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存在感中国版精品推介

第一章:第二节 直接感知,亲身经历

发表时间: 2024-05-10

每次的探究可能都是千百次的积累。

还要一点灵感,才能发现那个点。

而一点知识的获得,是千万次失败的结晶。

“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上经典。

但也是心理上的名言。

我们的想法、念头升起的时候,每每都能发现其背后出现的“能知”的“我”。

这个“我”能知道想法出现在了大脑里。

“我”同时能知道,念头一闪而过了。

不要问为什么能知道,就是如此而己。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现象。

不是假设,也不是猜测。

而是只要我们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

不要妄图修饰美化或夸大这个事实。

没必要认为这是一个玄学的内容。

就是很首白的,我看到,我感觉到。

如此首接。

这里没有多余的半点缓冲,也没有一个中介。

就是首接的,看到,听到,感觉到。

而这个能不能感觉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因为灵敏度的关系。

虽然每个人都应该能知道这个现象。

但是,多数人都会迷失自己。

多数人的灵敏度无法区分想法是不是出现了。

想法,念头出现后,首接就魂游天外,忘记自己在哪里了。

这不是不能感知到,而是根本就是忽略。

还有人会在大脑里出现画面、念头、情绪时,无法知道它们出现了。

过了很久,才会突然醒悟“我怎么走神了!”。

就像我们的耳朵,低于一定分贝的声音就无法听见一样。

不是听不到,而是无法探测到。

或被忽视掉。

当然,这个训练很辛苦。

需要不断集中注意力在当下,拉回己经不知飘到哪里的精神。

当然,这是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

如果能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精神集中地习惯,是跟呼吸一样自然的现象。

也应该是我们的最佳状态的做法。

经过练习会经历如下过程:1.杂念出现也无法察觉。

2.杂念出现很久才知道。

3.一出现杂念立刻能知道,并一瞬间清醒过来。

这个观察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系统的训练。

但是,如果有组织的练习,训练时间不需要那么长,认真的话只要3个星期。

训练本身并不难,根据每个人自己的特点,有人喜欢动,那么把练习融入到动中,只要把松脑的习惯培养出来就可以。

有人喜欢静,可以在静坐或安静的情况下,把松脑的习惯加入即可。

没有一个规定必须如何。

因为,人体的习惯,就在于大脑是不是清醒。

清醒的大脑关键在于大脑细胞是不是能静下来。

古代,把这个传承,称之为静学。

从广成子,到老子,到达摩,到孔子,到王阳明,都是一脉传承。

回到正题,“我”为什么能知道想法出现了呢?

每个想法出现,一定都能知道吗?

没有任何一个大脑里出现的画面、念头、想法、情绪能漏过“我”的眼皮子。

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不是什么神奇的事物。

因为,没有意识到的想法或念头,是根本没有出现过得。

因为,意识到了才会存在某种被意识到的想法。

小说《存在感中国版》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