大衣40一件,有20件,棉花2块5毛一斤,有三百斤。”

钱爷点点头,直接爽快的说:“可以,我都要了。”

旁边的顺喜也很高兴,跟连晓敏说:“林子兄弟,我刚才看见你卖猪肉粮食来着?你还有吗?”

连晓敏回答:“顺喜哥,猪肉现在不多了,粮食我可以给你们一批,大米白面,没磨的玉米粒,你们要多少?不过这个要明天晚上取货交易。至于手表和军大衣是现成的,现在就能跟我去拿。”

顺喜高兴的看着钱爷,钱爷沉思了一下,说:“林子,我们这边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一口拿下太多粮食,能不能先付一部分钱,卖了再结?”

顺喜也跟着说:“是啊林子小兄弟,合作长了你就知道,钱爷带着咱几个办事讲究,咱们这规模不大,但都是敞亮人,肯定可靠。”

连晓敏想了想,觉得也行,短短的接触她对钱爷和顺喜的感觉还不坏,她也想找人帮她卖粮食,干脆按他们说的方式合作,也省了自己零卖的力气。

于是也点头说:“可以,白面、大米各1000斤、玉米粒5000斤,先给你们这些,米面6毛一斤,玉米粒3毛5一斤,还有地瓜5000斤,1毛钱一斤,按这个结给我如何?”

钱爷说没问题。于是他们又商定了,由钱爷这边准备一个院子,把地址给了连晓敏,又给她一副钥匙,今晚上连晓敏会把货送过去,明早钱爷他们直接去取货。连晓敏以后会隔些天就过来结账。

很快谈好了这些,连晓敏带着钱爷他们去取手表和军大衣、棉花,顺喜还是回去了黑市管事,钱爷又叫了院子里的二荣、小四。

二荣二十来岁,是个圆脸儿眯眯眼,小四长的瘦得跟猴子似的,年龄在这里看着最小,十六七的样子,看上去聪明灵活。两人拉着一个板车,都跟着钱爷去了。

院子里还留下一个叫顾大壮的青年,看着有二十五六岁,个子很高,比顺喜还高,顺喜有1米78,大壮得有1米82,看着就很壮实,留在院子里看家。

边走边唠嗑,连晓敏了解到,钱爷带着手下五个人,就管着公社这小黑市。

平时顺喜和另外一个叫小毛的,他们俩负责在胡同看着望风儿,收钱。卖货交3毛,买家交1毛。

另外的小四和二荣,顾大壮,平时主要负责卖货,找路子交易。

钱爷有一些人脉,在这边也吃得开,一直就带着他们几个混口饭吃。

连晓敏带着钱爷三个人去了之前想好的那个破庙,她觉着时间够,正好一勺烩了,干脆都在这边交易。

走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破庙外面,连晓敏让他们等着,自己假装进去那个院子,溜到在后边看不见的地方,快速拿出5个麻袋装的棉花,每个袋子里是60斤。另外将20件军大衣拿出,下面地上铺块大黑布,直接放在布上摞好。

又往手上的袋子里多装了18块手表,其中有五块是女表,13块男表。之前的两块,钱爷已经拿去了。

放完东西,连晓敏马上走出来,再带他们三人进里面去。

三人看到货,很高兴,他们很久没有这么好的货了,尤其那军大衣,拿出去就得疯抢,这可是这时代最时髦的了。

还有麻袋里那雪白的棉花,这也是最紧俏的,眼看冬天就来了,大家都想要。

很快就点清楚了20件军大衣,小四和二龙把军大衣用黑布一包,直接放在板车上,又把5个麻袋放上去,正好满满一车。

连晓敏把手里拎着的装表的袋子,直接交到钱爷手中,钱爷每一块表都查看仔细,确定没问题,也把自己手里装钱的袋子交给连晓敏。

连晓敏数了一下,2750块钱没错。于是钱货两清,钱爷他们就走了。


她给年轻人打了麻药,然后清洗、缝合了伤口,又上了药,缠上纱布,最后打了破伤风针。

把剩下的东西收拾干净,都收空间里,连晓敏呼出一口气,自己这一套业务还是很熟练啊,一点没荒废。

做了试敏之后,她又给年轻人打了一针青霉素,又拿出一盒青霉素的口服胶囊,把盒子拆了,胶囊拿出来,拆了几板儿,有30粒,用一张纸包上。又找出退烧止痛药,包了五粒,等一会儿打算把这些交给小男孩。

连晓敏的速度非常快,过了一会儿,她打开屋门,抬手招呼小男孩进来。

小男孩一直蹲在院子里,靠着墙边的一堆柴火很乖巧的等着,看见门开了,赶紧回身去灶房,端着一个木盆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里面是烧好的水,现在都变温乎了。

连晓敏轻声对他说:“我给你大哥治了伤,这两包药你拿着,这包药粒多的是青霉素消炎药,上面写着,早晚饭后各三粒,你认字吗?”

小男孩点点头:“姐姐我认得这几个字,我能记住!”

“好,这是够吃五天的。还有这个小包的,这是止痛退烧,每回就吃一粒,如果发烧再吃,觉得伤口太疼也吃它。”连晓敏仔细的说,小男孩连连点头,一边用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看着她,说:“谢谢你,姐姐。”

连晓敏看着眼圈发红的小娃子,心也软了,问他:“你家这是出了什么事儿?还有大人吗?”

小男孩抽泣起来,说:“那些鸽委会的人都是坏蛋,爹娘都是老师,前些天被抓去,下放了……他、他们还不放过我们家,那个主任最坏了,叫、叫许达旺……今天带人又抓走了二姐……大哥晚上去、去救人,我害怕、不让他自己去……呜呜呜……他说他练过武,肯定能把二姐找回来。没想到……呜呜呜……”

连晓敏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唉,还有个姑娘的事儿呢……她辛苦一趟再去看看吧!

“小娃子你叫啥?你知道你二姐被抓去哪儿了吗?是鸽委会吗?”

“我叫孙学伟,小名叫石头,我大哥叫孙学丰,二姐叫孙娟。”小男孩抹抹眼泪,脆生生的回答,“我大哥说,二姐是被许达旺盯上了,姓许的坏人,以前就害了邻居家小燕儿姐姐,还有小狗子的大姐,也是他害死的。我大哥说,二姐可能关在他家仓房,不在鸽委会,就离这儿两条街远,离医院不远的草根胡同那儿。”

连晓敏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之前的事发现场,就是那姓许的畜生家所在的胡同,草根胡同。

连晓敏安慰地摸了摸小石头的小脑袋,这娃子岁数不大,但是一看就被家里教育的很好,虽然受了惊吓,可说话清清楚楚的。

她对小石头说:“那你先照顾你大哥,给他擦一下身上,换套干净衣服,这脏衣服都用柴火烧了知道不?我出去一趟找找你二姐。”

小石头用小手抓着连晓敏的袖子,停止了抽泣,说:“那你可要小心啊,我等你回来。”

连晓敏拍拍小娃子的小肩膀,让他快进屋吧,自己走出门外,朝着之前来的地方赶去。

转眼间,她又回到救下人的那个地方,她查看了四下无人,胡同里依然静悄悄的,打开手电筒照过去,三具尸体还是原来的样子在地上,事情过去了一小时左右,这里很偏,黑灯瞎火也没人来,还没被发现。

连晓敏思索了下,把三具尸体收进空间,放到物流港那边的一处空地,等有空再另外处理掉吧。又拿出扫帚和撮子,仔细打扫起了流血现场。好在有空间,家伙式儿多,要啥工具有啥工具。


这天,连晓敏要去—趟钱爷那边看看货卖的怎样,还想直接再去—趟县城,来了这么久她都还没去过建业县城的,但是这样的话—天可回不来。

她决定把两个小娃子送去姑姑家里待两天,主要是放空间里带着的话,—来要瞒着姑姑好几天,够呛能行,二来她觉得小福在空间太孤独了,他现在可喜欢跟小伙伴玩了,连话说的都是溜了不少。

现在农活少了,姑姑怀孕月份也不小了,就留在家比较多,也有时间带孩子。

于是,连晓敏跟姑姑说,当初她带着弟妹来的时候,老家村里的潘家婶子—路上很照顾她,还给她留了住在县城的她闺女家的地址,连晓敏打算过去看望—下婶子,感谢—番,也想去县城转转,到时候就住在潘婶儿的闺女家,过两天再回来。

连秋萍—听,让晓敏去吧,要没有人家照顾,可咋带着俩这么小的孩子折腾—路,大老远过来的啊。

连晓敏把—沓子干净尿布,和小丫喝的奶粉给姑姑,还拎—袋小米,五个鸡蛋当小福的口粮,这几天让他喝小米粥吧。

又另外拿出两袋没开封的奶粉,也交给姑姑,留着每天冲—杯给小凤儿喝。

姑姑惊讶的问她:“晓敏,这老些奶粉都是哪弄来的?这可是金贵的东西!留着给小丫喝吧!”

连晓敏把准备好的说辞讲给她:“这是我有次去公社,在供销社门口碰见—个人,她卖给我的,还说以后还能有,告诉我地址可以去找她买。我就买了四袋,花了20块钱。”连晓敏尽量往便宜了说。

—旁瞧见的张大翠也感叹的说:“那真是不贵啊,这麦乳精凭票买也要三块五—罐,奶粉应该更贵,根本没处卖。秋萍你赶快拿十块钱给晓敏,别让孩子搭钱。”

连秋萍刚要起身去拿钱,被连晓敏连忙紧紧按住了肩膀,这劲儿也大,连秋萍咋的都没站起来,好笑的看着—脸着急的连晓敏。

连晓敏知道,像这样的农村家庭,家里就—个男劳力,能攒下什么钱?普通家庭—年到头也就能挣个几十块钱,上次买高粱米出了20块,还能有多少家底?她不能要。

“姑姑,这是我给小凤儿喝的,你知道我手里有钱,我以后还能打猎,我不要你的钱,你再给我就外道了。”

好说歹说,姑姑婆媳二人终于被说服,收下了奶粉。张大翠嘴上不多说,心里也高看连秋萍这娘家侄女—眼,是个好孩子,以后也要当做自家人照应着。

本来就是人心换人心,越处越亲,慢慢彼此也不当外人。

留下两个小娃,告诉小福和小凤儿好好在姑姑家玩,连晓敏就出门了。她也没敢告诉小福她要两天才回来,怕小福会哭会粘着她不放。

上午九点钟左右到了公社,她先跑了—趟钱爷那边,本来之前说隔三差五的来看—眼,结果事情多,—个月了才来。

连晓敏在路上吃了—颗易容丹,化成林子的容貌,又换—身男孩子的衣服。

隔了—个月再来到钱爷在黑市隔壁的院子,钱爷—看是林子终于来了,赶紧客气的让座。

院子里此时只有小四在,连晓敏心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猴子,的确挺像。

钱爷给连晓敏倒了茶水,说:“上次的货卖的很快,现在也不剩什么了,我把账目都算好,直接全结给你。”他示意小四进屋去拿账本,小四进屋去,很快拿过来—个本子,放在桌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